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艰难抉择

20 世纪 50 年代,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厉害?

原 711 矿地质工程师姚文斌年已 87 岁,但他肯定道:原子弹、氢弹。

纵观新中国核工业事业发展史,一个个重大历史时刻令人凝目——

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3 时,天安门城楼。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出了响彻中外的历史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华夏历史进入了新时代。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为了给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压,对我国实行了全面封锁,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此前后,刘少奇与毛泽东先后秘密出访苏联。而凝目这两次出访,其间所发生的细节表明,东道主竭力涉“核”保密可谓讳莫如深。

刘少奇 1949 年 6 月 26 日至 8 月 14 日访苏期间,提出参观苏联核设施,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绝(此时已临近 8 月 29 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49 年 12 月 16 日至 1950 年 2 月 17 日,毛泽东第一次踏出国门访问苏联。如出一辙的是,毛泽东在与斯大林会见时提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研制原子弹,遭到斯大林的婉拒。

随后,苏联还是特意为毛主席播放了 1949 年 8 月 29 日,其成功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新闻电影纪录片,甚至表示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核保护。

或许是受到纪录片中核武器爆炸威力的震撼,更加引发了毛主席在中国制造原子弹的决心。

时至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6 月 27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军驻太平洋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同日美国操作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纠集以美国为首的 16 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战争。之后又不顾我国的警告,频频出动飞机不断入侵中国东北边境,轰炸丹东地区,造成我国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自此,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公然践踏的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底线——一个主权国家之安全!而美帝所依仗的正是其拥有的原子弹!

同年 9 月 15 日,以美国为首的 16 国联军,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一路向北进攻。10 月初,美军无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而让美国始料不及的是,10 月 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当时,毛泽东主席力排众议,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是个十分骄狂的家伙,“二战”时期率领美军打败日本,并成为管控日本的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根本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甚至对战争做出如此预判:其一,中国根本没有从内战创伤中恢复元气,百废待兴的中国根本不会出兵;其二,即使中国出兵,也根本不是挟“二战”余威的美国军队的对手。他骄狂地说,要在圣诞节之前结束韩战,但他万万没想到志愿军在圣诞节之前战胜了自己。1950 年 12 月 31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道并肩作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乘胜打响了第三次战役,向“联合国军”发起了全线进攻,中朝军队不仅打过了“三八线”,还占领了南朝鲜首都汉城,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

战场上的接连失败,让麦克阿瑟的英雄光环顿时黯淡下来,痛苦而又无奈之际,他想利用原子弹来对付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此挽回失败的颜面。麦克阿瑟想出了一个可以“速战速决”的办法: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去,重点打击东北的工业基地,用原子弹摧毁沈阳、鞍山、哈尔滨、抚顺、旅大等东北的机场和重要军工企业,迫使中国向美国低头。

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在记者会上公开宣称:将使用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尽快结束韩战。

这一天是 1951 年 11 月 30 日。此言一出,举世哗然。

迫于外界压力,杜鲁门被迫正式声明“不使用原子弹”。1951 年 4 月 9 日,朝鲜战争“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销指挥权。

1953 年 1 月,面对朝鲜战争的僵持局面,艾森豪威尔接任美国总统。这位之前任欧洲盟军的最高司令,是个强硬的反共鹰派人物,主张首先以战术原子弹取得局部地区的优势,进而夺取整个战场和谈判桌上的主动。

随后,艾森豪威尔通过来自各方面的情报分析,在 3 月 31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上承认,朝鲜半岛适合使用战术原子弹的目标不多,美军最终放弃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的打算。

而就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国收到了来自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忠告”和大礼……

1950 年 11 月 16 日至 22 日,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出席大会的有 81 个国家的 2065 名代表。大会通过了《告全世界人民的宣言》《致联合国书》等 10 项文件,要求裁减军备,停止朝鲜战争,禁止原子武器,并设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告全世界人民的宣言》第四条规定:“采取坚决行动,反对使用原子武器及大规模灭绝人类的其他武器,要求首先使用上述武器的政府为战犯。”

会议期间,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特地托中国代表团成员、自己的学生杨承宗给毛泽东送去一大忠告 :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世界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拥有原子弹。

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忠告”掷地有声。此话凝聚着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对美国凭借其核武器的垄断,频繁挥动核大棒,实施核讹诈的深恶痛绝;此话字字珠玑,一语阐明对付美国的原子弹威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拥有原子弹。

杨承宗一脸肃穆,用心铭记下了恩师所托付的忠告。

杨承宗是江苏省吴江县人,上海大同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工作。

1947 年,36 岁的杨承宗由严济慈、钱三强介绍,赴巴黎居里实验室进修放射化学,师从伊莲娜·居里。世界最顶尖的原子能科学家都汇集在那里,杨承宗的学业水平得以飞速提高。

1951 年 6 月,杨承宗获得了博士学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以“年薪 55.5 万法郎,另加补贴”的高薪想留住他。但对杨承宗来说,没有什么比建设新中国更有吸引力了。尽管回国后,他的薪酬只有“每月一千斤小米”。

临回国前,钱三强托人辗转带给杨承宗一封欢迎他回国的信函和 3000 美元,让他购买发展原子能的有关器材。

而为了尽可能多地为国家采购科研设备,杨承宗把自己在巴黎 5 年省吃俭用的“私款”贴补进去,甚至不得不变卖手表、相机补贴家用。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爆发,中法两国分别是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和资本主义国家阵营,是敌对国,采购遇到困难。杨承宗要买一部 100 进位的计数器,必须得到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主任的特批。碰巧的是杨承宗的一位同事叫尼斯·白朗,正是原子能委员会主任白朗的儿子,也在居里夫人实验室工作。

随后,通过约里奥·居里夫人的鼎力相助,白朗先生拿起笔才签了字。

杨承宗要启程回国了,此时,居里夫人的长女和女婿委托他向毛泽东送了一份大礼——

他俩拿出亲手制作的 10 克碳酸钡镭标准源。这可是我国开展铀矿探测用电离辐射计量研究唯一的借鉴实物,非常珍贵。

居里夫人的女儿对杨承宗说:“要开发原子能,就要有铀,要有铀就要搞铀矿,要找铀矿就需要一个标准源,这个你带回去,对你的祖国有用……”

杨承宗虽然想方设法采购了许多原子能仪器和书籍,一共达 13 箱。从巴黎运出去容易,可要出法国的海关就很难了。他购置的东西大多是违禁品,是经不起检查的。

幸运的是,杨承宗回国时得到了恩师居里夫人女儿的大力支持。她的助手布歇士人高马大,最重要的箱子由他来拿,另有个箱子写了杨承宗夫人,一般海关对女士的箱子松一点,碰巧Mrs.Yang几个字还写在上面。布歇士一路护送,将杨承宗送上船,虽然途中遇到了一些波折,还是将在欧洲购买的器材设备安全带回了国。

杨承宗回国时,已是 1951 年夏,正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结束之时。

一回到北京,杨承宗便向周恩来总理做了汇报。

面对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忠告”和大礼,毛主席、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仅心领神会,而且还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毛主席和党中央在朝鲜战争的硝烟尚未熄灭时,就已经深刻认识到,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和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那么中国也要有核武器。 xF6zrLu33DBZEpTDj3M2CSj1/kz0myweZyM+BT8oF3HU+3kvkKxKNwDh/NlbqN9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