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44年10月的一天,福建厦门,大同路216号。

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来自福建连城客家的罗氏大家庭忙得不亦乐乎。罗家虽然已经有一个女孩、两个男孩,但是作为素来信奉多子多福的传统中国家庭,一家老小正充满喜悦地迎接这个可爱的小生命。按辈分,这孩子是秀字辈,罗家将男婴取名“钟”,寓意融俊杰和优秀为一体。识字后,罗钟将“秀”字去掉,全名罗钟。有趣的是,罗钟在自我介绍时,经常反复强调“钟”为“金重钟”,而不是“金童钟”,对于将他的名字误写为后者的行为频频摇头,颇为无奈。

罗钟出生的时候,家业正值昌盛之际,父亲罗逸华和大伯父罗丹 共同经营的风行印刷社办得红红火火。

提起风行印刷社,上了年纪的老厦门人都知道,它是印刷界的龙头,也是厦门企业界的翘楚,主要经营杂志、报纸、图书、广告印刷业务。印刷社还从上海引进了厦门第一台彩色印刷机。

伯父罗丹,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是厦门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名家。

罗丹与罗逸华两兄弟的父亲(罗钟的祖父)原本是一个做买卖的小商贩,世居于龙岩连城。罗丹为长子,因家境贫寒,仅仅读了3年私塾和1年高小便辍学,14岁开始在龙岩、漳州地区当学徒和写字工人。罗丹聪明伶俐,好学爱钻研,吃苦耐劳,一边读书一边创业,很快成就了一番事业。1930年,年仅26岁的罗丹来到厦门开办风行印刷社,其弟罗逸华紧随其后而来,帮助长兄经营印刷社。罗家兄弟在厦门事业昌盛,生活安定,其乐融融。

罗丹、罗逸华两兄弟全家于厦门中山公园合影(一排右二:罗钟)

罗丹才华横溢,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主业经营印刷,生意风生水起;擅长书法,精通山水,在佛学、古典诗词、文史知识等方面亦有极高造诣;为人性格豪迈洒脱、热情大方、乐善好施。他与虞愚、蔡吉堂、黄秋生皈依太虚法师,同为佛门居士,属“慧”字辈。他的朋友圈里几乎多是闽人中的精英人士。

小男童罗钟生得面目清秀,前额宽大,浓眉大眼,显得很有生气,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从小就好问好学,每当遇到新鲜稀奇事儿,他都去琢磨。2岁半时,长辈将他过继给伯父罗丹为子,后随伯父母到福州,居住在他们购置的三坊七巷的官禄坊,并在福州上幼儿园。福州三坊七巷的青石板路,留下了这个小小孩童轻轻碎碎的脚步和探寻身边世界的目光。

1949年,还不满5岁的罗钟随伯父母回到厦门,住在大同路风行印刷社的另一处住所。此时家里多了3个弟弟,尽管有7个兄弟姐妹,但罗家的孩子生活条件甚为优越,和街坊邻居的小朋友比起来,吃穿皆是上品,手上经常有别的小朋友罕见的玩具,每天还是工人用人力黄包车接送往返于竹树脚幼儿园。罗丹夫妇是京剧票友,经常去参加京剧节目表演,或是参加厦门市工商联周末联欢会,多数都带罗钟随行,罗钟则自行其乐,或观看魔术表演,或到棋牌室下棋,他最爱观看的是音乐表演,对音乐的兴趣同书法一样伴随至今。

罗钟的父亲善于经营,亦写得一手好字。母亲李美琼虽然只是农村妇女,却能识字读报写信,丈夫专于事业,她在家操持家务,抚育7个孩子,与街坊邻居笑脸往来,是中国传统家庭中典型的贤妻良母。

小小的罗钟在这样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

1950年,6岁的罗钟就读位于思明东路的雅化小学(后改名为思明小学)。雅化小学是一所私立学校,校长酷爱书法,作品曾在全市校长书法作品比赛中获第一名,因此对书法很重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安排书法课,而且课时安排比重较大,早自修也要练书法,学校还聘请高水平的书法家来担任书法教师。这使得罗钟如鱼得水。

其实,早在其他同龄孩子还盯着陀螺、铁圈玩耍的时候,罗钟那清澈的目光已经停留在伯父罗丹案头的毛笔和墨汁上。这个黑白世界怎么那么神奇,白色的宣纸上晕开的线条,或粗或细,或直或弯,能够让伯父和他的朋友们津津乐道一整天。罗钟也许没有意识到,此时他的心田已经不知不觉地种下了书法的种子。平时,他常随伯父出入裱褙、文物门店,或探访文人墨客,观赏名家书画,鉴赏古玩古物。他时常饶有兴趣地旁听伯父与友人探讨艺术,看他们各抒己见,有时候为了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

1947年,罗钟与伯母在福州合影

罗钟父母合影

因为对书法情有独钟,罗钟特别爱上书法课。一年级时学习正楷描红,一笔一画,从不马虎,别人写一张,他常常会多写一张,作业总是能得到老师的好评,自然也收获了同学的赞许目光,幼小的心灵里自豪感倍增,书法练得越发勤奋。到了四五年级,他的字已经有了成年人笔迹的模样,经常帮老师代笔,抄写同学的学期鉴定,还时常为学校、班级出黑板报,黑板报的内容、设计到书写,有时还包括插图,都是他一人包办,因而在学校小有名气。

看到罗钟喜爱书法,伯父自然欣喜万分,并寄予厚望。有一次,伯父对他说:“你的兄弟姐妹都不爱写字,只有你喜欢书法,我就把书法传授给你了。”

其实,罗钟的其他科目成绩也十分优秀。学习对他来说,似乎是件很轻松的事,他记忆力好,理解力强,脑子转得快,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就拿了第一,伯父罗丹将一支在当时还比较稀罕的派克钢笔奖励给他。此后,他考试常常名列前茅。他的作文写得很好,被学校选拔作为学生代表与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通信,行文流畅、字迹娟秀,得到志愿军战士的回信夸奖并互相交换了照片。

除了学习外,小小少年还热爱音乐、舞蹈,是学校的艺术骨干。此外,他和大部分男孩子一样,对各种运动乐此不疲,能够在单双杠上荡摆空翻,也能够撑竿轻盈跃身,而通过练哑铃增强肌肉力量的习惯他一直坚持到现在。20世纪50年代,厦门足球运动盛行,享誉全国,在东南亚一带也名气颇盛,罗钟和同学们下课后带着球在大大小小的巷子里往来穿梭。那个年代,自行车并不多见,不过幸运的是,他家里就拥有一辆自行车,虽然多数时间是父母、哥哥姐姐们在使用,但小罗钟几次下来也学会了,小学毕业时,他大着胆子去自行车店租了辆自行车,居然骑行十四五公里,到集美去看演出。

1956年,罗钟在厦门双十中学就读初中。正值舞勺之年,他什么都想试一试,除了苦练书法之外,他保持着对唱歌、跳舞的浓厚兴趣。在这所思想进步、尊重传统、治学严谨的学校里,罗钟度过了4年的快乐时光(初二因病休学一年)。这段时间,他还迷上了阅读,经常去书店租书看,几乎以两三天一本的速度完成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基度山恩仇记》《茶花女》等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他尤其喜欢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喜剧。阅读让他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与周遭不同的多彩世界,也因此给予他更多的心灵滋养。在家养病期间,受精通俄语的姐夫影响,他报名参加中苏友协举办的俄语学习班,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厦门双十中学的4年时间,既培养了罗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使他日后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能保持那份清雅和高洁。

这一年,罗家也发生了重大变故。风行印刷社响应国家公私合营的号召,与其他印刷厂合并后改名为厦门印刷厂,罗丹任副厂长,一度发展为福建省轻工厅和厦门市的重点企业,随着业务的扩展,不久后分为第一和第二印刷厂,罗丹任第一印刷厂副厂长。

罗丹夫妇在鼓浪屿合影 B8OoeYnMn/NJ4d8u6ajIg7wnXNcShHonXl6yBYlj0ClpXW2wC0p9Glmuw0a8x/2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