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地方杂牌武装林立

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国民党当局和地方政府未能担起保卫家园、抵御日军之责,反而节节败退,一跑了之。1937年10月,日军刚刚占领德州,国民党诸城县县长杜仲舆便闻风丧胆,携带家眷和财物弃职而逃。不久,驻诸城的国民党军税警团也仓皇撤离。一时间,诸城县变成了无政府状态的真空地带,陷入一片混乱状态。日军在诸城建立了伪政权。在此种情况下,一些国民党地方势力派,地主乡绅、区长、乡长以至土匪流寇等各种势力纷纷拉起了队伍,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抗日军”“保安团”“游击队”。

在泊里一带,国民党诸城四区区长刘崇堂、五区区长王德三、六区区长王志聪,也以区保安队为骨干,组织各乡联庄会,各自拉起百余人的“自卫团”。

这些“自卫团”向国民党各级政府上层拉关系、找靠山,虽然形成了不同的派系,但却都属于国民党。他们各自之间、上下级之间矛盾重重,在政治上、军事上极不统一,处于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他们中的一部分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一些抗战活动,有的队伍则借抗战之名,限制和破坏人民群众的抗战。

还有一批地主乡绅、土匪流寇、兵痞流氓,也以抗日保家为名,乘势而起,招兵买马,扩充势力,成立“游击队”“自卫团”。规模较大的几千人、数百人,规模小的数十人不等。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就是占据泊里一带以抢劫绑架起家的李鸿升(后李永平)部。

七七事变前夕,在诸(城)胶(县)边界的鲁山上,有多股打家劫舍的流民,当地老百姓称其为土匪,他们自称“亚东军”。其势力遍及诸城、胶县、藏马山、日照等地。七七事变后,经国民党军统特务分子、滨海组长上校王明甫四处游说,“亚东军”各股匪首李鸿升、李永平、张显廷、刘钧等,在鲁山西北的琅古窑召开了合股会议,集中了300余人,编入国民党山东路景韶部,番号为“第五纵队特务大队”,“亚东军”匪首李鸿升任大队长,李永平等任中队长。

1938年春,厉文礼出任国民党鲁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诸城(含泊里一带)、胶县、高密等地归其管辖。李鸿升在王明甫的串通下,又率部归顺了厉文礼,队伍改编为“国民党鲁八区保安十二团”,李鸿升任团长,李永平等由中队长改任营长。

1939年春,李鸿升奉命率部驻昌邑县甘家庄,在一次战斗中被日本侵略军包围,李鸿升阵亡,李永平率部突围,并奉厉文礼之命,收容残部,移防安丘南部徐家沟。此后,李永平升任团长,其部下李贤斋升任营长。后来,这支队伍在李永平的带领下,投靠了日军,成为死心塌地的汉奸。

1939年3月,姜黎川(时为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七旅)由胶县北部来到青岛西海岸柏乡 、市美 一带,其三团团长刘德泉部驻六汪、后立柱一带,其五团团长张棣臣部驻大溧水、张家楼一带。国民党诸城县县长兼保安第九旅旅长梁仲亭部驻藏马山一带,其徐子宽大队占据大场等地。流窜土匪王子经竖起自卫队的旗帜,一举占领泊里镇。这些五花八门的队伍,假借抗日之名,占山为王,趁火打劫,今日派捐,明日收税,大肆搜刮身处战乱中的青岛西海岸人民。正如当时流传的民谣所说:“司令多似狗,指挥满街有,不是压捐税,就是抓丁走。”“天昏昏地昏昏,诸城出了些‘抗日军’,日本鬼子他不打,专门糟蹋庄户孙(即老百姓)。”这些民谣恰切地道出了一些所谓抗日军的真实本质。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欺压剥削、横征暴敛,泊里地区人民并没有被穷凶极恶的敌人所吓倒,他们从共产党、八路军一心抗战的实际行动和所宣传的方针政策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民族意识和抗战热情,决心挺身而出,保卫国家,保卫家园,誓死同日本军国主义抗战到底。 X8zoDUZOg4azumYr1EDcuBuBm9+fvBsuWFYeb3bsVKvp+QHU5Lod2R0cEUWUwRp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