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慈禧骄横奢侈 同治顽皮叛逆

清德宗光绪皇帝名爱新觉罗·载湉,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他作为一个亲王的儿子本来是和皇位无缘的,那么他怎么会成为皇帝呢?慈禧后来又为什么要置他于死地呢?所以,要说慈禧太后与光绪的死之间的关系,首先还必须得说说同治皇帝和其死亡之谜。

同治是清代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在位时间为1861年至1875年。载淳的生母就是慈禧太后。

※慈禧生子,奢侈无度

故宫所藏清代档案中,曾发现两册关于妃嫔怀孕分娩的档案。一册是全贵妃遇喜档;另一册是懿嫔遇喜档。懿嫔就是后来统治中国达四十余年的西太后慈禧,从她生孩子这件事上,就可看出她是个极其张扬和奢侈的人。

《宫中现行则例》内载,凡内廷主位遇喜,准许亲眷一人进内照看。咸丰五年的寒冬腊月,慈禧有孕六个月了,自觉行动已不便。总管太监韩来玉在十二月二十四日传来咸丰皇帝奕 旨意:允许慈禧之母进紫禁城苍震门至储秀宫住宿。于是,慈禧之母由两名家下妇人陪同,在二十六日上午来到储秀宫住下,以便随时照看。新年过后正月二十八日,内务府会计司又送来当上差的精奇里妈妈里(满语,工资、地位较高的差役)十名,兆祥所首领太监王成送来当下差的灯火、水上妈妈里二十名,由敬事房太监领到苍震门,接着再由总管太监韩来玉领到储秀宫,供慈禧挑选差用。结果,慈禧挑中了精奇里妈妈里两名,灯火妈妈里两名,水上妈妈里两名。

依照皇帝的旨意,令她们在二月三日进宫内当差。进入二月,慈禧有孕已经八个月了。按照事先的安排,兆祥所首领太监王成于二月三日早晨将慈禧选中的六名妈妈里送至储秀宫当差。同时,负责收生的两名姥姥也经由苍震门到储秀宫上夜守喜,两名御医也在御药房下所上夜值班。接着,又将守喜御医增至六名,分为两班,每班三名,轮流守夜。

与此同时,各项物质准备也在相应筹划,预为办理。二月初三日,总管太监史进忠告知衣库,要用各色春绸七丈五尺一寸,各色潞绸八丈一尺三寸,白高丽布三匹,蓝高丽布三匹,白漂布两匹,蓝扣布两匹。以上等物裁做春绸小袄二十七件(棉十八件、夹九件),白纺丝小衫四件,一幅红春绸挖单一块,红兜肚四个,潞绸被十八床,蓝高丽布褥十床,蓝扣布褥一床,蓝高丽布挡头长褥一床,白高丽布挖单三十三个,白漂布挖单三个,蓝素缎挡头两个,石青素缎挖单一块,红青纱挖单一块,白布糠口袋两个,白纺丝小带四条,挂门大红绸五尺,蓝扣布挖单十个,白漂布小挖单二十六个。

同日,总管太监史进忠还告知理事关防处,要用大小木盆两个,木碗两个,木锨一张,小木刀一把。二月初五日,总管史进忠又知会武备院,添造长六尺、宽四尺黑毡一块。此外,还用油饰换辫见新的吉祥摇车一座。三月初九日大夫归班,讨易产石一块。三月十三日,有关各处送来所做衣物一份,木槽、木刀、木锨一份,以及黑毡等物件,由总管太监韩来玉、敬事房首领太监徐二格率太监等捧至储秀宫,送到慈禧面前一一过目。三月十九日,韩来玉至养心殿西暖阁请来大楞蒸刀一把,挂在储秀宫后殿东次间,这样就等慈禧分娩了。

咸丰帝自得知慈禧遇喜之日起,就给予极大的关注。为了保护胎儿,让慈禧安全分娩,咸丰还下令从二月三日起一直到小满月,御医和收生的姥姥不分昼夜,轮流守喜,防止发生意外。

慈禧太后画像

此外,慈禧的起居饮食,有关差使、守喜人员的安排,物质准备情况等事,均要向皇帝随时奏报。特别是慈禧的脉息和妊娠情况,皇帝更为关心。正月二十四日,御医栾泰、李万清、匡茂忠请得慈禧脉息和平,系妊娠七个月之喜。二月二十五日,御医栾泰、李万清、应文熙请得慈禧脉息和平,系妊娠八个月之喜。三月九日,栾泰、李万清、应文熙、匡茂忠等四位御医又请得慈禧脉息和平,系妊娠将近九个月之喜,饮食起居正常。三月十日,负责收生的姥姥进一步请得慈禧喜脉分娩,预计在三月底至四月初之间。如此一次次得脉结果以及备物情况,都要一一向皇帝奏报。

咸丰六年正月初九日未正三刻,钦天监博士张熙来到储秀宫,经过观察,看到储秀宫后殿明间东边门北大吉。于是正月二十四日午时,总管太监韩来玉带领内务府营造司首领太监三名至储秀宫,在后殿明间东边门北刨喜坑一个。随后引姥姥二名至喜坑前,边念喜歌,边把筷子(筷子,是祝愿快生儿子的意思)、红绸、金银、八宝等安放在喜坑之内。

经过九月怀胎,慈禧于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巳时开始坐卧不安了。据一位接生的姥姥说,慈禧似有转胎之象。总管太监韩来玉随即向咸丰作了奏报。到了未时,慈禧分娩了,生了阿哥,姥姥们很快拾掇完毕。慈禧母子脉息均安,咸丰闻奏大喜。

据《宫中现行则例》内载,凡嫔遇喜,小满月之日恩赐银二百两,表里四十匹。慈禧三月二十三日生产,四月初五日为小满月之日。总管太监韩来玉依照规定为慈禧奏请赏赐,咸丰当即传旨:照妃例赏给。于是,将慈禧赏赐数额一下子由嫔提高到妃的标准,即恩赐银300两、表里70匹。同时,小太监平顺交出朱笔一件:慈禧著封为懿妃。

※载淳即位,两宫同治

载淳的即位是清代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帝奕 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三岁就夭折了,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二十一日,咸丰帝病危,召御前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代写朱谕,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上述大臣赞襄政务。载淳生母那拉氏和钮祜禄氏尊为皇太后。第二天咸丰帝去世,6岁的载淳即位,年号祺祥。

这一年的十月,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不满八位大臣专权,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訢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在护送咸丰帝梓宫回京之际,慈安、慈禧和小皇帝先行到达,采纳恭亲王建议,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改年号为“同治”,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

成功掌权后,慈禧任奕訢为议政王、军机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实行借洋兵剿逆的政策,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延缓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

同治时期,一方面,清政府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同治中兴”。

※同治贪玩厌学,称帝不务正业

同治帝载淳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他即位之初,政事由两太后管理,同治帝只是读书。朝廷对同治帝的读书十分重视,派礼部尚书祁寯(jùn)藻、管理工部事务前大学士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均、编修李鸿藻教授汉文,礼部尚书倭拾珲部、左侍郎伊精阿臣、兵部尚书爱仁均教授满文。此外还教授步射、骑马。这些课程是皇帝的必修课。有这么多名宿教授,同治帝一定学得很好吧?但出乎意料的是,同治帝学得很不理想。

同治帝6岁到14岁期间,每天应景做皇帝,到养心殿摆样子,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他还要抽出半天时间,到弘德殿读书。同治从小没有得到严父的教育,母后皇太后与圣母皇太后都没有文化,不得教育皇子读书的要领。她们常在重华宫漱芳斋办事、传膳、听戏,没有给同治以文化的熏陶。同治贪玩,不爱读书,“见书即怕”,不好学习,没有长进。他的师傅教他学习看奏折,但他“精神极散”;听讲奏折,也极不用心。他的伴读奕详、奕询,本意在陪同读书、互相激励、彼此切磋,实际上往往代其受过,让老师们起到“杀鸡吓猴”的作用。

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在咸丰朝获状元,同治朝担任詹事府右中允的翁同龢受命教同治皇帝读书。其所著的《翁同龢日记》中说到同治帝16岁时(同治十年,1871)的读书情况。正月初七:“晨读极散,因极陈(极陈,极力上言)光阴可惜,当求日进之方,上颔之而已,照常退。”初九:“读甚散,敷衍而已。”二十九日:“……午初来,满书极吃力,午正二始毕,讲折尤不着力,真无可如何也!”二月初八:“课题‘重农贵粟’,诗题‘东风已绿瀛洲草’,得洲字。文思极涩,初稿几无一字可留,且虚字亦不顺,复逐字拆开讲过,仍凑泊而成数段,未毕退。午正再入,坐四刻而不成一字。遂作诗,诗亦不佳。如此光景,奈何奈何!”16岁的皇帝读书就是这样,在课堂上,同治“无精神则倦,有精神则嬉笑”,实在是一个顽皮的学生。同治到十七八岁的时候,“折奏未能读”,连“在内背《大学》皆不能熟”。丁国均《荷香馆琐言》还有这么一个记录:毅皇帝尝与翁师傅言,自谓当差劳苦。“毅皇帝”是同治帝的谥号。当皇帝,竟把管理国家大事说成是一种苦差事!

由于慈禧太后贪恋权力,她以同治帝“典学未成”为由,拖延同治帝亲政时间。直到同治七年九月十五日(1872年10月16日),才为自己17岁的儿子载淳举行了大婚典礼。

同治帝婚姻是个大问题。谁做皇后,两宫皇太后意见不一:慈安太后提议以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慈禧太后主张以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皇后。同治帝本人喜欢前者,同治皇帝便以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慧妃。

同治七年,同治帝载淳亲政,前后掌权只有6年多,却在政事上无所作为,而且是胡作非为,作为一个掌管大清帝国的皇帝,他辜负了朝野上下亿万臣民对他的殷切期望。为政期间,同治帝基本是正事不干,专做不良之事,为祸天下,同时也祸害他自己。

同治亲政的一年多中,他似乎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修园;二是微行。先说兴建颐和园,同治十二年九月,同治帝以方便太后颐养为名,实为自便,降旨兴修颐和园。修颐和园需银1000万两,木材一项,径七寸至四尺多,长一丈五到四丈八的楠柏陈黄松木要3000根。但因为镇压太平天国,各省款项支绌,当时西北左宗棠又正镇压回民起义,捐输和厘金全用在上面了,清政府的财力根本不允许再拿出这么多钱来修园。木材需从四川采集,但道光初年以来已经砍伐得差不多了,无从购觅,况且运输艰难万分。十月二日,御史沈淮上疏请求缓修,师傅李鸿藻与翰林院侍讲学士李文田也都上疏劝谏。同治不听,十三年正月十九日正式开工,钱出自各方捐款40多万两,木材由人到福州买进口的。十二日,同治帝亲自视察工地,此后又于四月初九、五月十一日视察工地,他的视察,也只不过觉得好玩,想去玩玩而已。

同治皇帝载淳像

赞成同治修颐和园的也有,那就是与慈禧太后同族的两广总督瑞麟,而越来越多的大臣反对同治这一做法。三月二十四日,奕訢、奕譞、景寿等共同上疏劝谏,仍不听。七月十六日,开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忍耐并出了两万两报效银的恭亲王奕訢又上《敬陈先烈请皇上及时定志用济艰危折》,附议此折的还有10多名御前大臣与军机大臣。该折提出了一系列大政要事,要求停工。同治读了折子上几行字,便勃然大怒,说了好些低水平的话:“我停工何如?尔等尚有何哓舌?”奕訢又提出一些问题,同治帝大怒,说:“如此位让尔何如?”

接着奕訢又提到同治“微行”一事。所谓“微行”是指他便装到宫外寻花问柳的事。同治帝开始矢口否认,待奕訢说出时间、地点和人证,才无话可说。从此同治帝对奕訢怀恨在心,写了一道朱谕,革掉他一切职务。九月二日又改为只将他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九月三日又下朱谕,革去惇亲王奕 、醇亲王奕譞、科尔沁博多勒噶台亲王伯讷彦谟诂、额驸景寿、贝勒奕劻、军机大臣奕訢、文祥宝鋆、沈桂芬、李鸿藻等10人的职务。

慈禧太后尽管与奕訢有矛盾,但她还不想现在马上就把奕訢完全排斥掉。她立即叫同治帝取消这个上谕,说:“十年以来,无恭王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谕著即撤销。”同治这才立即发出上谕,恢复了奕訢世袭罔替的亲王衔,奕 、奕譞的官职也得以恢复。由于众多大臣反对,同治帝终于于八月一日下令颐和园停工。 SAMC+/H2Yg7YETGHzOFc2FB3InbRpBcmcmz71Ms4ed9aaGBGsJSxltwdFD+zIJ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