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故纸里的滋味

收藏,虽然不能说是男人的专利,但在古往今来的长长收藏家队伍中,女人终归是凤毛麟角。这就出现一个问题,男人为了收藏如醉如痴,家中的女人如何看待和处理呢?在夫权为主体的古代社会,我想这个问题也不成其为问题,但现代则不然了,男女日益平权,夫妻在收藏问题上如果不能志同道合,产生冲突乃势所必然。

与家中领导正面对抗,这当然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可放弃收藏嗜好,恐怕也是绝大多数藏者所不情愿的。随之而来,就有个收藏策略问题。玩古董,不但费银钱,而且还占地儿,非大力者不敢问津。藏书呢?天长日久泛滥成灾,势必要争夺生活空间,处理不当后果也很严重。吾友由国庆兄,则选择了一条隐蔽路线——藏故纸。

国庆兄钟情的故纸,大多是单张或者折页。其优点就是价格便宜(自然是说当年),而且对空间所需极低,不容易被发现。或者有朝一日败露,这故纸已成优势资源。当然,国庆兄的收藏未必真有这样的经历,只是我深谙其苦而以己度人。

单纯收藏故纸,未必不能成家。但要允为大家,我想必要与赏鉴、研究、撰述扯在一起。国庆兄之故纸收藏,就是明确方向,咬定不放,终于在原本不大被人关注的领域,闯出一条特色收藏之路。对于这些故纸,国庆兄不但当“保管员”,精心整理收存,而且还当上“研究员”,仔细研读生发,写出文章,教化大众。国庆兄在报刊所开专栏之多,在当代天津学人中恐怕无出其右者。虽然学术不能单纯以篇数计,但国庆兄之勤劬洵可窥得一斑。国庆兄的很多专栏,随之又分类增补结集,从此著作也一本接着一本,大有要“等身”之势。当然,国庆兄身材偏于高大,真要实现“等身”目标,显然要付出比我等更多的努力。此外,国庆兄还可说是宣传员。他的研究成果太多,让人想不关注都难,这些年累积的结果,就是天津书商和藏家,没有不认识国庆兄的,而原本不太受人待见的各种故纸,价格则不断地往高处爬,国庆兄使自己所藏不断升值的同时,也断掉了早期收藏故纸捡漏的可能。津门故纸价格上扬,虽然不能说是国庆兄的责任,但他的贡献率肯定是最高的。

国庆兄咂摸故纸味道,探询故纸故事,又通过报刊成批量地兜售给读者,如此二十多年下来,想不成为专家,真个是难上加难!国庆兄所藏故纸,一般避开档案、信札、书画之类,而是钟情于广告、商标、招贴等项,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像日子一样近于琐屑。不过恰是这些边角碎料,让琐屑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吐露着生活的情趣,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彰显着历史的厚重。国庆兄的收藏,其实非纸也,实乃社会史、生活史、风俗史也。故纸百年滋味长,这厚味中自然也会夹杂着甘苦,对此国庆兄的自我总结是:“捡漏”的窃喜,“打眼”的沮丧,“瞎买”的茫然,“中病”的五味,以及失之交臂的“遗憾”……这可真个是五味杂陈了!

读着国庆兄五色杂陈的故纸,我觉得自己的日子也似乎更加地有滋味起来!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王振良 35IhN2eqJMEJNukNNDugMcqDz4QgI1+4y4tsmXDreCvrrgoTnDdfcXUldJPIQ2E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