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和叶圣陶编撰两种“举隅”

两种“举隅”,前文已有介绍,即《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这两种书,是朱自清应叶圣陶之约,共同编著的。

朱自清于1940年8月4日到家后,即于第二天和陈竹隐一起去开明书店成都办事处访叶圣陶了。从1920年秋在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任教时相识已逾二十年的两位老友,分别多年,终于在离乱中的异乡再次相见了,真是劫后相逢,倍感欢欣,执手相看,一时有说不完的话,朱自清即刻邀请叶圣陶和开明书店编辑章雪舟赴东城根品尝特色小吃“吴抄手”。8月6日,叶圣陶、章雪舟又回请了朱自清,在座作陪的有夏承法、冯月樵、王畹香等人,应该都是开明书店办事处有关的人员。就是在这次聚饮中,一直以出版教科书闻名的开明书店同人,向朱自清介绍了开明书店近期的出版计划,希望能和朱自清合作。又在叶圣陶等人的具体提议下,朱自清同意合作写书,这就是后来和叶圣陶一起编撰的《国文教学》和两本“举隅”。

1942年2月,《精读指导举隅》作为四川教育科学馆“国文教学丛刊”之一由四川省政府教育厅印行,3月,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收有朱自清所写的《〈精读指导举隅〉例言》《鲁迅〈药〉指导大概》《胡适〈谈新诗〉(节录)指导大概》和《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共四篇。其余各篇由叶圣陶所写。

朱自清在“例言”中首先声明,本书是受四川教育科学馆馆长郭子杰委托而写的,是“专供各中学国文教师参考用”的。其次说明了“本书专重精读指导”,所选六篇文章作为例文,即“记叙文一篇,短篇小说一篇——小说也是记叙文的一种,抒情文一篇,说明文一篇,议论文二篇”。第三是说明了没有选诗歌的原因。第四是指明“前言”是针对中学教师说的。第五是说明各篇的“指导大概”是用教师的口气向学生说的。“我们所注重的是分析文篇,提示问题,因而进行讨论……讨论时自然有许多周折,有许多枝节。但若将讨论的结果写成报告,自然该成为一篇完整的文字。这六篇‘指导大概’就是这种报告。倘若各位教师能细心研读我们的报告,能采纳这些报告里分析文篇提示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应用在别的文篇的精读指导里,……我们的目的便达到了。”最后,朱自清又谦虚地说:“本书各篇,我们虽都谨慎的用心的写出,但恐怕还有见不到的错误。盼望各位教师多多指教,非常感谢!”

事实证明,这本《精读指导举隅》,还是受到教师们的认可的。

余冠英在《介绍〈精读指导举隅〉》的书评中说:“各篇《指导大概》皆注重说明例文的体制,主旨,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取材的范围,手法,笔调,及构成特殊笔调的因素;说明各段大意,各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指出在文章理法上有关系的章节,句,说明其呼应、承转;指出需加注意体味的字句,玩索其言外之意;以及注释较难懂的字、词、句(文言文则特重虚字的解说)。间亦论及作者的思想,创作的背景,论辩的对象等。”又说:“此外对于例文所应发挥的意思及例证往往有补充。”

1941年6月4日,开始写作《略读指导举隅》里的《〈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1941年6月21日,朱自清和叶圣陶相约三次在少城公园见面,都因空袭警报而没有见成,这次终于见上了,朱自清交给了叶圣陶《〈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叶圣陶在当天的日记中说:“少顷,佩弦至,相左三次,今得会面,殊感欣慰。佩交余《〈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一篇,长二万余言,详密炎至。”其实,所谓“略读”,和“精读”没有区别,也都详细分析了所选唐诗的本源和逐词逐句的讲解。本年7月下旬,朱自清作《〈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指导大概》。叶圣陶日记中曰:“小墨归来,携归佩弦信,并所作《〈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指导大概》,即看之。佩弦看书极能得扼要概念,说来又畅达,余自愧不如也。”后来朱自清又写作了《〈胡适文选〉指导大概》。

《略读指导举隅》由商务印书馆于1943年1月出版,收朱自清所写的《〈略读指导举隅〉例言》《〈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指导大概》《〈胡适文选〉指导大概》,共四篇。其余各篇由叶圣陶所写。

和《精读指导举隅》一样,朱自清也写作了“例言”,首先说明该书是供中学国文教师参考所用,其次是举出所选各篇的篇目适合的阅读范围:“书中举了七部书作例子。计经籍一种,名著节本一种,诗歌选本一种,专集两种,小说两种。其中《孟子》《史记菁华录》《唐诗三百首》《胡适文选》适于高中学生阅读。《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呐喊》《爱的教育》适于初中学生阅读。”第三是说明该书的“前言”是向各位中学教师说的,认为对于学生的“略读”,至少要做这么些工作。第四是说明“指导大概”是用教师的口气向学生说的。“我们按照‘前言’所指出的,对于每一部书,作了指导的实例。这七篇‘大概’都是完整的成篇的文字,只因写下来不得不如此,并不是说每指导一部书,就得向学生作一番这样长长的演讲,讲过了就完事。‘指导’得在讨论里;每篇‘大概’中的每一节,都该是讨论的结果,这结果该是学生自己研求之后,在讨论时间,又经教师的纠正或补充,才得到的。”最后也是谦虚地希望得到教师的批评指正。

叶圣陶在《〈读书指导〉后记》中对这两部书的编辑和出版过程有详细的说明:1940年夏天开始,“我在四川教育科学馆担任专门委员。工作任务是推进中等学校的国文教学。实在没有多大把握,除了各县去走走,参观国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跟国文教师随便谈谈,就只想到编辑一套《国文教学丛刊》。丛刊的目录拟了八九种。其中两种是《精读指导举隅》跟《略读指导举隅》,预先没有征得佩弦的同意,就定下主意我跟佩弦合作……他居然一口答应下来,在我真是没法描摹的高兴,于是商量体例,挑选文篇跟书籍,分别认定谁担任什么,接着是彼此动手,把稿子交换着看,提出修正的意见,修正过后再交换着看:乐山跟成都之间每隔三四天就通一回信。一九四一年春天,我搬到成都住,可是他家住东门外,我家住西门外,相隔大概二十里地,会面不容易,还是靠通信的时候多。两本东西写毕,现在记不起确切时间了,好像是在那年暑假过后他回西南联大之后。写的分量几乎彼此各半,两篇‘前言’都是我写的,两篇‘例言’都是他写的”。 HJU8V3UMRL3NQ3I+Z6lSycnOQuik8Mma/ZTP+a3tqFeEAFO0k13JSxupflcw7M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