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

品味故纸,我们不难发现,往昔格调的、脂粉的,乃至丝丝甜腻的生活竟然都描摹在图画中,直至牵动着百八十年后的目光,那情境,让人有点艳羡,有点缠绵,有点流连。

大家闺秀的经典

大家闺秀学识丰富,思想进步,这为她们后来成为国学家、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名媛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民国时期,发达城市的女子教育方兴未艾,许许多多名门才女从女校涌现,比如,中西女中的宋庆龄,北京女师大的许广平,贝满女中的冰心,圣玛利亚女中的张爱玲,平民女学的丁玲等。

再说名媛的服饰,往往是摩登的,意大利时兴什么衣服,巴黎流行什么香水,纽约讲究什么汽车,她们爱追风,去消费。传说在20世纪30年代末,刚刚在欧洲发明露面的“玻璃衣”很快就被大上海的几个名媛穿上了身,在她们眼里曲线毕露是当年最前卫的造型。时尚的衣着,优雅的谈吐,高贵的仪态,名媛们又是跳舞场、电影院、咖啡馆、大饭店中少不了的风景。闲谈中有时夹杂着几句英语,好像是朝旁人表露着她们不俗的身份。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了大家闺秀、名门淑媛的城市生活是怎样的。

大家闺秀,贤淑端庄

即便大家闺秀舍弃身价走入演艺圈、交际场也很容易走红。当然不可否认,在民国大城市浮华的社会生活中,有些所谓的名媛的成名也不乏炒作的成分,稍知一点平仄或脚尖刚触一下泳池就被小报记者奉若神明地大肆吹捧了。在物欲横流的民国上海、天津,不乏粉饰出的冒牌名媛,就好似今天淘宝街上的“名牌”服饰,猛一看是说得过去的,但仔细一看纽扣、针脚、拉链,印刷标牌就大不一样了。

大家闺秀强调宗谱的高贵与清白,近代名媛的祖辈或父辈大多是相熟的,她们自幼就在张家跑李家吃,她们可以爬到伯伯大爷的肩上玩。名门的后代从小就是亲如手足的关系。名媛的圈子是独特的,局外人不容易介入。

名媛的诞生与成长有着不同的土壤,上海作为尽得西洋风尚之先的商业大都会,为名媛的成长提供了最具魅力的阳光与空间。海派名媛不一定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近代的黄浦江畔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最具风范的才女。有人说上海好像一座熔炉,大家闺秀只有在这里锻造淬火后才可成就经典。

名媛闺秀大多经历过花一样的美妙年华

正统的名媛深得数代家风的熏陶,她们的外貌并不见得是标准的美女,但她们内在的优雅气质是前世注定的,她们完美的细节难以克隆。

小家碧玉的角色

比如,有些气质的赵小姐生活在中产家庭,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日里,她除了读书学习之外,家务上要听从妈妈的话,绣花、缝纫、洗衣、买菜、煮饭,无一不能。像赵小姐这样的小家碧玉在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烦琐的家务让她们有时像小保姆一样,但早晨到学校读书又是个率真、活泼的女生,傍晚去逛街又如同大家闺秀一般。有一点,小家碧玉不太可能坐着豪华汽车外出,她们甚至会为省下乘电车的钱而早早学会了骑脚踏车(自行车)。攥着紧巴巴的钱,小家碧玉还乐意去享受时尚,学学游泳,学学滑冰,打打网球。

小家碧玉的服饰与装扮追时尚但不摩登。一些人喜欢朴实的学生风格,包括已经辍学或没有上过学的小家碧玉们也喜欢甚至“冒充”这一派。学派的时尚服饰多少带有点古板的意味,春天穿青布旗袍、平底布鞋,夏天穿白衬衫、黑短裙、白皮鞋或白球鞋,秋天穿灰布旗袍或布衫、黑短裙,冬天穿深蓝色或黑色的旗袍、呢子大衣、绒线衫、绒棉靴。当然也不外乎个别人对花花绿绿的嗜好。眼镜、手表、钢笔是学派的必需品,还有手上的两三本书籍是最特别的装饰。

布匹商标画《女子弹琴》

真正有派头的大小姐们烫发,涂脂擦粉,同时要抹唇膏和指甲油。她们爱穿长大衣,一年四季单的、夹的、绸的、皮的样样不能少,如若是穿旗袍也讲究长款拖地的那种。大小姐的丝袜与高跟鞋则是她们亭亭玉立于小家碧玉之上的最好装束之一。饰品呢?戒指、项链、镯子、手表,当然多多益善。指缝与朱唇间有时还要有一支香烟。大小姐们就是如此奢华。 mVcwM4Y1gO3f+x0+R6w7EDFsII4U+yTL8ZXX787Nmg3//nio9mBUg3J1EITCAxD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