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国民党改组后,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建议下,决心以俄为师,创建一支由国民党指挥并忠于国民革命的新型军队——国民党党军。
1924年1月,国民党改组后,即在中央党部设立军事部,同年7月成立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军事工作。北伐前夕,国民政府成立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命蒋介石为总司令,兼任军事委员会主席。
1924年10月,黄埔军校组建了以军校师生为骨干、革命青年为主体的教导团,孙中山称教导团为党军,这是国民党党军的雏形。12月,又组建了教导第二团。1925年4月,国民党中央下令将教导第一团和第二团合编为党军第一旅,不久又编成第三团,也编入第一旅。这是国民党按照自己的革命理想建立的第一支革命化军队,这支规模很小的部队刚建立就接受了战斗的考验,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和超乎寻常的优越性。党军的第一仗是平定广东商团叛乱。
广州商团成立于辛亥革命前夕,是商人的武装自卫组织,其宗旨是“防御内匪,保全生命财产,维持公安”,后来逐渐与帝国主义关系密切。广州商会会长、商团团长陈廉伯就是美国汇丰银行广州分行的买办。
1924年8月初,孙中山获悉广州商团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协同陈恭受等人向香港德商购得大批军械——长枪9000余支,由一丹麦货轮哈佛号秘密运往广州,立即指示廖仲恺、蒋介石进行查处。蒋介石下令扣下船上所运枪支,陈廉伯闻讯大怒,于8月12日指示全市商店总罢市,要挟蒋介石立即释放哈佛号,并发还军械。14日,陈廉伯出动2000多名团丁围攻孙中山大元帅府,蓄意扩大事态。
孙中山考虑到黄埔军校和蒋介石的安全,特于韶关前线密电蒋介石,要蒋介石弃黄埔于不顾,把枪弹和黄埔学生带到韶关。蒋介石认为不应轻易放弃广州,建议孙中山回师广州,坚决镇压叛乱。10月7日,苏联援助的一船军械运抵广州,其中有山炮、野炮、轻重机枪及弹药。孙中山即从韶关电告蒋介石,命由蒋介石全权处理。蒋介石立即将枪弹发放给黄埔师生。有了枪弹,全体师生无不欢呼雀跃。
此时,商团方面趁孙中山督师北上、广州军力单薄之时,再度兴风作浪,煽动罢市,代理大元帅胡汉民与商团交涉,答应翌日以20万元作为交换条件,发还商团枪械4000支。10月10日,刚好是“双十节”,军校举行庆祝典礼,由总教官何应钦担任指挥,在小雨中举行了阅兵式。下午,军校学生和广州各界代表共5000人在市区游行,欢庆节日。商团团丁突然向游行队伍开枪,军校学生当场死亡20多人,群众死伤无数。商团团丁还将死者胸腹剖开,挖出心脏肚肠示众,极尽酷虐之能事。
14日,孙中山下达手令,委蒋介石以平定商团之全权。蒋介石任此要职,将军校日常事务托付给切列潘诺夫之后,密令军校第二、三队学生400余人,全副武装奔赴广州市,佯作夜间演习,告知市民无须惊慌。傍晚7时,正是日暮时分,黄埔学生离开黄埔岛,在广州东堤军校办事处码头登陆。时正值大雨如注,永汉路积水二三寸。这两支学生队军容严肃,气宇轩昂,虽行军于滂沱大雨之中,却步伐齐整,行阵不乱。路两旁商店里的人都在门内观看,莫不啧啧称羡。
学生队在省政府休息待命,直到深夜开始“演习”时,忽闻长官口头宣布命令:围剿商团叛乱!
这时,商团派出大批部队,政府军则先声夺人,将其切断,然后采取一一围歼战术。当晚,黄埔学生军奉命包围了市区西关,并与商团发生了一些小战斗。15日凌晨4时,蒋介石令政府军各处同时发起反攻。顿时大街小巷枪声大作,被分割包围的商团部队立即一败涂地,多数投降。商团的抵抗,只不过半天便偃旗息鼓。陈廉伯见大势已去,即逃往沙面租界,由英国人护送潜往香港。
10月16日,商团副团长陈恭受到黄埔军校,正式向蒋介石乞和。广州政府允其所请,并下令通缉陈廉伯等九人,事变于是平息。
如果说平定商团叛乱是党军初试啼声,那么东征陈炯明的棉湖之战就是一次精彩的亮相!
1923年孙中山组织联军把陈炯明逐出了广州,但陈炯明仍盘踞东江潮汕一带,阴谋再起,严重威胁国民政府的生存。1924年底,陈炯明认为与南方政府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集结部队,准备打回广州。此时的陈炯明兵力号称10万,实际上大约5万人。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林虎所辖的广西军,约15000人,编成4个步兵师。
1925年1月15日,国民政府发布《东征宣言》,正式向陈炯明宣战。随即兵分三路向陈炯明发起进攻,以安定广州革命政府的后方。
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第二团是以第一期毕业生为基干编成的,蒋介石以黄埔军校校长名义率领这两个团。何应钦、钱大钧分别为团长,军校第一期的队长、区队长和教官担任营长;黄埔一期毕业生担任两个教导团的连长、排长、特务长以及营、连党代表职务。同时用黄埔二期在校学生的炮兵队编成一个炮兵连,学生都作为列兵使用,陈诚为炮兵连长。广东老百姓称这支军队为黄埔学生军。它人数虽少,但战斗力在广东各军中却是第一流的。他们不仅受过良好的政治和军事训练,革命斗志空前高昂,而且武器装备也优于各军。
在棉湖战役中,黄埔教导一团独挡十倍于己的强敌。
13日一大早,团长何应钦面对敌军五六千人,命令一营攻击正面之敌,三营由右方前进攻敌之左翼,二营及炮兵连控置于第二线为预备队。
林虎军凭借有利地势,以居高临下直扑黄埔一团,双方绞杀在一起,战线越拉越长,阵地反复易手,双方伤亡惨重。林虎见正面强攻难以奏效,于是将主要攻击方向转向黄埔一团的左翼。何应钦立即命令三营迅速攻击前进,占领右前方制高点。
上午11时左右,一营战线越拉越长,一连伤亡更重,连长余海滨阵亡,副连长刘赤忱负伤,6名排长、副排长都负伤或阵亡,全连军官只剩下党代表李奇中和司务长阎国福,奉命从第一线撤出。敌军冲到了距一团团部仅100余米的地方,何应钦命二营长刘峙率预备队六连渡过小河,向敌人猛冲,同时命炮兵向曾圹村内射击,毙敌20余人。11时30分,林虎再度向一团方向大量增兵,对二营五、六连阵地猛烈攻击。何应钦将最后的预备队四连投入战斗。林虎这时已发现了一团指挥所所在的位置,派出重兵强行突入,黄埔军拼死抵挡。
冲在最前头的敌军离指挥所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了,蒋介石严令何应钦坚决顶住。何应钦命令号长吹起了冲锋号,第一个冲了出去,带动团部所有人员都跟他往下冲。加仑将军的几个助手和警卫员也拔枪投入了战斗。黄埔军顿时士气大振,杀声震天动地。
炮兵连长陈诚亲自指挥架炮,亲自瞄准,亲自拉火。头一发炮弹正落在团指挥所前面的一堆敌人当中,林虎军突然遭到炮火轰击,顿时惊慌失措,掉头就跑。由于陈诚拉火打响了头炮,蒋介石立即宣布提升陈诚为炮兵营营长。
此时各阵地上杀声震天,战况空前激烈。一团已无兵力可调,只能收缩防地固守几个高地。
二团团长钱大钧因为没有接到命令,按兵不动,在旁边看着一团拼杀。眼见团长优柔寡断,二营营长刘尧宸气冲冲返回营队,当即召集排以上军官开会,宣布二营的任务是担任正面攻击,四、五两连是第一线,六连为预备队。二营冒着弹雨,强行冲过一片三四百米的开阔地,其余顺利地到达了山底下。钱大钧于是下令一营紧随二营前进,三营占领左侧高地,掩护全团侧翼。
三营营长金佛庄派九连就近火速上山抢占阵地。九连刚攀上高地,发现大批敌人也纷纷赶至,双方相距仅数十米。该连立即开火,将前面敌人击退,但后面敌人愈来愈多,仗着人多势众蜂拥而上,双方遂在高地两侧展开恶战。连长陈铁眼见敌人已冲上阵地前沿,挥枪率先跃出与敌肉搏。阵地上白刃闪闪,血光四溅,喊杀声、铁器撞击声混成一片。五分钟后,郑洞国率两排士兵从斜侧里切断敌进攻队形,配合九连肃清了阵地上的敌人。
黄埔教导二团在二营营长刘尧宸的带动下,终于全部投入了战斗。这时正是下午1点,一团的战斗处于最艰苦的关头。二团这支生力军的加入,马上有效地减轻了一团正面所受到的压力。
下午2时许,正在阵前与敌厮杀的营党代表李之龙得到报告:一团三营营长王俊刚才冲锋时,被一股反击的敌人俘去了。李之龙大吃一惊,连忙站到阵前看过去,见100多米远的地方,十几个敌人正扭着王俊回归本阵。于是二话不说,立即便带领一帮官兵如猛虎般地从山上冲下来,一路过关斩将,势不可当,很快追上了押解王俊的那股敌人,硬生生地把王俊抢回来了。
林虎军渐渐地支持不住了,黄昏时分,粤军第七独立旅赶到并投入战斗。黄埔军乘势向敌人发起全线反击,林虎军向和顺方向溃退。
在追击中,一营营长蒋鼎文左肋中弹受重伤,依然前进不止,鲜血顺着腿流到鞋子上,终于扑倒在地。
当天18时,棉湖战场逐渐沉寂了下来,经过一天的血战,黄埔教导团以寡敌众,以重大伤亡(一团9个步兵连长,阵亡了6个,伤了3个,副连长、排长伤亡更多),终于获得了胜利。
3月15日午后5时,黄埔学生军全体集合训话。前来劳军的廖仲恺代表中央委员会奖励给每个团1000块钱,并且激动地说:我赶来是带着中央委员会的命令来慰劳你们犒赏你们的,正好碰上这次棉湖大捷。总理过去曾经想把学校培养成革命军,你们真正当得起这个称号。加仑将军激动地说,我们以为苏联十月革命时,处境非常困难,作战是非常英勇的,但也很少有可以和这次棉湖战役相比美的。他特别着重讲了第一团的战斗,认为当时团长要是动摇犹豫,战局将不可收拾。说完当场解下身上的佩剑,赠与何应钦。
1925年7月1日,国民党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下设军事部,由许崇智任部长,7月6日又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由汪精卫、胡汉民、伍朝枢、廖仲恺、朱培德、谭延闿、许崇智、蒋介石八人为军委会委员,汪精卫任主席。7月2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议决定编组国民革命军,取消党军名称,原党军第一旅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下辖两个师,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首任军长。除了以黄埔军校师生为骨干编成的第一军外,集合于广东革命政权大旗下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的军队还有在粤建国湘军谭延闿部、建国滇军朱培德部、攻鄂湘军程潜部和建国粤军李济深部、建国粤军李福林部等。1925年8月2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决定将上述各部分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军。这些部队是国民党军正式编成时的第一批正规军队。1926年6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并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在新建的国民党六个军中,第一军虽然资历浅,但它代表了国民党军的建军模式和建军方向,再加上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兼任过该军军长,故该军在其他军面前十分自傲;蒋介石亦自认为第一军是他一手缔造的,并以该军为本钱,大力扩充其私家军队,把这支军队捧为“天之骄子”,非同一般,而把其他各军都贬为杂牌军,以邻为壑,不断排挤、削弱、吞并、搞垮这些军队。仅短短几年时间,这些军队都被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北伐战争前夕,国民党军又增编了第七、第八军。第七军由追随孙中山先生的广西新军李宗仁、黄绍竑和白崇禧的部队编成。李、黄、白三人的军队是在广东政府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消灭了北洋军政府支持的旧桂系军阀部队而获得了在广西有统治权的军队,因此他们是积极支持广东国民政府的。第八军则是从追随北洋军政府的湘系军阀赵恒惕的部队中分化出来的一支拥护广州国民革命政府的军队。
初建时的国民党军的最大特点是在军队各级组织中设立了党代表制和党部组织制。其政治教育活跃,官兵士气高涨,各项战斗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从1925年2月到11月,国民党军初试牛刀,先后两次对广东军阀陈炯明进行征讨,平息了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的叛乱。作战实践证明,新编成的国民党军是一支生气勃勃有战斗力的军队,它可以完成国民党面临的打倒北洋旧军阀的任务。
初建时的国民党军实行“三三制”的编制制度,即军辖3个师,师辖3个团,团辖3个营,营辖3个连,连辖3个排,排辖3个班;每班编制10人,排38人,连116人,营350人,团1056人,师3717人,军9516人。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规定:军除辖3个步兵团编制的师外,军直属部队可编1个炮兵团、1个工兵指挥处、1个通信处、1个特务队;军部设政治部、参谋处、副官处、经理处、军医处、军法处,军、师、团三级均设党代表。但初建时的国民党军的实际兵力已超过这个指标,多数军已达2万余人,全军6个军总兵力就达10万余人。国民党军虽颁布了严格的编制制度的规定,但这些规定还是被不断扩充实力和极力保存实力的各军师长们所突破。其中尤以第一军为甚,它最多时达到军下辖10个步兵师。
国民党军实行军衔制,分将、校、尉三等。尉官分上尉、中尉、少尉三级,校官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级,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军官共为九级,一般要任师长以上的军官才能授少将。后又将上将级军衔分为二级上将(三星)、一级上将(四星)、特级上将(元帅)三级。特级上将只授予过蒋介石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