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蹉跎岁月

1944年,厦门岛饱受日寇铁蹄的蹂躏已历经六个年头,烽火岁月,民不聊生。这一年8月8日,夏日炎炎,酷暑难当,陈茂盛降生在厦门岛内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父亲陈明握,小职员,厦门人;母亲谢珍碧,台湾人。

陈茂盛出生后几年内,三个弟弟、两个妹妹也相继出生。弟弟妹妹们接踵而至,给年轻的父母带来欢乐,也平添了忧愁:微薄的薪水难以喂饱嗷嗷待哺的孩子们。不久,父亲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哮喘病卧床不起,更成了这个家庭的灭顶之灾。原先在中山路上一家食杂店当店员的母亲,独自挑起了家庭重担。为了有灵活的时间照顾家庭,她毅然辞去工作,申请了一份牌照,在离家不远的巷口摆起摊位,做起小商贩。

1951年,陈茂盛进入离家不远的第六中心小学读书。从小他就很乖巧,放学回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到处玩耍,而是帮助母亲做生意,或者回家照顾幼小的弟弟妹妹们。1956年,他考入厦门市第六中学。在这里,他遇到了美术启蒙老师、本市知名的水彩画家郑静。郑老师很快就发现陈茂盛具有绘画天赋,便鼓励他参加本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在郑静老师的关心和悉心培养下,陈茂盛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美术知识学习和绘画技巧的训练,绘画水平进步很快。

1959年夏,陈茂盛初中毕业后,由于文化知识和绘画成绩突出,被保送到福建工艺美专学习。校址就设在鼓浪屿汇丰银行旧址,位于维新路厦门二中背后的一座小山上,坡下不远处就是八卦楼。这里风光旖旎,可远眺厦门全景。

父亲陈明握

母亲谢珍碧

恩师水彩画家郑静先生

校园很简陋,只有一座红楼(办公楼)、一座小白楼(教学楼)和两座副楼(大专班),还有一座用竹栅搭起的食堂兼礼堂。学校设有大专班、群众美术科(工艺绘画科)、商业科、雕塑科、陶瓷科等。陈茂盛读的是工艺绘画科,他所在的班有30多位同学,唯一的女生是杨淑珠同学。工艺绘画科、商业科一起在小白楼上课。上语文、政治等大课时,几个班就集中在大食堂(礼堂)上课。学生宿舍是租在校外的一幢老旧别墅,狭小的房间放置两排双层床,更显逼仄拥挤。

那时国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生每个月配给28斤粮食。每天早晨入校时,同学们都要拿着一个写有自己名字的饭钵子,凭饭票排队去食堂取米,然后在淘洗后的大米里加上适量的水,放入大蒸笼。中午开饭时,大家到食堂,各自去取蒸好的饭,然后10人一桌地围坐在摆放着几盆菜的圆桌旁,狼吞虎咽起来。当时,同学们生活费每月只有8元钱,大多数同学家庭经济困难,平时就没有啥油水,偏偏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饭量特别大,每餐都吃不饱。来自农村的同学稍好些,从老家带些地瓜、地瓜干,放在饭钵里一起蒸,还可以填饱肚子。而城里的同学可就没有这福气了。

有道是“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廪虚而岁月乏”。有的同学下课迟了,去食堂取饭时,或者发现钵里的地瓜干不翼而飞,甚至连饭钵都不见了,便只好干瞪眼,饿肚子。不过有时也有意外的发现,餐桌上菜盆里每人多了一片薄如纸的肉,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有领导视察来了。同学们都开玩笑地说:盼望多些领导前来参观视察。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卡拉OK,最高的精神享受就是看场电影。每个月的生活费买一些纸、笔、颜料后,就所剩无几。有时连回厦门买船票的几分钱都没有,无法每周都回去,几位同学就互相接济,凑足船票钱,每人轮流回一趟家。

福建工艺美专绘画科毕业同学留影 1959—1962(第一排左二起:丁朝安老师、李其铮老师、曾良奎老师、杨夏林老师、陈觉生老师、庄元老师,陈茂盛二排右二)

在鼓浪屿校园外,同班同学合影(陈茂盛右二)

尽管环境简陋,生活艰难,但在茂盛心目中,这里就是令人神往的艺术殿堂。许霏、杨夏林、顾一尘、李其铮、周荷生、庄元、丁朝安、陈觉生等名师,每天都为他们打开一扇扇知识的门窗,引领着他们走进缤纷多彩的艺术领域。同学们都很团结,学习氛围很浓。每天除了上课外,周一至周五晚上都有晚自习。每个人都很自觉地看书、临摹、画速写。每逢周末,甚至平日午休时间,同学们都会自觉地外出写生……

这一切,都镌刻在陈茂盛的心里,每每回忆起来,会感到无限温馨,无限感慨。

三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过去了,1962年,陈茂盛毕业了。比起留校待分配的大部分同学,他算是很幸运的了:翌年初,他就被分配在厦门华侨特种物资供应公司工作。不久,这个单位并入厦门市百货公司。陈茂盛作为公司的专职美工人员,负责全公司属下十几个商场橱窗设计、店面布置,同时也兼任工会的宣传工作。

这期间,他完成了两件人生大事:1969年春,和官佩芳结婚;第二年、第四年,大女儿陈慧倩、二女儿陈慧颖先后出生,他终于拥有了自己温馨幸福的小家庭。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商业业务不断拓展,政治运动持续进行,宣传需求也越来越多。经历过专业美学训练的陈茂盛第一次拿起了在当时十分珍稀的相机。他并不知道,与自己相伴一生的摄影生涯,就从这一刻开始了。在1963年参加工作后,他有时也拍一些商品广告、橱窗广告,以及工会活动的宣传照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地对摄影产生浓厚的兴趣。当时用的是黑白胶卷,得自己建暗房,自己冲胶片、洗相片,放大照片,玩得很开心。

这一时期,陈茂盛用相机拍摄的主题大多是活动宣传,但这些常规性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他想用相机留住情感世界的愿望。渐渐地,他开始用照相机记录平民的生活,记录故乡的山光水色。因为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和独到的审美眼光,他的作品艺术性强,令人过目不忘。

全家福 RY1ru6COYfNo0L+5CWjyNNsRsoxkAsMBoiX8qdihaKVOL36/i2ZB6wBZxwmRGT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