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简介

赵敦 198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学士,师从视觉档案运行体系国际学术创始人倪学麟先生。

主要作品

《视觉档案古都卷之北京》

《视觉·长城档案》

《视觉档案·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之胡同》

《视觉档案·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之紫禁城》

《中国戏场建筑》 in8IQ6atWFeYe+e4lHTzH1Ycd+kfj5jVVofnTRcLNunH6dP3TEFHav0s5regGEXQ



前言

文化(culture)是人类在创造并发展文明的过程中所产生或累积的与自身生活相关的经验或现象,通过提取思想与行为的精华达到对完美的追求。站在考古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某一地域、某一历史时期的遗迹或遗存(或叫文化遗产),则是某一种文化在信仰、传统、思维与普遍意义方面的综合体现。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关于人类建筑文化遗产所提出的标准,指明了人类传统的居住地和使用地的构造物的规划与设计,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存在、传承价值和杰出范例。它能为人类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见证。

北京胡同恰恰是这一见证的标本,本书作者通过系统采集,客观记录北京胡同的现状,运用类型学建立分类。在这里,摄影是一种行为过程而不是结果。它既是此地此刻性的客观化记录,又是符合生命与自然运动规律的秩序化呈现。引导人们用一种同等价值的视觉习惯和心理去看待自己身边司空见惯却又视而不见的事物,从而赋予人们某种思考和意义。

《北京胡同》正是对这一概念的设计与整合,是传承和宣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形象语言和载体,是一部饱含了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作品。作品充分体现视与觉的过程。于是乎影像成为一种载体,成为一种创造,带来的是探究与思索。

倪学麟 in8IQ6atWFeYe+e4lHTzH1Ycd+kfj5jVVofnTRcLNunH6dP3TEFHav0s5regGE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