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慈禧垂帘听政 奕譞退身自保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立载湉做皇帝呢?应该说,这主要是出于她自己的私心和她对最高权力的欲望,因载湉是她亲妹妹所生,和她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再加上年龄小,容易控制,最适合她去垂帘听政了。

在探寻慈禧太后与光绪之死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在历史上慈禧与光绪曾经有过一段相当长的关系相处得还可以的时期,这一时期也就是载湉的小时候。

据说,当小光绪刚一入宫,慈禧就让他叫自己为“亲爸爸”。“亲爸爸”这一称呼,具有双层含义。它既反映了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至亲关系,同时又体现被称呼者对称呼者的威严。因为“爸爸”一词是对男性的称谓,父亲在子女眼里,一般总是具有非常威严的形象。光绪皇帝一直到长大成人,也始终称慈禧为“亲爸爸”。

事实上,连光绪的名字,也是由慈禧太后给起的。光绪皇帝出生不久,醇亲王奕譞在朝上向垂帘听政的慈禧,启奏醇王府喜得贵子。慈禧太后闻听亲妹妹生子,当即给自己的亲外甥赐名,执笔在纸上书写一“湉”字。这位姨母,还赐给尚未见过面的外甥一把镶嵌着许多珠宝的小金锁。“湉”字及金锁,都是吉祥的象征。意为祝小载湉健康长寿,当时她自己应该不会想到,有一天她将会亲手毒杀这个孩子。

据《清德宗实录》记载,载湉进宫的第二天,满朝王公大臣联名上疏,“恳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次日,两宫太后颁发懿旨,宣布:“垂帘之举,本属一时权宜,唯念嗣皇帝此时尚在冲龄,且时事多艰,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秉承,不得已姑如所请,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这就是晚清历史上的“第二次垂帘听政”。

慈禧将不足4岁的载湉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并非因为慈禧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才,具有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而是因为只有载湉继承皇位,她才能够继续操控皇权。载湉只不过是她御案上不可缺少的摆设罢了。

至此,慈禧精心设计、苦苦经营的第二次垂帘听政徐徐拉开了大幕。相比第一次垂帘听政初期的不谙朝政、处处摸索而言,慈禧的第二次垂帘可谓游刃有余。她再不必手捧看图说话学习帝王治国之道,她要考虑的就是怎样把小皇帝打造成处处唯她是听的傀儡,确保她久居权力金字塔的顶尖上。

慈禧二次垂帘之始,小光绪年仅4岁,是清朝截至此时为止年纪最小的皇帝,正是好动的年龄,根本就坐不住,更何况两宫太后在帘子后跟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小光绪一点儿也听不懂,所以,一开始不是跳下宝座,就是在宝座上翻跟头,有一次还在宝座上睡着了。其实,拿今天的眼光来看,皇太后如果跟光绪坐到一起,或者抱着光绪召见大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在中国古代,“朝会”是国家典礼的一种,皇帝不分大小,都是一国之君,慈禧权势再大,毕竟是太后,她没有资格坐皇帝的宝座,更何况两位太后挤在一个宝座上抱着孩子处理国政更是不成体统,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

光绪元年正月初九日,内阁呈上了为新君主拟定的年号——光绪。经小载湉象征性地批准,诏告天下。这是个响亮的年号,所谓“绪”,指的是道光之绪,表明新君主统绪合法,将光前裕后,重开天下大治的新局面。

转过年来,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光绪帝的登基大典在太和殿举行,正式成了大清朝的小皇帝。

一个4岁的孩子大多有自己幸福的童年,在父母亲的怀抱里享尽关爱、呵护,但是,小载湉入宫继承帝位,就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父母。他现在是咸丰皇帝的儿子、两宫皇太后的儿子。当然,咸丰帝已经死去十多年了,所以,他没有爸爸。

慈禧太后为了培养出一位合格的君主,对光绪要求极为严格。光绪不能稳坐宝座,慈禧轻者呵斥,重者责罚。慈禧责罚光绪的办法有二:一是罚跪;二是不让吃饭。小光绪三天两头受到“亲爸爸”的处罚,平日里也看不到慈禧的好脸色,时间一长,小光绪被慈禧吓破了胆。据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记载:“积威既久,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因此胆为之破。”这类记载很多,总之,慈禧的阴影从此笼罩了光绪皇帝的一生。

可能有人会问:光绪帝不是有一位生身父亲——醇亲王奕譞吗?其实,醇亲王奕譞虽然知道如何远祸,却是个看着精明实则愚昧的人,光绪帝一生之悲剧,他作为一个父亲,其间有很多未尽到的责任。此时的他正十分尴尬,自打儿子进宫,他整天把自己关在王府里,闭门不出。他知道,他现在已经对慈禧至高无上的地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还会有什么危险?其实,奕譞的危险恰恰在于此,虽然儿子已经过继给了两宫皇太后,但血缘关系是无法割断的,奕譞毕竟是皇帝的生父,这一点谁都抹杀不了。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以嫔妃的身份一步登天,母仪天下,主宰帝国的命运,不就是靠着自己是“皇帝之母”吗?慈禧是同治皇帝的妈妈,现在是光绪皇帝的养母,可奕譞却是实实在在的“皇帝生父”!在满朝王公大臣的眼中,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王爷,而是一位能对帝国的前途发挥重大影响的“皇父”,这样一来,他能不成为慈禧的“眼中钉”吗?

但慈禧基本从来没把奕譞放在眼里,她不怀疑自己摆平他的能力,但她也知道自己终有要退位还政的那一天。水有源,木有本,十几年后光绪帝长大成人,成为乾纲独断的一国之君时,按照人之常情,他不会不认自己的生父。到那时,奕譞不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太上皇”了吗?那个时候,慈禧这个养母算老几!

醇亲王奕譞像

而且,恐怕不用等到皇帝成年,随着光绪帝一天天长大,就会有越来越多心怀叵测的人投到奕譞的门下。作为皇帝生父,奕譞升值空间无限,那些做“长远投资”的人肯定要打他的主意。为了从中捞取好处,这些趋炎附势的人肯定要兴风作浪,大肆炒作,他很快就会被“炒”成大清国炙手可热的人物。

所以,慈禧肯定要处处打压、防范奕譞的崛起,一旦慈禧认为他威胁了自己的地位,奕譞,甚至他儿子的命运都会逆转。奕譞并不傻,他一想到这里就不寒而栗,他深知自己这位嫂子兼大姨子的心狠手辣。

奕譞本来是个很谨慎的人,信奉“家大业大祸也大”的信条,平日里做事谨小慎微,这下子突然成了矛盾的中心,于是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家慈禧是“母以子贵”,而他奕譞必须“父以子贱”,否则就可能大祸临头。于是,就在慈禧正式垂帘听政的十二月初八日,为了自己的命运和儿子的前途,奕譞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急流勇退,远离大清国的政治圈。

据《清史稿》记载,奕譞上了一道奏折,有这样一段话:臣侍从大行皇帝十有三年,昊天不吊,龙驭上宾,仰瞻遗容,五内崩裂,忽蒙懿旨下降,择定嗣皇帝,仓促昏迷,罔知所措,触犯旧有肝疾,委顿成废。唯有哀恳矜全,许乞骸骨,为天地容一虚糜爵位之人,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钝无才之子。

奕譞的这段话说得极其诚恳,意思是说由于同治皇帝的驾崩,再加上新君主的选择出乎他的意料,他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导致原来的肝病复发,难以治愈,已经成了废人,为此请求皇太后批准他“乞骸骨”——退休。奕譞甚至搬出了自己的父亲——宣宗成皇帝,希望两宫皇太后看在道光皇帝的分上允许他从此“虚糜爵位”,做一个光拿俸禄不干事儿的闲废之人。

接到奏折,两宫皇太后跟恭亲王奕訢商议,顺水推舟,撤销了奕譞担任的一切职务,然后赏给“亲王世袭罔替”的待遇。也就是说,奕譞的爵位不用像普通的王爵那样每传一代就降一等,他的子孙可以世世代代均为亲王。这是一个很大的荣誉,奕譞再次上折逊谢,这回两宫皇太后没有同意。 l2afwzsI3lMNL0P6m2SytiKtIPIXIRM/Tuy9MTKdzj79sFXcaksDM3v7rgEtPA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