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的古代中国,长期形成了安居本土而不轻易迁徙的文化传统,因而有所谓“安土重迁,黎民之性” “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的种种说法。不过,由于天灾人祸,历史上经常发生民众离开土地成为大规模流徙的流民。严重的流民问题往往导致对于政治结构的强烈冲击,由于与其他历史因素的交互作用,流民运动又时常成为社会大动荡的先声。
因战乱而发生的流民问题,曾经造成比较严重的社会影响。然而对社会产生更为剧烈震撼的,其实往往是非战乱因素引起的流民运动。东汉晚期,国家治理的失败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大批流民离开家园往异乡漂泊。
汉顺帝永建六年(公元131年),因连年水灾,百姓多有弃业,流亡不绝,以及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太原郡(郡治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发生严重旱灾,“民庶流冗” ,都是类似的史实。
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又一次发生由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的流民运动。当时,东汉帝国的三十二郡国都先后遭受蝗灾,黄河决口,民众饥穷,流落四方,多至数十万户,百姓饥馑,流移道路。
汉灵帝时,幽、冀地区因民众大量外流求生,留居原地的只有十分之三四,造成郡县空虚、万里萧条的严重危机。
流民的冲击,又使得受纳流民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形势也受到严重的破坏。终于在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爆发了以流民为主体的黄巾大起义。这次农民反政府运动由张角所领导与发起,其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在镇压这次民间反政府运动中,豪强地主与地方军事力量乘间而起,纷纷割据一方,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东汉王朝的统治秩序也因此而分崩离析。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八月,汉灵帝在洛阳西园成立军部八校尉,以宦官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皆统于蹇硕。自黄巾起事,灵帝留心戎事,亲信蹇硕壮健有武略,因此被委以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何进也要受其统领。蹇硕总领中外最高军权,暗中还负有灵帝托孤的重大使命,“初,何皇后生皇子辩,王贵人生皇子协。群臣请立太子,帝以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然皇后有宠,且进又居重权,故久不决。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帝疾笃,属协于蹇硕。硕既受遗诏,且素轻忌于进兄弟,及帝崩,硕时在内,欲先诛进而立协。” 灵帝没有确定储君,嫡皇子辩以例当立,而灵帝又托刘协于内宫,这样,外戚与宦官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灵帝年去世,皇子辩即皇帝位,是为少帝,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光熹,封皇弟刘协为渤海王。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何进任袁绍为司隶校尉,其弟袁术为虎贲中郎将,又征何颙、荀攸及河南郑泰,以为智谋之士。逮捕上军校尉蹇硕下狱死。五月,灵帝舅骠骑将军董重下狱死,六月,灵帝母董太后崩。葬灵帝于文陵。七月,徙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
蹇硕被诛一事表明,宦官集团并不想与官僚集团彻底决裂。但以袁绍、曹操为首的官僚集团则决心推动何进彻底消灭宦官集团。
八月,袁绍劝何进及时诛灭宦官,以免窦武受害之祸。何进请太后尽罢中常侍,以三署郎补其处,太后碍于礼防,又以家本南阳屠家,居皇后位时宦官有拥护之功,没有答应何进的要求。何进无断,袁绍画策多召四方猛将豪杰,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何进乃召并州牧董卓。宦官张让、段珪先发制人,矫诏召何进入宫而杀之。袁绍、袁术勒兵入宫,尽杀宦官两千余人,宫中一空,少帝与陈留王出走。同月,董卓兵团入京独霸朝政,东汉政局至此彻底崩坏。
九月,董卓在洛阳侍武力为后盾,以太后诏废少帝为弘农王,扶立陈留王协,是为汉献帝,年九岁,改元永汉。迁太后于永安宫,不日鸩杀。次年,又杀弘农王。董卓以一地方官废立皇帝,这在东汉史上为首次,一时朝野震动。
原来,在东汉末年,出身军人、性粗猛而有谋断的董卓在汉灵帝病危时被拜为并州牧。他驻屯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拥兵自重。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除宦官集团,私召董卓进京,以为军事依靠,压制反对势力。后来计划泄露,宦官杀何进兄弟,袁绍勒兵入宫欲讨宦官,宦官张让等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出逃。董卓闻讯引兵驰抵洛阳,领有何进部曲,加上禁军支持,势力更盛。于是京都兵权都把握在董卓手中。他废少帝为弘农王,立汉陈留王为天子后,挟天子号令天下。董卓专权,开了历史上军阀依恃武装力量控制朝政的先例。
董卓出身于西北多战之地,以军功晋升,原本在朝中缺乏政治力量的支持,因而他只能用高压手段宰制朝臣,以严酷刑罚控制属下,于是朝中官僚侧目,东方实力派军事首领和地方豪强纷纷举兵讨伐董卓。董卓看到无法控制天下,于是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徙天子都长安,挟持汉献帝西行。迁都长安后,董卓据有太师之位,号为“尚父”,宗族内外并列朝廷;又筑郦坞,高与长安城相等,号“万岁坞”,积谷可以支用三十年,自称事成可以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备老。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等合谋诛董卓,接下来董卓部将李催、郭汜据有关中。汉献帝君臣被迫流亡东窜。
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辗转返回洛阳时,军阀割据局面已经彻底形成: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公孙瓒占据幽州,陶谦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刘表占据荆州,刘焉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而刘备立足未稳,依违于各割据势力之间。其混战格局具体表现为:
(1)董卓及其部将李催、郭汜据有关中(今陕西中部)。
(2)公孙度据有辽东(今辽宁东部)。
(3)公孙瓒、刘虞据有幽州(令河北北部及辽宁西部)。
(4)袁绍据有冀州、青州和并州(今河北大部、山西大部、山东大部)。
(5)曹操据有兖州(今山东西部、河南东北部)。
(6)袁术据有南阳(今河南南阳),后据有扬州(今江苏南部)。
(7)陶谦、刘备、吕布先后据有徐州(今江苏北部、山东东南部)。
(8)孙策据有江东(今江苏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
(9)刘表据有荆州(今湖北、湖南)。
(10)刘焉据有益州(今四川、贵州及云南北部)。
(11)马腾、韩遂据有凉州(今甘肃)。
(12)张鲁据有汉中(今陕西南部) 。
这些军阀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或相互勾结,或相互争斗,东汉王朝彻底进入了一个武人干政,皇权微弱的局面。
就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九月,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