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每年的正旦,是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的庆贺大典。皇上在御正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和外域使节的正旦贺礼,称为大朝。朝廷还要设宴,宴请文武官员,以示皇恩。

可是,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 年)的正旦,却是自宋太祖以来最为凄凉、冷寂的一次正旦,也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的一次正旦。

正旦这一天,天虽未雪,但阴沉沉的,像硕大无比的铅饼罩在人们的头顶上。在这之前,朝廷里已诏告各地,又谕示了各国使节。居住在东京之外的亲王和宗室人员,已先后到达了东京。辽国、高丽、真腊、大食等国来贺正旦的使臣,有的正在途中,有的已抵达了东京。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正旦朝贺了。

天色未亮,文武百官身穿朝服,来到了宫外。各国使臣和亲王、皇室人员也相继来了。只等卯时三刻一到,厚重的宫门开启,一年一度的盛大正旦朝会便正式举行。

然而,大庆殿的大门,一直未开!

向太后守候在哲宗床前,忧心如焚。

刚才,太医令悄悄告诉她说:“臣等已尽了全力,看来……”

没等太医说完,她便以手止住。待太医令出去之后,她俯下头,看了看已昏迷不醒的宋哲宗,问道:“我的皇儿,在你心目中,由谁继承你的大业最为合宜?”

宋哲宗的眼里涌出了泪水,他虽已听懂了向太后的话,但已无力说出声来了。

“皇儿,能继大统的,只剩下九弟、十一弟、十二弟和十三弟了。你若不能言语,就伸出手指表示一下吧!”

宋哲宗只是木然地望着向太后,不知他是连伸手指的力气都没了,还是舍不得那乘独尊天下的龙椅?

向太后知道,哲宗的日子不多了!她离开了福宁宫,立即召集曾淳、曾布、蔡卞、黄履、许将等朝中重臣,商议立谁为皇储。因各人主见不同,加之正旦,外地亲王又要拜向太后,所以立储之事只好放下了。向太后说,待过了初九再行商议吧!

可是,还没等到初九,宋哲宗于初八午后驾崩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再不决定由谁继承皇位不行了!向太后只好连夜召见几位辅政大臣,商议立君事宜。她说:“大行皇帝未遗子嗣,由谁继承大统,是关乎朝廷社稷的大事,特召众位辅臣,共议此事。”

大家听了,都未立即说话。

向太后知道,辅臣们不便说出自己的想法,便进一步将立君的范围做了解释:“按照大宋的宗法,长子立嫡,但我无子,诸子都是神宗皇帝的庶子。所以,谁继大统,不分嫡庶,众卿可从诸皇子中择贤而定。”

曾淳第一个开口,说:“太后圣明。为了大宋社稷昌盛永续,臣以为燕王率直稳重,胸襟宽广,有治国之才和执政之力。”

曾布立即反对,说道:“燕王平日迷恋击鼓,玩性太大,难以担当治国重任,臣以为应立端王。”

蔡卞和许将等人,也都认为应立端王。

曾淳见不能立燕王,又提出应立申王,因为按照宗法,应择长而立。申王比其他几位皇子都要年长,这是立君的一个重要条件,自古以来就有“兄终弟及”的继承之例。本朝的宋太宗就是继承宋太祖而登上皇位的。

向太后说:“申王虽然年长,但已失一目,此是大憾,无法弥补。君临天下,还要接受外国使臣晋见,故仪容亦不可逊。”

蔡卞说道:“太后高瞻远瞩,所言正是微臣所想。以微臣所见,还是立端王为适。”

曾布、许将等人都坚持应立端王。

曾淳见其他大臣皆都拥戴端王,他看出向太后也有让端王继承大统之意,唯自己孤立。但他是个不碰南墙不回头的人,又提出了应立简王。认为简王年方十五,自幼聪慧过人,且天庭饱满,有贵人之相,比其他几位皇子出众,应登帝位。

然而,蔡卞等人还是一致反对,坚持要立端王。这使曾淳有些恼怒,激动地说道:“臣知道端王聪明而有文采。但他平日行为似是不端,爱逛市井,常去酒肆茶楼和教坊寻欢作乐,又喜跑马踢球,君王应心存社稷,眼看江山,有大志雄略,才不负千千万万臣民所望。微臣斗胆坦言,端王难负此任。”

曾淳的一番话,虽然不是慷慨激昂,但也颇有见地和分量,其他几位大臣听了,一时哑言。

在朝廷中执掌大权的曾淳,经历过官场中的种种风浪,也知道自己在这场较量中处于劣势,但他就是不同意端王赵佶继承大统,这倒并不完全是他已看清了端王的品行,怕给大宋的社稷江山带来什么灾害,因为他的心里,还打着另一个算盘。

这时,暮色渐浓,太监们进来点燃了宫灯。跳动的烛光,在雪白的墙上照出了一些捉摸不定的图案,像云,像风,又像一些符咒,显得十分神秘。

向太后挥了挥手,让宫女们此时回避出去,对大臣们说:“依我来看,端王平日好玩,此事属真,他年纪尚轻,可以谅之,但他的才华、面相和孝悌,要胜过其他皇子。皇上得病以来,他常来探视、慰问,从未谈论他事。先帝也曾说过端王长相福泰、孝顺。就在大行皇帝弥留之际,我独自去看他时,曾问过他谁可继位,他伸出两指示意。我以为,立端王是先帝的遗愿,亦是大行皇帝的心愿。我不敢有违先帝和大行皇帝。众卿还有何异议?”

众人连忙跪下,齐声说道:“太后英明,当立端王。即请颁诏天下。”

曾淳也跪在地上,既然向太后已经发了口谕,自己再也不敢坚持了。他对向太后施礼之后,便冒着寒风,默默地回家了。

就凭着几个大臣的意见和向太后的一句口谕,不但决定了谁是“天子”,也决定了大宋的命运。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北宋王朝,将被这位端王赵佶画上一个句号。 FYB1X3zN8plrVGTQvep4bL3DmBQ85sEl2ZVwF73J4xWCn30Vi/wxGvknS7NGX8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