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军事航空先驱

清末民初,在航空理论,气球、飞艇、飞机设计、制造,飞行技术等方面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有我国第一个设计飞艇的谢缵泰,第一个发表航空原理论文的李宝焌,设计、制造飞机兼飞行家谭根、厉汝燕、潘世忠以及航空史学家刘佐成等。他们既是中国航空事业的实践者,又是中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民国空军正是站在这些“历史巨人”的肩膀上诞生的。

早期的航空理论家——李宝焌。李宝焌(1886—1912),字焜甫,乳名汉佬。福建永安洋畲(今属贡川镇)人。中国航空先驱,第一代飞机制造家。1903年,李宝焌到福州,入全闽师范学堂读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毕业。因成绩优异,和刘佐成一起被选送到日本留学,先入同文、宏文书院,后进早稻田大学求学,“研究理化,精心钻研飞行技术”。在日期间,他加入孙中山组织的中国同盟会。1910年,李宝焌与刘佐成合作,在日本研究飞机制造,因飞行场使用不便,无法试验。驻日公使胡惟德将情况报告清政府。清廷摄政王府电召二人回国制造飞机。当年八月,胡惟德陪同他们回国。回到北京后,清廷军谘府即拨款在北京南苑庑甸毅军操场建筑厂棚,并从日本买来机件,让二人试制飞机。清宣统三年六月,李、刘合作试制飞机成功,这是中国人在国内制成的第一架飞机,但因发动机损坏而在试飞时坠落。李宝焌将坠坏的飞机运往上海修理。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李宝焌应召到南京,担任飞行营营长。该营训练注重科学,飞行科学一律由李宝焌口授,颇具成绩。与刘佐成再次合作研制的飞机终于在南京试飞成功。他们计划继续制造飞机。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南京临时政府夭折。李的飞机制造计划无人支持。他即赴沪向上海笋干行总经理沙县人章庆候寻求支援。章庆候帮他筹措到巨额款项,解决经费困难,他又回到南京着手制造飞机。不幸因积劳而患恶性痢疾,于1912年10月6日在南京共和医院逝世,年仅26岁。李去世后,章庆候筹措的巨款无法归还,上海笋干行因而倒闭。章向宝焌之父李翔富索款,李翔富将全部家产变卖还不够赔款,因而在沙县下狱,后由宝焌之兄宝镛代父坐牢。李宝焌撰写的论文《研究飞行机报告》,发表于清宣统二年《东方杂志》上,航空界对此文评价很高。航空史学者厉汝燕在《世界航空之进化》一文中说:“李宝焌确实是我国航空学术界中之先导”,“飞行研究家李宝焌著的《研究飞行机报告》是我国第一篇航空论文”,“特别是向后焚烧(喷气推进)的提出,比40年代喷气飞机的出现还早30年,这确实是了不起的”。

中国早期航空活动家——刘佐成。刘佐成(1883—1943),原名刘佐臣,福建省永安人。父亲刘家树原是一个贫苦农民,先以做豆腐维生,后到永安县小陶镇坚持经营陶器。

刘佐臣自幼聪明好学,且为人忠厚,待人和蔼,尊老敬贤。1903年,他前往延平府应试“入学”(即秀才)。不久,他听说清政府颁行了《癸卯学制》,正式宣告“废科举,兴学堂”,并听说维新派太师、光绪帝的老师陈宝琛在福州乌石山创办了“意在培养师范、政治、实业、翻译各项人才”的全闽师范学堂,设有修身、教育学、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农工商业、理化、博物、图画、外国文、体操、乐歌等十余门课,同时还聘有几位日籍教师,心里十分向往。刘佐臣向父亲提出了前往全闽师范学堂求学的请求,父亲爽快地答应了。在福州全闽师范学堂,刘佐臣结识了来自永安上坪乡洋舍村的李宝焌。他们从聘请来校从事理化教学的日籍教师那里,学到了不少西方的自然科学。由于成绩优秀,1906年通过选拔考试,刘佐臣和李宝焌一道被母校派往日本深造,以便回国后返校担任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学。

在日本,刘佐臣和李宝焌先后就读于同文书院和宏文书院。在那里,他们加入了同盟会。当时世界各国都在着手研究、制造飞机,国际航空事业正处于初创时期。刘佐臣对于这门新兴的科学极感兴趣,他从宏文书院结业后,即进入了日本工兵航校,这期间他经常把自己在工兵航校的学习心得告诉李宝焌。结束了在日本工兵航校的学习,刘佐臣又进入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由于刘佐臣的影响,也在早稻田大学学习的李宝焌也迷上了飞机制造。为了早日把飞机造成,他们节衣缩食,并四处筹措经费,在同盟会和一些爱国华侨的资助下,经费总算凑齐了,可是飞机制造远非木匠叠床架屋那么简单。在当时,从图纸设计到零部件的购买和组合安装都得他们自己亲自动手。由于疲劳过度,1909年夏,刘佐臣曾经一度病倒了。

翌年春天,刘佐臣和李宝焌试制的“飞机一号”组装完毕了。看到自己多年来的艰辛努力有了结果,刘佐臣和李宝焌都会心地笑了。但是他们在日本找不到试飞场地。

当时的清朝政府驻日公使胡惟德从《朝日新闻》上看到了刘佐臣和李宝焌发表的研究心得后,遂于1910年将他们的事迹转报清政府,当时摄政的醇亲王载沣接电后,为了保住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立即去电:“召刘佐臣、李宝焌二人回国制造飞机。”

1910年8月,李宝焌、刘佐臣在清朝驻日公使的陪同下回到了祖国。刘佐臣、李宝焌回国后,清政府随即拨款在北京南苑毅军操场建筑厂棚,并由刘佐臣赴日本买来机件进行试制,由第一厅厅长陈其督率节制。

1911年6月2日,一架由中国人首次在国内制造的飞机——“飞机二号”在北京五里毅军操场上进行了试飞。飞机试飞是一项危险性很大的工作,为了掌握第一手数据和资料,曾就读于日本工兵航校的刘佐臣坚持要由他自己试飞。随着马达的巨声轰鸣,由刘佐臣为主制造的“飞机二号”冲出跑道,渐渐飞上了古城北京的上空,地上的人群都为他欢呼喝彩。飞机上的刘佐臣时而注目驾驶室里的各种仪表,时而远远地俯瞰着机身下的万里长城,他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六年了,他终于可以向世人宣告:“中国人飞上了蓝天!”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告诉他的爱妻佃贵美子,告诉远在日本的同盟会员和爱国华侨,还要用他亲手制造的飞机炸死那些凶残的外国侵略者。突然,飞机上的马达不响了。“坏了!是翁港利发动机不转了,得马上设法迫降!”

飞机坠落了,刘佐臣也身负重伤,从此再也不能亲自驾驶飞机了,但他对冲上蓝天的梦想并没有破灭。当李宝焌到医院里去看他时,他悄悄地叮嘱宝焌:“革命很快就要爆发,请速将损坏的飞机运往上海修理,尽快与上海的同盟会员取得联系,争取早日建成革命的飞军队”。武昌起义前夕,身体刚刚痊愈的刘佐臣来到了武昌的湖北新军,为了表明自己誓与封建王朝决裂的决心,并预祝起义成功,刘佐臣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佐成”,寓意为“不做清王朝的臣民,唯愿辅佐革命成功”。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翌日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同年11月,刘佐成担任了仅有两架法国造“桑麻式”飞机的湖北军政府航空队长。翌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刘佐成也随之来到南京担任了南京卫戍司令部交通团团副。在这期间,他再度与李宝焌合作研制飞机,于1912年3月试飞成功。

1912年8月26日,年仅26岁的李宝焌因惨淡经营,劳累奔波,以及由于革命失败带来的忧郁等诸多原因而病逝在南京共和医院。

李宝焌的逝世使刘佐成失去了一个情同手足的得力助手,为此刘佐成悲痛万分。得力助手的逝世,国民革命遭到严重挫折使刘佐成暂时放弃了依靠自己的智慧,制造更多飞机的蓝天之梦。

“二次革命”失败后,刘佐成认为更要通过刺杀袁世凯派往福建的都督护军使李厚基这样的反革命分子,来唤醒国人。遗憾的是,在运送武器的过程中,刘佐成等人的刺杀行动暴露了。李厚基下令追捕,刘佐成只好潜逃到在南平的闽师同学陈德章家中躲藏。后由陈德章资助路费,辗转闽南出海,逃到台湾,再转道到日本。

这时,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先生正在创办中华革命党飞行学校。据《孙中山在日本》一文披露,1914年8至9月间孙中山曾与刘佐成见面交谈达12次之多。此后一段时间,刘佐成一直漂泊不定,他的日籍妻子佃贵美子和子女则在上海租界内避难。

1920年,刘佐成被吴佩孚任命为航空队长,此后又兼保定航空学校教官。为了推动中国的航空事业,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驾驶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飞上蓝天,民国10年(1921年)3月1日,刘佐成在天津创办了《飞行杂志》。1925年,刘佐成在北京担任北洋政府航空司令部参谋。1926年,保定联军总司令部成立航空处,刘佐成任参谋。

1927年4月,刘佐成担任联军航空第一队队长;同年6月,改任保定航空工厂厂长。北伐胜利后,刘佐成到南京国民政府航空署任参谋,并继续主编《飞行杂志》。他所撰写的《中国航空沿革纪略》一书于民国19年(1930年)在南京出版发行。

1934年,刘佐成被派到福州主持建筑王庄机场。机场建成后,任福州飞行场场长。1938年5月,福建省政府机关及所属单位陆续迁往永安,永安成为战时福建省省会。与此同时,由于福州王庄飞行场常遭日机轰炸,只好把汽油、炸弹等军事物资转移山区。刘佐成改任空军将乐办事处主任,负责汽油、炸弹的储运。后又调浙江衢州航空总站任股长。

1942年,刘佐成曾接到调令,要他到柳州空军司令部任参谋,这一年他已经59岁了,遂以年老多病告退,回到永安小陶故居。同年9月,突患中风,回到永安青水池,住在刘氏宗祠内。翌年9月20日,中国航空事业的先驱刘佐成与世长辞,终年60岁。

中国水上飞机第一人——谭根。谭根(1890—?),原名谭德根,祖籍广东开平县祥乡人,1890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少年时家境贫苦,曾在机器厂当学徒。

美国莱特兄弟的飞机发明不久,许多人热衷研究飞机制造和钻研飞行技术。谭根也很醉心飞行,他一面做工,一面在奥克兰中学学习机械,孜孜不倦地钻研飞行工程技术。

后来,他结识了当时在奥克兰设厂试制飞机的冯如,开始接触飞机技术。不久,谭根得到亲友资助,进入美国希敦飞机实践学校学习航空理论与飞机构造。通过学习,谭根在航空理论和设计制造上,收获颇丰。在华侨的资助下,他开始自己设计制造水上飞机,并成为世界早期水上飞机设计者。

1910年,他设计了一种新式结构的水上飞机,其发动机安装在机头。由于试飞性能良好,谭根获得了“万国飞机制造大会比赛冠军奖”,被媒体称作“中国的莱特”。

1912年,中华民国飞船公司聘请谭根担任总教练并主持公司业务。谭根设计制造了三架适合飞行表演的水上飞机,培养了一批飞行人才。

1913年,谭根到夏威夷群岛一带进行飞行表演,并大获成功。后来又赴日本、菲律宾做飞行表演,受到当地政府和人们的热烈欢迎。他先后飞行数百次,为当地人们普及了航空知识,也为中国人在海外赢得了赞誉。他还飞越了菲律宾著名的马荣火山(2416米),创造了当时水上飞机世界飞行高度的最新纪录。

1914年,孙中山力邀谭根回国担任中华革命军飞行队队长,谭根欣然任职。次年7月,他奉命筹建广东航空学校,任飞行主任。

1916年,在全国一片讨袁声中,广东宣布独立。谭根又被任命为讨袁航空队队长,他从菲律宾购回2架飞机扩充装备,投入到反攻广州的战斗。

1915年夏天,广东广西两地水灾严重,香港举办筹款活动,邀请谭根在香港沙田进行水上飞机飞行表演,谭根将筹得的款项悉数捐给两地灾民。

之后,谭根又应澳门商会及镜湖医院筹赈处的邀请,在澳门关闸以高超的技术进行飞行表演。他向高难度发起挑战,飞出了水上飞机飞行高度3153米的新纪录。谭根精彩的飞行表演,引起观众极大捐款热情。

不久,因扩大军力的需要,他被派回美国购买飞机零件。后来,谭根渐渐脱离航空界,转行从商,直至20世纪60年代去世。

中国近代航空活动家和飞行家——厉汝燕。厉汝燕(1888—1944),字翼之,浙江省定海人。厉汝燕13岁时就赴英国学习,1909年毕业于伦敦纳生布敦工业学校。时届航空萌芽时期,他立志从事航空事业。1910年经清军谘府批准入英国布里斯托尔飞行学校学习。毕业后经英国皇家航空俱乐部考试合格,取得飞行员执照,成为中国正规学习飞行技术的第一人。

1911年辛亥革命后,受革命军政府委托在奥地利购两架“鸽式”飞机回国,任沪军都督府航空队队长。1912年4月在上海江湾跑马场作飞行表演并散发传单,取得很好飞行成绩,受到了热烈欢迎。随后任陆军南京交通团团副,下辖飞行营。1913年3月,飞行营调至北京归陆军第三师编制,任随营飞行训练班主任兼修理厂厂长,同年9月任北京南苑航空学校主任教官。1914年3月10—11日,与另外两名飞行员完成了北京至保定间的航线飞行,这是中国航空史上第一次航线飞行。同年曾制成水上飞机一架,与航校修理厂厂长潘世忠同为中国早期的飞机设计师。1918年10月,任南苑航空学校校长,后任航空教练所所长、国民政府空军教导总队副队长、中央军校航空班副主任等职。在从事飞行的同时,曾设计制成水上飞机1架。

厉汝燕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脱离航空界。1944年初在上海病逝。他的主要著作有《航空学大意》、《世界航空之进化》等。 cbzr9DYiEW3rVnUoB8xwtveBmtOFx1MRSKCAghzvUBIdfrhblZ4yIdJdWP7YBa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