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戚继光对山东海防的贡献与影响

赵 红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年号孟诸,山东登州(今蓬莱)人。他一生戎马倥偬,南平倭患,北戍边陲,战功赫赫。在平倭的军旅生涯中,他足迹遍及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为保卫明朝海防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古代军事宝库增添了光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筹海的岁月中,山东海疆是他献身海防事业的起点,也是终点,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关于戚继光与山东海防的研究,学术界虽有探讨,但尚不全面,尚未从大历史观的视角论及戚继光的军事思想对后世山东海防的影响。

一、戚继光受命备倭山东

倭寇是13世纪至16世纪侵扰中国和朝鲜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主要由日本的武士、浪人和奸商组成。作为沿海省份之一,山东在元朝末年就受到倭寇的侵扰,明朝建立后,倭寇又频频出没于山东沿海地区。为了保卫海疆安全、巩固政权,明初统治者在山东沿海建设水军,设立卫所、巡检司,建城寨、墩堡等海防工事,积极加强山东海防建设。在莱州府,至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建立了“三卫、八所、七巡检、十六寨、一百四十七墩堡” 的防海总汛,并根据倭寇作乱的时间和地点受制于风向变化的特点,制定了水军巡海之制作为防倭之法:“卫所既设官兵,又制有数百料大船、八橹哨船、若风尖快船、高把哨船、十桨飞船凡五等。以三四五月出哨,谓之大汛;七八九月出哨,谓之小汛。盖倭船之来,视风所向,清明后风自南来,重阳后风起自北,皆不利于行故也。” 明政府还陆续在山东沿海设置了青州左、莱州、登州、宁海、鳌山、灵山、大嵩、靖海、成山、威海、安东等11卫,胶州、福山等14千户所及沿海20巡检司,269墩,134堡。 永乐六年(1408),明政府于蓬莱水城设置了备倭都指挥使司,节制沿海诸军,统一指挥山东沿海的抗倭斗争。明朝政府还于永乐三年(1405)、永乐七年(1409)、宣德四年(1429)分别建立了即墨营、登州营和文登营。这样,明朝前期山东海防逐步形成了在山东备倭都司节制下的由三营、十一卫、十四所构成的严密的部署体系,在保卫海疆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明朝步入嘉靖时期后,由于沿海承平日久,政治日趋腐败,明政府逐渐放松了沿海防务,山东海防逐渐废弛。具体表现为卫所空虚,战舰残破,军伍缺额,军纪败坏。当时山东沿海十一卫,按旧制每卫军额应为5600人,但实际上最多的青州左卫也只有4775人,最少的灵山卫仅有1807人,平均每卫2878人,缺额达43%。 这些剩余的官兵也大多老弱无能,战斗力低下。与此同时,倭患十分严重。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寇开始大规模地频频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 。沿海人民惨遭荼毒,山东海疆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这年,倭寇入侵靖海卫,山东兵民合力击退。嘉靖三十二年(1553)三月,“倭自太仓溃围出,乃掠民舟入海,趋江北,大掠通州、如皋、海门诸州县,复焚掠盐场。有漂入青、徐界者,山东大震”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构筑海防长城,已是摆在明廷面前的当务之急。

戚继光就是在这种海疆危难之际,受命于山东备倭的。嘉靖三十二年六月,戚继光被擢升为署都指挥佥事 ,驻扎登州,统领山东三营二十五卫所兵马,肩负起山东沿海的防倭重任。戚继光被委以如此重任,并非偶然。戚继光出身将门,祖辈们的军人气质和谆谆教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从戚继光的五世祖戚斌开始,戚家一直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在任职内,戚继光的祖辈们忠于职守,颇有功绩。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袭职之后,更是坚持操守,以身作则。他对戚继光管教很严,时常教导他苦读兵书,掌握军事知识。戚景通还让戚继光以“忠孝廉节”为座右铭,严格约束自己。在这样的将门教育之下,幼时的戚继光就已显示出一定的军事才能。他时常和泥筑城,削竹子为旗杆,裁色纸为旌旗,堆瓦砾为营垒,带领小伙伴们“驰骋战场”,颇有将帅味道。 稍长以后,戚继光仍旧孜孜不倦地研习兵法武备,遍读儒家经典,深明经史大义。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仅17岁的戚继光袭职登州卫指挥佥事, 开始了军旅生涯。两年后,他被任命在登州卫管理屯田事务。在这段日子里,戚继光大刀阔斧地革除卫所积弊,操练士兵,整修战舰,积累了一定的治军经验。嘉靖二十八年(1549)十月,22岁的戚继光参加了山东乡试,中武举。第二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率众进犯京师,明政权受到严重威胁,戚继光被委以戍守蓟门的重任。蓟门是明廷九边重镇之一,是保卫京师的门户。在戍守蓟门的岁月里,戚继光“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积累了不少带兵经验和边防斗争经验,为保卫京师作出了重大贡献。可见,正是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精忠报国的可贵志向,将他推上了备倭山东的军事舞台。

二、戚继光的筹海举措

戚继光到任后,励精图治,多措并举,加强和巩固山东海防。

第一,熟悉山东海防地理形势,掌握倭寇活动规律。

山东海岸线漫长,设防绝非易事。鉴于此,戚继光认真勘察海防地理形势,并据此作出了可行的御敌方案。他认为,山东登莱“突出海中,三面受敌,且危礁暗沙不可胜数,非谙训之至则舟且不保,何以迎敌而追击乎?故安东北,若劳山、赤山、竹篙、旱门、刘公、之罘、八角、沙门、三山诸岛,乃贼之所必泊而我之所当伺者。若白蓬头、槐子口桥、鸡鸣屿、夫人屿、金劳、石仓庙,浅滩乱矶,乃贼之所避而我之所当远者。当事诸臣,无恃其不来而有以备之,造舟选卒,练习故当,将来庙堂或修海运,以备不虞,亦有大赖焉,独御寇云乎哉”?

当时,倭寇“随风所至”,以季节风入寇我国沿海地区,“风歘东南也,则犯淮扬,犯登莱”。 原来倭寇所乘船舰以帆船为主,船只的航行及靠岸地点与风向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一般而言,倭寇入侵我国海疆最猖狂的时候在三、四、五月或是九、十月间。北风多时则南侵广东,东风多时则西扰福建,东北风或正东风多时便分犯浙江和江苏,东南风多时则直扑山东的登州和莱州。对此规律,戚继光及时掌握,并以之作为沿海设防的依据之一。

第二,修建海防工事,整顿水军。

随着卫所的废弛,山东沿海的防御设施严重破损,水军的战斗力消极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戚继光一方面积极加强海岸防御工事的修建,一方面积极整顿水军,增强海上防御力量。

戚继光十分重视海防工事的修建。他要求各卫所在沿海30里设一驿站、10里设一墩, 以提高海防通信能力,加强卫所间的联络。戚继光每到一卫所,都要仔细检查海防设施,对损坏的及时进行维修和扩建。嘉靖三十二年(1553)七月,登州卫的海防重地水门因受到人为破坏,被河水冲失栅栏栓木。戚继光立即与登州卫指挥使、同知等联名上呈申文,向山东都指挥使报告了这一情况。山东都指挥使下令缉捕破坏分子战二汉,责惩他赔偿所毁栓木一根,并责令百户官杭文举立即修补水门。

戚继光认为,加强海防必须“水陆兼司,陆战尤切”。 因此,他在整顿陆军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水师建设。戚继光坐镇登州水城,亲自督造战船,编练水师,将登州水师编练为五营十哨,指挥水师出海巡哨,进行海上操演。 这大大提高了水师的战斗能力,使水城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海上堡垒。戚继光还身先士卒,亲率舰队巡洋。有一次在过文登营时,他赋诗云:“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岁华!” 表达了自己誓除倭患、保卫海疆的决心。

第三,刷新卫所风气,提高军队战斗力。

针对当时山东沿海地区各卫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戚继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一,整顿卫所领导机构。

当时,山东沿海有些卫所的军官或已亡故,或老弱多病,或不能胜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针对这种情况,戚继光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卫所领导机构的整顿工作。他撤换了那些不能胜任的指挥使,提拔重用了一批将才。戚继光要求这些新任官员严于律己、服从军令,以对全军起表率作用。戚继光对千户等军官也进行了人事调整。当时,登州卫千户所的掌印正千户马纲关因患有疾病,请求辞职。戚继光同意了其要求,并精心挑选了接替他的官员。登州卫指挥使向戚继光推荐了三位候选人:一是“所事欠精”的佐二副千户李堂,一是“新袭未练”的署正千户周朝,一是“曾蒙奖励”的副千户蒋经。戚继光全面权衡后,选定了具有实际能力的蒋经,否定了资历较深的其他两人。

对卫所官员的玩忽职守现象,戚继光决不姑息。例如,当戚继光得知登州卫听事吏刘希奉“旷役律限”后,遂令登州卫指挥使司立即将其逮捕,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将审讯结果据实上报,依据情节轻重予以惩处,“具实申来,以凭参革施行,毋得迟错未便”

其二,严肃卫所军纪军风。

当时,卫所中一些士兵勾结地方豪强,私设赌场,聚赌成习,严重败坏了军纪军风。戚继光到任后,严令各卫迅速查办,坚决刹住不正之风。

一次,登州卫发生一起聚赌案,该卫奉命缉拿到部分犯人后,呈文上报戚继光。戚继光看了汇报后,十分恼火,认为“棍伙结党败俗,情极可恶”,必须缉捕审讯。对于那些公然无视法令、拒绝审讯的恶徒,戚继光认为是该卫“枉法曲护”的结果,严令登州卫指挥使司依法办事,“拘获人犯,逐一完足,速招解夺,转会发落”

在严肃军纪方面,戚继光是一视同仁的。他责惩不听军令的舅父,就是很好的明证。戚继光有位舅父在军中任职,公然仗恃长辈身份,不肯听从号令。为了严肃军纪,戚继光不顾长幼尊卑的封建观念,一方面以军官的身份将其当众惩罚,一方面又以外甥的身份当晚设宴谢罪。舅父心悦诚服,表示再也不违抗命令。这件事情在军中影响极大,“由是风声远播”,军士纷纷议论说:“法不讳亲,公也;先国后己,让也;舅且不假,况在门墙为之属吏者乎!苟或不戢,只自速罪戾耳。” 事后,军中闲散怠惰的松弛风气逐渐革除,战斗军风日益增长。

其三,清理卫所钱粮。

钱粮是稳定军心的重要物质保障。但是,当时山东沿海卫所的钱粮管理十分混乱。官员擅自贪挪公款,克扣军饷俸粮,致使库藏空虚,兵无粮饷,纷纷困逃。戚继光到任后,各卫纷纷互相揭发。戚继光对这些案件进行了认真审查和严肃处理。例如,据登州卫右千户张守祖反映,前任指挥使曾私自挪用官银借与他人:“嘉靖三十一年,蒙本卫将卑职收受在官贮库脚价银五两五钱六分一厘。此有本卫先存今故刘指挥拘令库吏邢子演,将库贮官银借与千百户李武臣等,各分人情使用,向未还补。后蒙上司按临查盘,蒙卫拘令卑职借佃赔补前银完足,查盘讫。今有李武臣等,一向未还,负累卑职,按月行利,佃赔还人。今债主一逐上门逼追,讨要无辏。” 他同时开列了一份相关官员欠银清单。详明情况后,戚继光以此事件为切入点,认真整治清理钱粮,令登州卫从李武臣等人的俸饷中扣还。不久,戚继光收到了登州卫指挥使司的回文,据称千户李武臣、武鉴等14人已归还了部分欠款,其余仍在归还中。

其四,惩抑地方邪恶势力。

当时,沿海卫所地方风气也十分败坏,恶豪仗势欺人、偷盗等各种丑恶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地方的安定和百姓的正常生活。戚继光到任后,对这些不良风气进行了整治。

戚继光严厉打击地方上的恶豪势力。在即墨地方有一恶豪,“肆螫闾里,跋扈有年,乡人不堪其毒”,多次将其告发于官府。但官府徇私枉法,不仅不治其罪,反而庇护他。依恃官府的势力,这位恶豪猖狂作恶,乡人敢怒不敢言,受害甚苦。戚继光得知后,决定严查。恶豪闻风潜逃。戚继光密遣差役“潜捕之,获于野,海上肃然”。 戚继光严厉打击地方上的偷盗之风。嘉靖三十四年(1555),登州卫破获了一个盗窃集团,缉捕了王朝付等16名惯盗。戚继光命令该卫认真审理此案,“积年为盗,赃证颇情犯真切,仰登州卫招议详夺缴” 。经过核实查证后,查清了这些罪犯以前作案的次数、时间、地点、经过以及盗藏赃物。铁证如山,戚继光依律惩处了这些罪犯。戚继光对地方风气的整饬,安定了地方秩序,赢得了民心,为牢固海防提供了民众力量。

三、戚继光筹海举措的成效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怀着这样伟大的抱负,戚继光在山东备倭两年多的时间里,足迹遍及山东沿海,依据水陆并防的海防战略方针,积极部署了山东海防。戚继光的固防举措,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行之有效的。

戚继光对山东海情、倭情的及时了解和掌握,为部署山东海防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戚继光修筑海防工事,率领水军出海巡逻,有利于增强山东海岸和海上防卫能力;戚继光对卫所领导机构的有效整顿,抓住了加强海防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提高将领的军事素质;戚继光严肃卫所军纪军风,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戚继光对钱粮案件的果断处理,有利于充实卫所库藏,保证军需供给,为加强山东海防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戚继光惩抑恶势,有利于安定地方秩序,赢得民心,为加强山东海防提供强大的民众力量。事实也证明,戚继光的筹海举措,使山东海防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使山东沿海居民免受了倭寇侵扰之害。自嘉靖三十二年(1553)以后,在山东沿海,虽也有几股倭寇窜扰,但没有酿成大的危害。而在同时期,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地区则频频遭到倭寇的入侵,倭患空前严重,危害惨烈。据不完全统计,嘉靖三十一年至嘉靖三十六年,山东、直隶、浙江和福建,遭受倭寇入侵的次数分别为3、89、61和14次。 对于这种鲜明的对比,明清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嘉靖之季,倭奴犯浙、直、闽、广,而独不及山东者,山东之人,不习于水,无人勾引之故也。” 而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四中说:“初,日本之犯中国,山东宁海、成山诸卫,数被其毒。及嘉靖之乱,首犯福建以及浙、直,而蔓延于淮扬,独山东竟未尝被兵。何也?盖明起南方,大兵所聚,北地置戍犹少,故寇时躏入,然东南犹不免焉。迨防守既密,南北少事。承平日久,士卒生长南方,风土脆弱,兼之卫所军,部众不多,兵力散涣。而瀛渤之间,风气坚悍如故,寇来获少,所失亡多。所以日夕垂涎江南、北;或比壤一日而破数县,或千里同时而残诸郡。” 他们所说各有道理。实际上,山东沿海没有倭患,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时期山东海防的相对坚固,这应该归功于戚继光的努力。正如御史雍公焯所荐疏说:“即举措而见其多才,占议论而知其大用。海防之废弛,料理有方;营伍之凋残,提调靡坠。谋猷允济,人望久孚,用是誉溢朝端,佥曰‘良将才’也。” 总之,戚继光在山东总督备倭任上是颇有业绩的。他在山东筹备海防的经验,无疑为他后来在闽浙的筹海抗倭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其实,戚继光对山东海防的贡献远不仅如此。万历十三年(1585),戚继光因老病复发,辞归故里。这位久经疆场的军事将领,即使在晚年也时刻不忘为国分忧。

此外,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戚继光在抗倭实践中形成的治军方略,不仅丰富了中国军事武库,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束伍法”为例,这是戚继光在吸收前人军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抗倭经验,创制的一种组织编练军队的治军之道。戚继光认为,“营阵之法,全在编派伍什队哨之际” ,即应该把士兵按照队、哨、官、总的编制,严密地组织起来,并结合一定的战斗队形,统一指挥,才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山东巡抚托浑布坐镇登州布置海防时,曾采用戚继光的束伍法对驻扎山东沿海的陆军进行编制。他在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八日(1842年4月28日)“设法严防汉奸”的奏折中奏称:“查东省各营调防官兵,自上年俱采用前明戚继光‘束伍法’:伍各有队,队各有长,居处相习,非独编伍正兵,即跟随余丁亦能闻声相识。招募乡勇,亦先以此法为团练纲领。” 在此,托浑布高度评价了戚继光的束伍法。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海上的大规模入侵。面对这次空前严重的海疆危机,缺乏近代战争观念的托浑布,不自觉地借助了中国传统武库中的御敌之策。这虽然是一种守旧表现,但却反映了戚继光本人及其军事思想对后世山东海防建设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备倭都司任上,戚继光采取有效措施,山东海疆筑起了相对坚固的海防线,捍卫了山东海疆的安全。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心怀爱国之情的戚继光也不忘为山东海防作出贡献。不仅如此,戚继光在筹海过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对后世山东海防产生了一定影响。历史是一面镜子,回顾和总结戚继光的这段海防军事生涯,无疑可为我们今天的海防建设、“海洋强国梦”的实现以及“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蓬莱水城(笔者拍摄) kRLpsjWXZBZzjBl7AesKF73EpHfjwbjgZ6DroOFekIm9N9dt2um0e1L2NtbGU1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