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砥砺前行的南京市栖霞中心小学

栖霞中心小学创办于民国4年(1915)12月,迄今已有逾百年的办学历史。岁月洗礼,经年淬炼,目前已发展成为下设四个校区的教育集团。

溯源——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15—1949年)

栖霞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紧依栖霞山,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乃鱼米之乡。但由于过去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屡遭兵燹,满目疮痍,街道萧条,经济凋敝,教育极度落后,镇内仅有私塾馆。民国4年(1915),镇内才办起正规小学——江宁县国民初级小学(即现在的栖霞中心小学前身)。校址位于栖霞镇九乡河边,办学条件极为简陋,几间简易平房当教室,荆竹篱笆作围墙。当时仅有两个班,学生三四十人,教师多是县政府机构委任,或由原私塾师充任,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体育、音乐、美术、劳作等,人们称之为“洋学堂”。

1923年下半年,江苏省立四师在栖霞山建立乡村师范分校(即栖霞中学前身),并设附属小学(栖小前身),附小主任是范忠祥,设3个班,学生50余人。

1928—1932年,四师分校(栖中前身)被称为南京中学乡村师范科,后不久又易名为“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学校”,栖小随之亦更名为“江苏省栖霞乡村师范附属小学”。此段时间,附小主任先后由姚虚谷、钱希晋担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兵荒马乱,袭扰不止,学校频遭破坏,一度停办。至解放前夕,学校又领属多元,几易其名:“江宁县栖霞国民初级小学”“国立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江宁第八区小学”。其间,小学曾租用民舍办学,后兼并武训小学,扩充校址,增建校舍,移至现址。

新生——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1978年)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人民政府致力发展教育事业。时年8月,镇江专区教育处决定恢复栖霞乡村师范(栖中前身),学校亦随之更名为“镇江专区栖霞师范附属小学”。季美、吴延伦等6人从镇江师范毕业,分配到学校工作,加上原校人员,教职工已达十一二人,6个班级,学生120余人,学校发展初具规模。吴道远、曹禄瞻、杨骏如、庞群先后任附小主任,当时校风是“艰苦奋斗,勤俭办校”。

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社、高级社兴起,继而成立人民公社,学校管理体制变更,学校易名为“南京市十月人民公社第一中心小学”,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由原来的单轨制变成双轨制,学生数已近500人,校长李庭德,教导主任胡俊如。

基于栖小为师范附小,办学悠久,师资队伍雄厚,管理严谨,学生的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在本地区有一定的影响。

1958年进入“大跃进”时期,师生教学热情十分高涨,学校除认真教学工作,还强调劳动教育和勤工俭学。学校在西山根设有小农场,中高年级学生每学期需参加一定课时的劳动锻炼,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

1963年,在叶铁峰校长的带领下,学校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结合开展“学雷锋”活动,建立“三好班级”,争做“三好学生”,学校涌现出很多思想红、成绩好的优秀学生。63、64届毕业生中都有学生考入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在市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连续两年取得大郊区第一名、南京市第二名,文娱演出在市区也名列前茅。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一度停课闹革命,学校领导、部分教师受到冲击。为适应当时政治需要,学校成立的“栖霞小学红小兵宣传队”,在严敬等几位老师带领下,由省戏剧学校老师专业指导,精心排练,演出活动频繁。宣传队到工厂(南汽、南钢等),赴矿山(铅锌银矿和钟山、官塘煤矿等),下农村(尧化、摄山、便民河公社等),进营房(东阳、马群驻军等),连城里的南京林学院、工人文化宫、人民大会堂都有他们演出的身影和足迹,一时声名鹊起,深受赞誉。

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组织上恢复了秦仕和副校长职务,主持学校工作。

转折——天翻地覆慨而慷(1979—1999年)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缕缕春风,给教育战线带来勃勃生机。

1979年3月,栖霞镇和十月公社合并,学校成立栖霞片,栖霞区革委会下文成立“栖霞中心小学”,秦仕和任校长,陈守忠任书记。后继任的校长有:贾世德、张义德、张礼宏。

百年老校——栖霞小学

学校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成绩斐然。

教育教学方面,学校加强教学管理,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入学率100%,历届毕业生100%升入中学。1997年12月,学校被评为“南京市示范学校”。

德育方面,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以“团结、诚实、勤奋、活泼”的校风,“严谨、踏实、勤恳、进取”的教风,“尊师、守纪、好学、上进”的学风博得社会好评。1997年5月,学校被评为“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

体育方面,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达标和学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还开设了象棋、围棋等兴趣班。学校体育成绩出色,历届区小学生运动会上成绩总排在前三名。小学生篮球、排球活动活跃,1992年2月,学校被确认为“南京市青少年篮球训练重点单位”。

科技方面,学校利用栖霞山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展生物与地质特色教育。1995年3月成立少儿地质学院,组织科技兴趣小组、雏鹰假日小队、科技夏(冬)令营,采草药、辨矿石、制标本,活动丰富多彩。1998年12月,学校被评为“南京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翌年又被授予“南京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办学条件方面,政府投入的增大,加速了办学条件和教师福利的改善,1986年新建教师楼一幢,1991年扩建教学楼一座,1997年易地兴建教师楼一幢,翻建老教学楼一座,铺设水泥操场一片,1998年添置了微机室及大批书籍。

跨越——而今迈步从头越(2000—2021年)

2000年5月,栖霞、摄山两镇合并成新的栖霞镇。2000年8月,组建新的栖霞镇文教办,罗大刚任主任兼书记。2001年11月,栖霞镇改为栖霞街道。2003年3月,政府撤销文教办建制,恢复为中心小学管理体制,罗大刚任栖霞中心小学校长。

2002年10月,栖霞中心小学通过南京市实验小学验收;2003年,学校被市少工委评为“南京市标兵红旗大队”。2007年8月,张礼宏任文教党支部书记、栖霞中心小学校长,主持学校工作。新班子继承优良传统,按照“追求一流,统筹协调,开拓创新,发展内涵”的工作思路,强化“三个意识”——责任意识、表率意识、服务意识,措施跟进,成效彰显。2008年5月,栖霞中心小学被认定为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成功创建市“平安校园”、市第八批“绿色学校”;2014年11月,“丹枫慧苑”项目成为栖霞区特色项目学校;2015年1月,获得“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

学校结合“求真养善”文化构建,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打造具有栖小特色的“慧学课堂”,与此同时,积极挖掘校本资源,2013年校本教材《栖霞丹枫》获南京市一等奖、江苏省二等奖。2014年9月,王海燕被评定为江苏省第十三批特级教师。2019年6月,区教育工委任命王海燕为栖霞中心小学校长、党总支书记。新班子踔厉奋发,开拓创新,成功创建为“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南京市中小学示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跳绳锦标赛”一等奖,南京市阳光体育节比赛一等奖、“南京市体育特色传统学校”称号。

展望——风物长宜放眼量(2022.9至今)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随着栖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大开发的加速推进,栖霞中心小学于1999年8月被整体拆迁,暂与新扩建的石埠桥小学合并。

栖霞山东麓,疏港大道北,一处大型保障安居房片区——红枫片区,正如火如荼加速兴建。这里将安置栖霞街、石埠桥、甘家巷、梅墓、东阳等万余户被拆迁的居民。届时,一所高标准、现代化、智能化的新栖霞中心小学将应运而生。

“风景这边独好”指日可待!

◎ 张义德 WFHbqN0iii8AI5N0gqZ9cysBlibbCN/f/eL+O83r4UytMm/S78QtdDH7vR5zJL8R



栖霞街市的历史变迁

栖霞老街,位于栖霞区中北部,是镶嵌在江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大约在四五千年以前,栖霞山地区就已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拉开了栖霞地区人类历史的帷幕。栖霞山地区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有“第一金陵明秀山”美誉的栖霞山,不仅风光秀美,同时也是南朝时期的佛教活动中心栖霞寺和千佛崖的所在地。栖霞地区,既有山川之胜,也富鱼稻之饶,先民生于斯,长于斯,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特斑斓的风土人情。

东晋南朝时期,栖霞山附近有扈姓聚居的村落,一度活跃于栖霞山的道士扈谦可能即是出自于此。公元1130年,韩世忠率部在栖霞山附近的黄天荡大破南下的金兵,对平衡宋金之间的战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史载,金人南下之际,曾纵兵在栖霞寺、栖霞街焚掠。诗人厉鹗《舍利塔》诗曰:“隋文遗浮屠,石函瘗云峤。下镌佛涅槃,绘事顾陆肖。奈何完颜军,缺落付劫烧。”正是当时烽火连天的写照。

据宋《景定建康志》载,“栖霞市”在上元县长宁乡摄山栖霞寺之前,去城四十五里。宋代时,便有了市集之名,淳熙年间在栖霞街上还建有横跨九乡河的栖霞桥。据《至正金陵新志》记载,元代栖霞街仍名“栖霞市”。

南唐至宋初,栖霞地区已有茶业经营。名臣徐铉弟徐锴之子在摄山前路开茶肆,人号“徐十郎”,引领金陵茶坊风尚。不仅如此,徐锴后人“徐秀才”为了“不泯先猷”,还在栖霞市建成来贤亭,王安石《题徐秀才园亭》诗云:“茂林脩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笑傲一生虽有乐,有司还欲选方闻。”诗曾刻在栖霞市酒坊。

1585年,明礼部尚书姜宝著《游摄山栖霞寺记》中提到:万历乙酉春,予与袁裕春宗伯、顾观海司马,相约为兹山之游。由栖霞街东行数百步,经石莲池达山门,入飞来石佛殿。

明清鼎革,栖霞寺亦不复晚明盛况,但随着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四十九年(1784)清高宗弘历六次南巡五次驻跸栖霞而得以改观。乾隆帝六度巡幸江南,金陵作为前朝故都,是每次南巡查访民情的必至之地。《南巡盛典》甚至还记载了乾隆帝从便民河、石埠桥、沿九乡河行舟,并在栖霞街(香花桥)码头登岸盛况空前的情形。

国盛民安,“农夫歌舞”。栖霞街市,日渐繁华。但可惜的是,栖霞街市的繁华却在晚清兵火中付之一炬,烟消云散。有诗云:“街名最爱栖霞市,兵火荒村定几经”,正是栖霞街市历经兵燹之后颓境的写照。

晚清民国时,由于社会动荡,栖霞街及其周边地区半毁于兵燹。此时“革命僧人”宗仰上人,在孙中山先生的鼎力支持下,以黄宗仰名义积极斡旋,使栖霞寺得以重建。栖霞寺的振兴使栖霞街市重新恢复繁荣,不仅规模扩大,近代化的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也逐渐完善,手工业繁荣、教育普及、文化活跃,市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栖霞街两侧的饮食店、商店、手工业作坊以至邮政、电报、卫生院、镇公所等民政设施的涌现,尤其是1908年京沪铁路线孤树村车站(即栖霞山站)的设置,无不为这片土地注入了近代社会的气息。1947年1月,由社会部南京社会服务处编印的《南京游览手册之三——栖霞》一书这样描述:“栖霞街在(栖霞)山下,甚多枫树,时值深秋,红叶纷飞,游人步履,如行赤霞中。街中战前有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今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校址于此,市商颇整洁宽广。”其内容虽然成文较晚,但对于探究“浴火重生”之初的栖霞街市依旧具有参考价值。

1923年,在栖霞山脚下成立了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农村分校,即栖霞乡师,1956年更名为南京市栖霞中学。历来前往实地考察栖霞乡村师范(简称“栖霞乡师”)的贤达有:王柏龄、林森、竺可桢、徐悲鸿、陶行知、张治中、马寅初等。

抗战时期在栖霞街上成立了一所招收贫困子弟读书的学校——武训义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取消,学校的学生自动转到南京市栖霞中心小学就读。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发表第12号公报,向冈村宁次规定战俘受降区域,栖霞的汤山、仙鹤门和栖霞镇为临时的战俘收容所。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栖霞街上有十月公社、邮局、乡公所以及浴室、茶食店、理发店、诊所、豆腐店、面店、粮行、文具店、杂货店、饭店、油条店、旅馆、石磨坊等店铺,同时栖霞乡师及其附属小学都在栖霞街上。之后栖霞镇属江宁县第八区,区政府设在栖霞街。

自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栖霞镇域属江乘县。隋初,并入江宁县,直至清末;其间,部分地域曾隶属上元县。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境内有东阳镇、栖霞市、花林市。清同治年间(1862—1874),境内设栖霞街、石步桥。民国17年(1928),江宁县推行村制,建石乘村;次年,改石乘村为栖霞镇,乃今日栖霞镇的最早定名。民国35年,栖霞镇隶属江宁县第七区,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

1950年,栖霞镇改属江宁县第八区。1953年7月,划归南京市第九区。1958年11月,成立十月公社,栖霞镇并入十月公社,隶属南京市郊委;1960年9月,改由玄武区管辖;1961年12月,恢复栖霞镇建置。1962年7月,栖霞镇与十月公社改由南京市郊办管辖;1963年4月,复归栖霞区。同年7月,十月公社分成10个小公社,栖霞镇境内有十月、长林、衡阳等公社;1964年3月,撤销衡阳公社,分别并入十月与长林公社;1965年5月,长林公社并入十月公社。1983年4月,十月公社并入栖霞镇。

太平天国时期,栖霞镇域土著居民大多外流,现今人口多来自江苏省睢宁、宿迁、沭阳、六合等县市,以及山东、安徽等地。民国19年(1930),栖霞镇有8闾(村)33邻(组)144户,总人口1218人,其中,女性354人,已达学龄者105人,有职业者1081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栖霞镇有常住人口50268人,其中女性23471人,农业人口18808人;有蒙、回、苗、彝、黎、壮、满、白、土家、土、仡佬、锡伯、鄂温克13个少数民族共376人,有港、澳、台同胞(简称“三胞”)和海外侨胞亲属36人。1999年,全镇人口有14502户40839人,其中,农业人口14076人;女性20068人,男女性别比为104∶100,人口密度为878人/平方千米。

之后,栖霞街上有南京铅锌银矿等企业。2017年开始栖霞街启动拆迁,2019年10月,基本完成拆迁。

◎ 张 军

栖霞山秋思

栖霞山是秋天的山

漫山火辣辣的枫叶

漫山火辣辣的目光

满腔热血也沸腾得发烫

游人纷至沓来

栖霞山在金风中容颜酡然

在栖霞山成熟的季节

赢得了太多的热望

细细叩问枫叶的生长史

方知曾历经

冬寒 春温 夏炎 秋凉

曾把生命的苦辣酸甜

一一品尝

枫叶的生长史

就是一部生命的造血史

炽烈如火

岂止是在秋光中点燃

栖霞山是历经四季的山 WFHbqN0iii8AI5N0gqZ9cysBlibbCN/f/eL+O83r4UytMm/S78QtdDH7vR5zJL8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