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景观景点

桃花涧

民国时期游客在天开岩

桃花涧

桃花涧是栖霞山三山两涧中的一涧,桃花涧位于栖霞山西峰虎山,是一处兼容山水的胜迹。据民国《栖霞新志》记载,桃花涧的源头在中峰与西峰之间,自一线天逶迤而下的山水,流至山麓,有一块巨石矗立的地方就是桃花涧。据说以前涧旁种植许多桃树,所以叫桃花涧。桃花涧是栖霞山“一峰两涧”中的一涧。古时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中峰北麓、西峰南麓的山水全都汇集于此,如万蟒翻涛。涧水流经叠浪岩时,怪石林立,涧水冲其上,浪花喷薄犹若鸣雷卷雪。涧水流至寺门右侧,潴为明镜湖,自此流入寺外,入九乡河转而入江。

青山因涧生辉,古寺缘水灵净。游人沿栖霞寺院墙北侧循盘山公路北上,过珍珠泉,再行西上,但见曲折溪水,依路成涧,桃竹松栗,夹岸绵生,碧波红雨隐于深山,宛如桃源。正如明代秣陵名士盛时泰徐 远/摄在其《栖霞小志》中所述:“春暮夏初,则红英绿荫,错落左右,游人行其下,衣袂皆有香色,然知音者少。非耽于山者,不能久宿。”清乾隆皇帝驻跸栖霞山期间,作《题桃花涧诗》: “一气鬯百昌,洪钧善陶冶。山中亦有桃,夭夭而洒洒。静非时世装,是真阿兰若。精舍忽对之,窗前数技写。齐隐晋征士,其致岂殊也 。”凤凰引吭,众禽相和,皇帝题诗,声播宇内,一时文人雅士,纷至沓来,不缘枫叶,只为桃花。

桃花湖 珍珠泉

沿桃花涧向上行走,眼前突然映出一片湖光山色美景,这即是桃花湖。它与李香君墓隔路相望,亭榭蜿蜒,四周古枫、桃林环绕其畔;叠浪岩、天开岩、乾隆御花园与之相邻,思幽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桃花湖中有一个小亭,名珍珠泉亭。珍珠泉为“金陵二十四泉”之一,原坐落在栖霞寺北桃花涧旁,开凿于明朝。据史载,当年住在般若庵中的僧人苦于汲水不便,在“庵外凿地得泉,其吐如珍珠,号珍珠泉”。不管是居住在栖霞山的隐士高僧,还是远方到来的香客行人,路过此地,“人多汲之”。后僧人在珍珠泉之上建亭,供人休憩驻足。相传游人拍手呼笑,有白珠点点上浮,莹洁可玩。

1979年,泉眼被埋没,泉水枯竭,无复旧观,仅存有镌刻在泉侧,墙基条石上的“珍珠泉”三个篆体字,为明代李言恭所题。2004年,景区将“珍珠泉”碑移至桃花湖畔,并建造珍珠泉亭,其上雕刻清朝乾隆皇帝曾就珍珠泉写过的一首《题珍珠泉诗》: “一泓无滓印空澄,山脚泉喷珠颗砯,凭槛不殊昔年况,剔疏犹忆尹家曾。”

今日桃花湖

徐 远/摄

桃花湖虽为人工开凿,但环境宜人,清幽古香,宛如天开;春可欣赏桃花朵朵,夏可见睡莲依依,秋可览古枫倒影,冬可观雪花飞舞;是游客登山之余休憩、小坐的绝佳场所。

碧云亭

碧云亭

徐 远/摄

碧云亭又名望江亭,位于栖霞山虎山峰顶,是仿古八角重檐亭,取名碧云亭。碧云亭临江而立,登亭北望,仰视苍穹,但见碧云万里,俯视平野,不尽长江滚滚而来,逐浪追涛,十分雄伟,所以此亭又称为望江亭。碧云和长江成就了栖霞山的大江景观,真可谓双绝矣!此处观赏栖霞山大桥(南京长江四桥)也是绝佳位置。此桥是中国首座三跨吊悬索桥,也是国内跨径最大的双塔三跨悬索桥,在同类桥型中居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的金门大桥”。古往今来,此情此景正如乾隆所诗云:

山峙川流自千古,

哪知兴废有南朝。

碧云亭是观赏大江风光,感受摄山千古绝唱的好去处。

飞来石

飞来石位于千佛岩最高处,品外泉陡壁之上,有一块状若人形的巨石,势若天外飞来,称为“飞来石”,又称“飞来峰”“飞来佛”;明代被镌刻成佛像,全身皆妆金,高约三尺,端坐峰顶,久历风雨,而无剥蚀之痕,被人们认为是宝物。此石何处飞来,用地质知识方可解释。原来这里的砂岩地层较平缓,再加上两组垂直岩层断裂的缝隙把岩石劈成柱石状耸立其间,犹如飞来之石。其实它是侏罗纪砂岩的一块碎石,被人们赋予了佛的意义。

纱帽峰

千佛岩上有一峰屹立,峰顶形如方龛,上有许多小洞,洞内镌有佛像,仰视酷似乌纱帽,因名纱帽峰。据明朝盛时泰《栖霞小志》记载: “山势自中峰而下,乱石含岈,其色苍黑,人称为叠浪岩。岩尽处,一方龛,四面皆可上,上复有一小洞,内凿以佛,远望之如纱帽。” 纱帽峰一名由此而来。清乾隆皇帝游历至此,嫌其名称鄙俚,改名为“玉冠峰”。但人们仍习惯称之为纱帽峰。峰侧石隙中,蔓生松树,虬枝交荫,每遇微风,松涛怒吼,有虎啸龙吟之概,旷人心魄。游人至此,出尘之想油然而生。

纱帽峰

徐 远/摄

明代曾有一道人于纱帽峰旁岩龛中默坐修行,时人殷迈怜其露处野外,乃捐资建造一屋,题名为“默坐轩”,供其居住。纱帽峰之上有一六角亭,名为待月亭。

有凌云意

“有凌云意”是一处观江、赏景的平台,位于虎山凌云栈道之巅,面积约60平方米。有凌云意取自清乾隆帝御题栖霞山匾额之一,凌云意形容行宫位置之高。有凌云意四字为现代书法家戴登科先生所题,碑的背面为虎山二字,为书法家蔡知新书写。登临这里可以近距离欣赏栖霞山大桥(南京长江四桥),又可观蜿蜒的九乡河桥以及右侧的扬子江;远处是北象山,以及已经建设完成的栖霞古镇全貌;望之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有凌云意

徐 远/摄

春雨桥

春雨桥

徐 远/摄

春雨桥位于舍利塔上方的小路之上。顾名思义,春雨桥以春雨而名。桥下山涧之中乱石嵯峨。此处亦林深谷幽,时闻山鸟啼鸣,颇有空谷传音之妙。游人驻足桥头恍若仙境。清代著名文人袁枚咏《春雨桥》写道: “桥下三春雨,年年落翠微,淡流花影去,寒咽馨声稀。履自行来湿,僧从何处归。烟丝吹未尽,散作野云飞 。”

白鹿泉

白鹿泉遗址坐落在平地左侧的紫盆峰岩壁下,泉名颇有来历。相传从前山中水竭,村民追逐白鹿至此,发现一泓清泉,所以以白鹿名泉。故事不足为信,但泉中峰影倒悬,意发诗画,亦是寻幽之胜处。岩壁上原有“白鹿泉”三个隶体大字,系明朝盱眙人李言恭(侍卫)的手笔,他在千佛岩题写的《栖霞寺》诗两首,至今犹存。明朝时,白鹿泉水自石隙中流出,方广数尺,清澈可鉴,泉水中蓄有金鱼,与泉上菖蒲海棠相映成趣。白鹿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入中峰涧,注入品外泉。白鹿泉上筑有白鹿泉庵,庵前有池,名观水池。庵周围遍植梅花,可摘可烹,高僧雅士相聚于此,吟咏唱和好不逍遥。

乾隆南巡,驻跸栖霞,大力修建装饰行宫。剪草剔泥,导泉灌胜,也造福了当地百姓,深获乾隆圣意。江山胜迹,引为实用,并非仅仅点缀峘峦、供迁客骚人遣意抒怀之用。只可惜现在泉眼干竭,徒留石壁上“白鹿泉”三个字。旁边还另嵌一石,镌有《白鹿泉供观音大士石像记》,碑文岁久剥蚀,尚有隐约可辨的字迹,只是石像已不存在了。

2014年,白鹿泉残碑在乾隆行宫遗址发现,此碑正是明代李言恭题写的“白鹿泉”碑的左半边残碑。残碑上,有半个“泉”字,旁边还有小字落款。在做了拓片后,专家认清了这些小字:“大明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凤郡秀岩道人李言恭立石”,旁边还有李言恭的几方钤印。

试茶亭、白乳泉

泉在中峰发脉处,经过青锋剑石,上行十余步,在苍黛斑驳的山岩上有大隶书六字“试茶亭白乳泉”,劲拔秀润,相传是唐人所书,其书法堪与安徽滁县琅琊山中“醉翁亭”三个石刻篆字相媲美。陆羽曾在此试茶,为金陵二十四泉之一。

试茶亭、白乳泉

徐 远/摄

据史志记载,栖霞山中盛产茶树,陆羽曾居住在此种茶、采茶、品茶。此后,山僧遂于陆羽试茶处建造笠亭并摩崖刻石,以志纪念。当时高僧隐士、文人墨客常常雅聚亭畔,赏枫品茗,吟诗作赋,传为佳话。

宋代茶废泉枯,亭仅余荒基,仅存“白乳泉 试茶亭”六个隶书大字。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1780年)游历至此,留下一块御碑,诗名为《白乳泉用皇甫冉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曰: “石壁隶书六,岁久莓苔生。适自高峰降,遂缘曲栈行。小憩笠亭幽,慢试云窦清。冉羽茗迹邈,若复传其声。” 明代的时候,孙国敉曾坐在亭中赏啜佳茗。嘉靖乙卯丙辰年间,僧人福懋在山中时,与文德承(名伯江)都喜欢品茶,于是结社而居,每日采茶炙之,汲泉以试,非常投机。

2018年,在原址进行重新修建试茶亭,增加了水面、景观石等;同时,修建过程中,出土了一些青砖等当年的遗物。

红叶谷

红叶谷位于御花园和凤翔峰西南山腰的交界处,占地约5万平方米,设计理念从崇尚自然的原则出发,尽可能保持它的原景原貌,内有“铺翠”“揽红”水池二,并建有“夕佳亭”长廊,景区风貌自然优美,奇石嶙峋,丹枫摇曳,古藤缠绕,曲折通幽,别有洞天,由于这里常年无人涉及,加上山水冲刷,岩石裸露处尽显岩溶奇石景观,其余则为茂密的丛林和湿地。其特有的气候环境,不仅使这里保留着古枫香、古藤等植物,还生长着栖霞山特有的山蛙、赤红石蟹和变色龙,另有甘草、当归、沙参、桔梗等多种珍贵中草药。谷内栽植了各类红叶观赏树木,数量近万株。每到深秋时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乃集山、石、水、亭为一体的红叶观赏区,游客置身其中能充分感受到晚霞栖落的美景。

红叶谷

徐 远/摄

中峰涧

中峰涧位于中峰左侧,是栖霞山“一峰两涧”中的一涧。泉流萦带,溪径窈窕,蜿蜒下达,自最高峰向西南流经紫盆峰下,折转入功德池,过无量殿,流出寺外,汇流入明镜湖。涧中怪石嶙峋,状如猛兽,大雨过后,山水暴发,奔腾而下,声音如雷鸣。清代王士祯有诗《题中峰涧》两首,云:

中峰新雨后,石濑溅人衣。时复长松下,山僧夜独归。

石流经屡涉,迢迢还独往。举头望中峰,犹在青霞上。

了凡问道处

“了凡问道处”在天开岩附近,通过人物雕像手法再现了明代袁了凡先生与一代高僧云谷禅师在栖霞山天开岩的一段传奇故事。袁了凡(一说79岁)先生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608),浙江嘉善县人,本名袁黄,字坤仪,号学海,后改号了凡;早年被云南孔先生将一生命运算定,人生如同幼时所算定分毫不差,深信荣辱生死,皆有定数而湛然无求,一生已被命运所拘,强求不得,故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求”;35岁时到栖霞山参访云谷禅师(明朝佛门一代高僧大德,为避世俗隐遁栖霞山苦修,禅师平日接待众生,绝不言语,只掷一蒲团叫其反观“自己本来面目”),俩人默然无言相对静坐三日三夜。云谷禅师感叹与了凡先生有着时节因缘的特殊缘分,遂师之“命自我立”之学,开示其“断恶修善、改过自新、积功累德”,通过自己的努力,定能改变自己命运。了凡先生深信不疑,依教奉行,尽其一生实践“改过、积善”之法。命里无功名,他得功名;命里无子女,他得儿子;命中只能活53岁,他活到74岁,成为世人行善修德,改造命运的杰出典范。云谷禅师的开示改变了袁了凡一生,栖霞山亦因之成为袁了凡转运福地。后袁黄将自己的号改为了凡,一生致力于积德行善,帮助他人,并在晚年著有《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四篇家训,文理俱畅,豁人心目,寓理深刻,兼具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章,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论证了“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之理;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到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说明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了凡先生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前,知命认命,听凭命运的安排,消极而被动;后期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地改造命运,积极而有益。他教导子孙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照此实践,即是自利利他之道。

了凡问道处

徐 远/摄

《了凡四训》深奥而不迷信,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成为后人积善累德、改造命运的经典,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佳作。香港中华道德学会赞美了凡以“改造命运的精神,创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光明前途”,称此书“是创造幸福的宝典”。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其也和《曾国藩家书》被列为晚清以来著名的“一书一训”。胡适先生则认为,该书是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2006年,北京本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还摄制一部23集电视连续剧《了凡四训》,由游本昌老师主演云谷禅师。民国年间《了凡四训》曾多次印刷和再版,并有许多名人在书中进行题跋,如沈卫(1862—1945),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甘肃主考、陕西学政等职。他说:“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立身处世,此为上乘。”近现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邵章说:“未曾学佛,先学为人,欲究出世先照世法。”还有如著名的政治家、慈善家,曾修缮法门寺、大雁塔等著名文化古迹的朱庆澜先生题“积功累德”四字。而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则明确要求学习《了凡四训》,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12年,风景区在天开岩旁还原“了凡问道”的故事,竖立了凡与云谷禅师石雕像,再现袁了凡与云谷禅师静坐三天三夜时天开岩悟道的场景。栖霞山作为《了凡四训》的发源地和见证地,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也是袁了凡改变自己命运的福地。

枫林湖

枫林湖位于栖霞山最高峰凤翔峰西南侧,与红叶谷相邻,海拔200米,面积1500平方米。周边遍植桃花、海棠、红枫等,该景点遵循自然生态原则,与周围自然山貌融为一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给人一种原生态、返璞归真的体验,是观赏春天景观的绝佳之地。

枫林湖

徐 远/摄

凤翔峰

始皇临江处向上到山顶即是凤翔峰,乃栖霞山最高峰,海拔约284.7米,且卓然矗立,雄镇群山,自古以来凡赏枫游人,皆鼓勇登凤翔峰览胜,俯视江南,引为一快。据《栖霞新志》载: “凤翔峰,一名最高峰,因峰上有三茅宫,所以又名三茅峰”。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三月,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至江宁驻跸栖霞行宫,两江总督尹继善随侍登山,御驾凤翔峰,天风拂衣,信步峰顶,能不逍遥。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帝第三次南巡,再落栖霞复登最高峰追忆前游。至乾隆三十年(1765)春,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三上栖霞,乘马上凤翔,凭高颂千古,临风极顶。六下江南,五驻栖霞,三登凤翔,数赋其诗,眷顾深情于此可见。

登上凤翔峰,俯瞰大江秀色,让视线转移到龙潭与栖霞山之间的河漫滩上,注视那芦苇水荡时,回顾遥远的八百多年前的宋代,黄天荡古战场的历史景象仿佛展现眼前。

凤翔峰

徐 远/摄

江山万里,风光无限。历史悠久,英雄辈出。沧海桑田,耐人寻味。

太虚亭

太虚亭位于栖霞山最高峰凤翔峰下方,东峰龙山山脊,是道教文化在栖霞山的代表。此处地理位置佳,南可远眺宁镇山脉的南京城,层层叠叠,峰峦叠嶂,此起彼伏,上又可远视山顶凤翔峰。清乾隆时,袁枚与蒋士铨结伴游栖霞山,从山脚的栖霞寺开始各自赋诗15首直到山顶凤翔峰,传为佳话而成为美谈。明礼部尚书姜宝《游摄山栖霞寺记》载: “太虚亭又在试茶亭之上。” 明人盛时泰《栖霞小志》提到: “凌虚室在摄山上。将及于巅矣,而犹未至……其前为太虚亭,是兵曹浙江人应方山所书。” 明官至礼部尚书的于慎行曾有诗《太虚亭望金陵,亭在摄山绝顶》云:“孤亭高倚暮云秋,平楚苍苍望石头。紫气微分双阙影,白云中断大江流。萧森落木来悲气,迢递青山入壮游。王业千年根本在,燕吴两地对皇州。”深秋来此,小坐片刻,倚栏欣赏秋栖霞之美景,别有一番“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情调。

栖霞山民国太虚亭

栖霞寺提供

自古以来,许多朝代定都南京,虽然明朝从明成祖朱棣开始迁都北京,但南京仍作为南都,不仅保留宫殿,也存有六部机构,根基尚在。可以说,北京与南京一燕一吴,南北相对,同为王业的根本。明《金陵梵刹志》和清乾隆御题“栖霞十景”图中均记载有太虚亭。清乾隆帝第二次南巡(1757)曾御赐匾联并题诗《太虚亭》: 太虚亭上纵遥目,一片晴光千里俱。快意不关林壑美,却因农庆忆杭苏。 太虚亭最早建于明代,乾隆南巡游历栖霞山时可能重建或重修,后太虚亭又毁于清咸丰年间战火。民国时,每到深秋之际的秋栖霞,美不胜收,住在南京城里的民国政要、士农工商和平民百姓,就会乘坐专车或沪宁铁路火车来栖霞山游览,观赏秋栖霞红叶。民国二十四年(1935),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央宣传部长戴季陶,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南京临时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居正以及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等国民党要人共33人为重建摄山太虚亭捐款4300元整。当年共修建二亭,其一亭名太虚亭,另为一碑亭,内有《重建摄山太虚亭记》碑,讲述栖霞山的历史以及重建太虚亭经过,碑阴为所有捐建人名单及捐建款目。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题“廖廓虚明”牌匾悬于亭上。碑额“重建摄山太虚亭记”为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所书。太虚亭建成后部分捐建人和栖霞寺主持寂然法师等在亭前合影留念。

史载,太虚亭旁有座“靳尚祠”,清代时名“半山亭”,又名“菩提王庙”。相传靳尚为战国楚怀王时大夫,因嫉妒屈原并谗害于他,后到栖霞山中定居为道士。由于靳尚作祟,妖异横生。直到南齐永明年初,高僧法度禅师来栖霞寺后,其高尚义行感化了靳尚,来拜见法度,愿为门徒,并受菩提戒。后人又称靳尚为“栖霞山山神”。唐代著名诗人顾况曾有诗云“ 已是伤离客,仍逢靳尚祠 ”。现在的太虚亭仍为当年国民党要人所建,林森所题牌匾和碑亭中《重建摄山太虚亭记》已不复存在。

今日太虚亭

徐 远/摄

亭为四方形,重檐尖顶;登临其上,山风拂面,栖霞胜境,俱在足下。深秋来此,小坐片刻,倚栏欣赏红叶满山、银杏叶黄,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此处为观赏红叶的最佳地点之一。

始皇临江处

始皇临江处位于栖霞山景区凤翔峰下方,面朝长江,地理位置绝佳。据汉司马迁《秦始皇本记》载:“ 始皇三十七年,东巡会稽,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至琅玡。 ”贵为一次体现始皇为混一宇内,巡狩藩疆,横绝六合,雄视千古之意,2006年春,景区在此建“始皇临江处”,其为一仿古建筑,包括重檐亭、廊、轩以及观景平台。凭栏远眺,但见长江西来如虹如带,船舶上下络绎不绝。江对岸绿树成碧,为六合区龙袍镇,偏西方为江中丽岛——八卦洲,长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

始皇临江处

王昆远/摄

陆羽茶庄

陆羽茶庄始建于2000年,为四层仿唐风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为纪念茶圣陆羽在栖霞山试茶、品茶和采茶而修建。

2018年,陆羽茶庄进行了重新改建,增加了水面等建筑,面积扩大到8500平方米。分为四层,首层为唐代与栖霞山茶,主要讲述陆羽栖霞山的记载与故事、《茶经》以及唐代的煮茶器具等内容;二层说的是宋代与栖霞山茶,记载了“徐十郎茶肆”、王安石诗词、宋代茶具和茶文化对日本及周边的影响等;三层讲述的是明清茶事及茶具,同时记载了栖霞山茶的分布、种类以及院校考察栖霞山茶叶的资料等;四层则是预约制量身打造焚香、品茶、听琴等修行体验。游客可以登上茶庄的最高处,欣赏全山风貌、宁镇山脉、眺望南京城等风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来到陆羽茶庄,若是碰到一场雨,把尘世外的烦恼全部冲刷,只余下花木的味道和雨与茶的清新;闭目冥想,不错过鸟语中藏着的一声虫鸣,没有规律的节奏,却是心灵最深的安抚;参禅,看春花、听夏雨、望秋叶霜红、赏冬染白雪。

陆羽茶庄

徐 远/摄

彩虹明镜

彩虹明镜为栖霞山景区第一景,位于山门内。据《摄山志》记载,山上有流泉散漫无归,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凿为池。水从桃花涧下直喷池内,浩瀚弥漫,一望无际。其间怪石林立,错落崎嵌,中筑壩桥,扶栏以渡。更依山结屋,就水为亭,仿佛明圣湖边风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皇帝临幸此地,赐名“彩虹明镜”,并御书“彩虹亭”。

彩虹桥于清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军与清军战火。20世纪20年代,栖霞寺住持若舜重建彩虹桥,恢复原貌。此后,桥、亭又经多次修葺。80年代初,明镜湖突然塌陷,桥、亭亦失踪影。后于1992年复建,“彩虹明镜”得复旧观。

明镜湖近似正方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湖边竖有一碑,镌刻“彩虹明镜”四字,系南京知名书法家尉天池题写。背面刻有《复建明镜湖碑记》,记述明镜湖水枯桥断的时间、原因以及复建经过等。湖中数米高的石质观音菩萨,面对天下众生慈颜微笑。湖上建有彩虹亭,六角形,丹楹黑瓦,翘角飞檐,上书“彩虹亭”三个大字,为当代高僧茗山法师于1991年题写。亭柱上有楹联一副: “满天星斗落明镜,十地圣贤来摄山” ,为遵义田光烈撰书。今之明镜湖,湖水澄碧,恰似明镜;彩虹曲桥,贯通其间;涟漪乍起,波光浮动;湖光山色倒映水中,美不胜收,成为八方游客观光休憩之佳处。

彩虹明镜

徐 远/摄

品外泉

品外泉位于栖霞寺千佛岩东南石壁下,又名“云根泉”。据史载,唐朝“茶圣”陆羽嗜茶,喜评天下佳泉,定其次第。如镇江金山之第一泉,无锡苏州惠山之第二泉,苏州虎丘之第三泉,皆为陆羽所品定。唯独此泉味甚佳,却不为陆羽所知。后世文人墨客品味之余,认为陆羽沧海遗珠,未免可惜,遂名“品外泉”。清朝同治年间汪士铎等人编纂的《上江两县志》云:“ 曰品外者,为陆羽解嘲也。

品外泉

徐 远/摄

明朝文士张怡息隐栖霞山近50年,据其《品外泉铭》所述,品外泉最初源自中峰涧,涧水流至千佛崖附近时,改由地下暗槽流到无量寿佛前,汇聚成池。池呈六棱形,池中雕刻有石莲座。泉水自高而下,从莲心涌出,水柱高丈许,如散花喷雪一般,汤潏氤氲,俨然清凉世界。因势利导,足见匠心。泉水绕过舍利塔前,从暗槽流入禅房,供僧众使用。

张怡《品外泉铭》道: “夫惟杰士,不受品题。匹夫有志,物论难齐。岂惟士然,泉亦有之。惟兹一泓,以石为池。其源甚长,所济甚众。截笕引流,佛厨僧瓮。夏水冬汤,朝餐夕瓮。品外之品,大哉时用!” 于此可知当年的品外泉是以石砌就,为栖霞寺僧侣的生命之泉,其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品茗烹茶的范畴。

民国宁墨公《品外泉》诗称赞道: “一泓清心石为池,僧瓮留香水亦奇。只为在山流不远,品评故使陆仙遗。”

品外泉与白乳泉、珍珠泉在明代并列为栖霞山三大名泉,跻身“金陵二十四泉”之列。只是由于地下地质结构变化,平日干涸见底,枯叶汇集,早已无复昔日旧观。为了恢复这一景致,2014年,景区在水池与旁边的岩壁中间铺就叠石,池边驳岸造景,岩石中有流水溢出,沿着叠石一直流进池中。同时在周边配置了一组组憨态可掬,神态超萌的小沙弥雕像,使该处景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宜。此处岩石嶙峋,峭壁陡立,地势险要,矿石较多,仰视天空亦有“一线天”的情趣。众多树木从岩石夹缝中长出,遒劲有力,自成一景。旁边陡峭耸立的岩壁上由星云大师书“栖霞秋色”四个金黄色的大字。

畅观亭

畅观亭,位于白鹿泉左侧道路上方,西连千佛岩纱帽峰,东临玲峰池,为六角亭,重建于20世纪80年代。畅观亭最早建于清乾隆时期,《南巡盛典》中的栖霞十景图中,仍有畅观亭的记载,但后毁于咸丰年间的战火之中。民国23年(1934),为民国政府要人所重建,当时亭的两边柱子上有“林间风月增清价,眼底江山豁壮怀”及“畅观亭”的牌匾。1934年11月25日,畅观亭建成,正值红叶满山之时,游客众多,景色宜人。当天张静江先生,以及首都各界人士参加了落成典礼。畅观亭建在高坡之上,观景地势绝佳。站在此处,远眺可见对面的虎山之巅,右边可仰望栖霞山之最高峰——凤翔峰,而山脚下正是千年古刹栖霞寺,正可谓:“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畅观亭

徐 远/摄

江总碑

“若到西(栖)霞寺,应看江总碑。” 这是出自唐朝诗人苗发的诗句。江总(519—594),字总持,今河南兰考人;出身高门,深受梁武帝赏识;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方被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陈亡后,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在扬州去世。江总是梁陈宫体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曾多次到栖霞山,与栖霞寺僧关系密切。江总写栖霞寺的诗作有《游虎穴寺》《再游栖霞寺言志》《入摄山栖霞寺》《游栖霞寺并序》等多首。

陈江总碑(残)

《入摄山栖霞寺》(节选)

净心抱冰雪,暮齿逼桑榆。

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岁花皆采获,冬晚共严枯。

濯流济八水,开襟入四衢。

陈祯明二年(588)十一月十七日,江总再游栖霞山,并宿寺中。也就在这一年,栖霞寺里竖起了“江总碑”。经文物专家考证,“江总碑”是我国唯一的南朝陈代碑刻,比明征君碑(676年)还要早88年,也是栖霞寺建寺以来最早的石碑之一。然而,这么好的碑,立了约250年,便寿终正寝。唐会昌年间,一场灭佛运动席卷全国,武宗皇帝下令尽毁国内佛寺四万六千余所、造像约三十万躯,江总碑在劫难逃。明代有一拓宋代重刻之全文本,上有文字显示:“此碑经唐会昌毁废”,立于陈祯明二年的江总碑从此没了音讯。

2000年的一天,南京市博物馆在对千佛岩三圣殿前作考古勘探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块残碑。经鉴定,此碑正是立于陈祯明二年的江总碑原碑。该残碑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内。

江总碑的碑文记录了南齐永明年间,明僧绍舍宅为寺及齐梁期间开凿千佛岩的故事和传说,此碑的内容与明征君碑中所描述的内容基本相同。江总碑被毁之后的宋康定元年(1040)三月,栖霞禅寺主僧契先购石,依照样本书写碑文,于康定元年三月十七日竖了一块新的江总碑。但这块立了约800年的石碑,又毁于咸丰年间的一场战火之中。同治七年(1868),一句容人曾在石埠桥道上得片石,仅存六行,凡二十七字;又有一块碑石碎片,有一百多字,由于石块太重,无法携带,只好作罢。光绪二年(1876),此人再到石埠桥访石,得知石块已经被当作废石运到江北修堤。据方若《校碑随笔》载“ 江总残碑,在江苏上元 ,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九月,江宁陈氏于千佛崖获之,刻题记于石之空方,行书,引唐苗发诗句“ 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新立江总碑

徐 远/摄

现在的江总碑于2014年年初重立,是在宋代江总碑的基础上进行复制的碑文,并复建了碑亭,有碑额及雕龙之形象。碑额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所撰。

栖霞山赋碑

栖霞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有五帝十四王与栖霞山有着不解之缘。佛教文化、帝王文化、名人文化、红叶文化、石刻文化等,都是栖霞山文化的组成。2016年3月26日,由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辞赋学会会长许结先生撰文,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先生书写的《栖霞山赋》碑亭,在栖霞寺千佛岩旁举行揭牌仪式。

栖霞山赋碑高3.2米,宽1.2米,厚0.25米。碑的正面为《栖霞山赋》,隶书所写,全文900余字,用短短的文字,将栖霞山和栖霞寺的历史一一展现,文字优美,大气磅礴,饱含深情,言简意赅。从秦始皇驾临栖霞山,一统六国,巡视天下说起,赞扬了南齐永明年间明僧绍舍宅为寺的丰功伟绩;记载了六朝时期王公贵族开凿千佛岩的传奇故事;描述了舍利塔的千年沧桑;再现了唐初增置庙宇四十余所,成为天下四大丛林之一的辉煌;回顾了鉴真东渡、历代修缮千佛岩的沧桑巨变;重现了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题诗留匾,徜徉于栖霞山中的皇家风范。碑的背面为《栖霞山赋碑记》,为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李啸所书,全文700余字,为行楷,介绍了《栖霞山赋碑》的来龙去脉。 NMr7qaihvCCpZUyW7Fr0Th0CydRHoZmryJoQfcU0D2O4g+nZg0ZGNorUviADEGN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