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曹操三叹

一叹:惜蔡伯喈之早死

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与诗人。他在戎马倥偬之际,并不废自己对文学艺术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他喜欢交往的文人名士中,蔡伯喈明显地占有一席之地。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是东汉末年文人的杰出代表,文史大家,因曾任左中郎将,世称“蔡中郎”,蔡邕博学多闻,通典籍,工于书法,精通琴学,不仅著有《琴赋》《琴操》等重要文献,也擅长演奏、制曲与斫琴,是曹操在文学艺术上的忘年交。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蔡邕因不小心得罪了当时专擅朝权的司徒王允,王允找个借口将他下狱杀害。据《后汉书·蔡邕传》记载: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黔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马日䃅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日䃅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时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充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其撰集汉事,未见录以继后史。适作《灵纪》及十意,又补诸列传四十二篇,因李傕之乱,湮没多不存。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势》、祝文、章表、书记,凡百四篇,传于世。

蔡邕有女名琰,字文姬。据《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记载: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从上面的史料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几条信息:

第一,“曹操素与邕善”,二人为文学上的知己好友。

第二,蔡邕被杀后,文姬被掳到匈奴,在匈奴生有二子,其父与曹操友善,在曹操稳定中原后,想起了老友蔡邕,知文姬在匈奴受罪,便将文姬赎了回来,嫁给董祀。从而留下了千古传诵“文姬归汉”的一段佳话。

第三,曹操是个执法如山的政治家,当董祀犯死罪、文姬为他求情时,曹操竟然顾念故人之女的幸福,特意赦免了董祀。这说明曹操是十分看重他与蔡邕的情谊的。

第四,曹操赎回文姬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不想让蔡邕的遗作埋没,于是让文姬回忆记述下来,从而才有了蔡邕“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势》、祝文、章表、书记,凡百四篇,传于世”的来历。

文姬归汉后,留有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以及其名作《胡笳十八拍》等,都是些自传性的作品,现存于《乐府诗集》中。

设想一下,如果蔡邕不死,他的四千多篇文章与续写的《汉史》就不至于湮没于世。设无曹操,便不可能有蔡文姬归汉,因而也不可能有蔡邕“凡百四篇”的传世,也不会有《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这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问世。

消灭群雄割据、重新实现国家统一与重建社会秩序,这是曹操的政治使命。在日理万机之余,尚能记得以大量金钱珠宝赎归蔡文姬这件事,充分说明曹操除了政治家的身份外,为什么还会有一代帝王诗宗的称号!建安文学虽处于争战不已的乱世时代,却能欣欣向荣出现大批传世名作,这显然与曹操对文学的关怀有着重要的关系。从二千年帝制历史看,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唯有曹操了。

由此可见,曹操一叹:叹文学之凋零也。

二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曹操的政治理想就是实现国家统一。

重建制度、秩序是他始终坚持不懈的事业。

公元208年,曹操挟刚统一北方之威,南下占领荆州,大军直逼长江北岸,企图一举消灭刘备,逼降孙权,从而完成统一大业。然孙刘联手抗曹,用火攻计在赤壁大败曹军。曹操在慌忙逃跑之中,想到这次惨败,不禁怀念起屡建奇策的郭嘉来。他感叹地说:“如果郭奉孝还在,是不会使我落到这样一个地步的!”然后又悲痛地喊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郭奉孝是谁?

为何曹操在最困难的时刻会这样对他如此念念不忘?原来,郭奉孝就是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之一。《三国志·郭嘉传》说: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川固多奇士,谁可以继权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从上述材料看,郭嘉是一位格局高远、腹有良谋、奇策频出、每算必准的不可多得的一位谋士。他对曹操的意义很大,在征吕布、败袁绍、远袭乌桓,统一北方等方面都为曹操筹划出了正确的策略。真可谓一人兴邦,一人丧邦。可惜郭嘉早死,没有赶得上曹操南下企图灭刘备、降孙权,统一中国的军事行动,结果失去了郭嘉的曹操不幸惨败于赤壁。统一国家终成残梦。对此,曹操的“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叹息就不是一句简单随意的叹息,而是发之肺腑,是对老天不公、自己事业不成的撕心裂肺的呐喊。这个呐喊让后世多少英雄闻之泪喷,使这个叹息终成了后世有为者的“千古之叹”。

曹操二叹:叹能辅佐自己成就统一大业人才之缺乏也。

三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曹操重视对人才的延揽是出了名的。

“唯才是举”,就是他提出来的。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并没有放弃统一国家的决心。在关中解决了马超、韩遂割据势力之后,曹操似乎又找回了赤壁之战前的感觉,便准备南下攻打孙权,一雪昔日赤壁之耻。

经过数年的积累,尤其是关中之战的洗礼,曹操这一次南下,显然汲取了赤壁之战主攻方向错位、对孙权作战的准备不足和作战时机选择不当、不熟悉地理环境等教训,目标十分明确,就是用武力迫使孙权妥协。

除了这些,这次曹操还准备把打败马超、韩遂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攻打孙权上面,那就是采用离间计。当然,东吴不是关中,孙权也不是马超,此计能否成功,尚未可知。

战前,曹操曾给孙权写信,希望孙权“内取子布,外击刘备”,来恢复彼此的友好关系。原文如下:

离绝以来,于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亦犹姻媾之义,恩情已深;违异之恨,中间尚浅也。孤怀此心,君岂同哉……若能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以效赤心,用复前好,则江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上令圣朝无东顾之劳,下令百姓保安全之福,君享其荣,孤受其利,岂不决哉!若忽至诚,以处侥幸,婉彼二人,不忍加罪,所谓小人之仁,大仁之贼,大雅之人,不肯为此也。若怜子布,愿言俱存,亦能倾心去恨,顺君之情,更与从事,取其后善,但擒刘备,亦足为效。

曹操告诉孙权,只要你能在内政上听取张昭的投降策略,对外攻打刘备,江东这块地方就永远归你管辖,朝廷还要给你加官进爵,如果你不愿听取张昭投降的建议,单单攻打拿下刘备也可以。

很显然,曹操文笔历来简单明了,直透人心,从不啰嗦。这封信是阮瑀捉刀代笔的,只是在落款上署的是曹操的名字,盖的是汉丞相的宝印,于是就成了曹操的作品。

可以看出,这是一封以会谈为名义的离间信,一是离间孙权和张昭;二是离间孙权和刘备。此招实在高明。这封信的点睛之处就是开头的“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也是双方和谈的条件。

有人将“内取子布,外击刘备”的“取”解释为“杀”,就是曹操要求孙权杀死张昭,这可能吗?别忘了,曹操写信表面上是为了和谈,实际上则是为了离间,既然是离间就不可能表面上有杀机,尤其是在孙权和张昭之间。张昭主张投降曹操,而孙权主张抵抗,君臣二人在策略上有冲突,所以曹操在这方面做文章。曹操在信里称张昭的字“子布”,在古代,称呼别人的字是一种尊称。对一个自己想杀掉的人他会用尊称吗?而对刘备就没有那么客气啦,曹操直接“外击刘备”而不是“外击玄德”。

曹操高明即在于此,他明知道孙权不会投降,偏偏拉上有投降嫌疑的张昭做垫背,好像他和张昭早已密谋好了,只等孙权拍板了。曹操告诉孙权,要是不能接受张昭的投降建议,请你善待并允许张昭保留自己的意见,这样你们上下才能和谐相处,张昭也能顺着你的意思,为你做更多的事情。

这封信没能离间孙权和刘备的关系,但在张昭问题上,孙权的心里却留下了阴影,从此以后,孙权对张昭有所芥蒂。

孙权显然比马超、韩遂等人高明,没有中曹操的离间之计,而是积极做好了和曹操决战的准备。为了迎战曹操,孙权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迁移政治中心。为了便于和曹操战争,孙权把政治中心迁到了建业(今江苏南京);第二,在濡须口修建防御工事。

在这种情况下,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十月,曹操亲自率军南征。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挺进濡须口,进而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孙权将领公孙阳。

尽管曹操这次东征比赤壁之战准备得更加充分,但孙权的准备同样也很充分。公孙阳被擒以后,孙权亲自带领七万人迎战曹操。战争从一开始就是胶着状态,而且曹操还稍微处于下风。最后曹操只好在他的水军军寨里面坚守不出,孙权多次挑战无果。

孙权看到曹操坚守不出,决定亲自乘船去观看曹操军营,而且乘坐的是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的弓弩射程范围。一看孙权来了,曹操手下的将领都认为是前来挑战的,要去攻打,曹操制止他们说:“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就是说,孙权想亲自看看我军的虚实。他命令军中严阵以待,但弓弩不得妄发。

孙权就这样优哉游哉地行进了五六里,更为猖狂的是,返回时为了向曹操炫耀,孙权命令士兵演奏鼓乐,凯旋而归。表面上,孙权取得了胜利,实际上,是曹操没有和他一般见识,如果曹操真的万箭齐发,后果将会怎样呢?

这就是曹操,爱才惜才。因为在他看来,让孙权降服才是上上策,因为当时江南设无孙权坐镇弹压,其他割据势力就会纷纷蜂起,从治理国家的角度看,这是不智慧的。因此,当看到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连见过大世面的曹操都怅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孙权这孩子干得确实不错,养儿子就应该养孙权这样的,而刘表的儿子真是有点猪狗不如啊。

史载,在相持一段时间后,孙权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收到信后,曹操很是不爽,给孙权回信:“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生气归生气,曹操还是认为孙权说的有道理,于是告诉手下诸将:“孙权不欺孤。” 于是,曹操从濡须口撤军。

曹操对人才向来真诚,而且是有一说一,佩服就是佩服,欣赏就是欣赏,从来不遮遮掩掩,一看孙权干得不错,就油然随口道出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曹操的这个叹息,并非是否定自己的儿子。事实上,曹操诸子文武双全者比比皆是。文章能传世的如曹植、曹丕。武能定国的如曹昂、曹彰。具有管理才能的如曹丕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句,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建立统一国家的愿望。他多么想降服孙权,从而让江南实行统一呢?可这也只能是一种梦想。于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亦遂成为千古之叹。

曹操三叹:为他身后事业前景所忧患叹息也。

言为心声。

曹操三叹,是一个大政治家忧患意识的生动显露,是他对“人力有时穷”发出的无奈呐喊。正是这千古三叹,让曹操进入了人类历史上千古大政治家的行列。 x7HkV+vPCrlbhGvFzXavT81VqoHbnvO/aJ/B3aha1RgYNW10AbsXm8G1j6EL+Hp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