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太古及三代载记

中国史宜托始于何时耶?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孔子作《春秋》,起鲁隐公元年;而左丘明为之传,所记事往往追溯前数十年;《尚书》独载尧以来;《史记》及《竹书纪年》皆始黄帝;《世本》则上及伏羲;蜀谯周《古史考》、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皆言三皇;宋罗泌《路史》更说盘古。夫史也者,人类发展之记录也。以严格绳之,必有其正确之年代粲然著之竹帛,乃得谓之史。则我国有史,最古不过溯及虞夏之交,前乎此者,实无史时代。无史时代,非作史者所当拟议也。虽然,欲察进化轨迹,必探其原,若于初民群聚之情状不加揅求,则后此世运变迁之由来,未从考见。故吾作《载记》,虽托始三代,而太古亦未敢尽从盖阙,考证推稽,期弗近诬而已。

编史最以史材阙逸为病,古代尤甚。孔子于夏商二代,已叹文献无征,况立乎今日以指唐虞以上者哉?近世西方,有所谓历史哲学之一派,推求进化之源,往往溯及各国神话,谓其言虽什九荒诞,然各民族最初之心理,恒于此表征焉。其宗教思想、文学思想多自兹导发,故不可废也。我国为文化最古之国,故神话传说必极丰富,其中若言华胥、言昆仑等,殊不能谓其于史迹绝无系属 (若《楚辞》之《离骚》《天问》等篇,其半史的事 实尤多) 。然神话与史实,界限不明 (此各国言古史者所同病,匪 独我国也) ,一切舍旃,既自湮文明之迹,稍涉博采,又动贻芜秽之讥。此一难也。有史以还,取材宜富,然聿稽先典,奇厄实多。考商周之间,史官持重,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瞽史诸职,粲见经记,上自王朝,下遍侯国,咸设专司,其所记载,谅堪征信,然东迁以降,诸侯去籍,典章所寄,强半散遗。及秦燔祸起,凡非秦记,悉付摧烧。夫史籍与诸书百家语不同,秘府孤藏,别无口授及传抄副本,一经荡尽,无复孑遗。此二难也。考古之业,载籍法物,两皆可珍,我国古代,器铭璧刻,不乏鸿制,其著见于经记者,若夏之九鼎,周之天球河图,郑之刑书,晋之刑鼎 (二者皆刻法律条文,若罗马之十二铜表 矣) ,皆金铸也。楚庙则有古事画壁 (见《楚辞 · 天问》) ,秦宫则具六国之形 (见《史记 · 秦本纪》) ,皆石华也。倘其获存,资证宁少 (近出土之钟鼎款识小品及山东嘉祥汉画像,六朝诸造象,存于今 日者,多足为考史及研究美术之助,若先秦巨制古刻犹存,所裨更当 何若) 。乃秦项虔刘,累代摧坏 (项羽焚咸阳,火三月不绝,为古 代宫室一大厄。自后每经丧乱,古建筑无一能存焉。秦始皇尽取天下 之兵及器铸为金人,此铜器一厄。董卓悉取洛阳、长安内府所藏古 器铸小钱,此铜器二厄。隋开皇九年、十一年,两次毁平陈所得三代 秦汉古器,此铜器三厄。周显德二年,敕除朝廷法物外,凡各地官私 所藏铜器限五十日内毁废送官,此铜器四厄。金海陵正隆三年,诏废 平辽宋所得古器,此铜器五厄。宋绍兴六年敛民间铜器,二十八年出 御府铜器千五百斤付泉司,大索民间铜器,得铜二百余万斤,此铜器 六厄。靖康北徙,器亦并迁金汴,季年,钟鼎为崇,宫殿之玩,毁弃 无遗,此铜器七厄。故今兹所遗存皆小品,其裨益史料甚微也) ,先民手泽千不一存,欲求如埃及、巴比伦籍古刻以考遗制,且不可得。此三难也。战国之际,学术勃兴,而皆好依附古圣以为重,故老庄言黄帝,许行称神农,墨翟宗大禹,医家说岐伯,兵家道太公,方士侈述九皇,儒生聚讼五帝,或寓言之迹显而易明,或托事之文殽而难辨,后史杂采,遂以乱真。此四难也。

太史公称载籍极博,考信六艺,壹宗经纪,宜若谨严,不知经训本与史籍殊科,经以明义,非以记事 (近儒或倡《六经》皆 史之说,实偏见也) 。故史实足藉以明义者采之,否则置之,此孔子删定《诗》《书》,笔削《春秋》,所以为大业也。若以记事为职志也,则《书》千篇何以仅存百篇 (或有以《今文尚书》 二十八篇即孔子删定原本,别无所谓逸篇者,其言亦近真) ,《诗》三千何以仅存三百?《春秋》曷为不纪周而纪鲁,曷为必始元而终麟?湮灭史迹,孔子不且为万世罪人耶?惟其本非记事之书,故去取可别具权衡,殊弗以武断为病。不宁惟是,义之所寄,虽附益文辞可也 (《尚书 · 皋陶谟》有“蛮夷猾夏”一语,夏 为大禹有天下之号,后世称我民族为诸夏,犹刘汉以后称汉人,李 唐以后称唐人也,舜时安得有此称) ,改变事实可也 (《尚书》记 尧、益、伊尹等事,有与他书绝异者,孰为事实,殊难龂言。春秋 二百四十二年中,鲁三弑其君,《春秋》皆讳之。其他为尊讳、为 亲讳、为贤讳者不下数十事,此自经义应尔,若作史读,岂不成曲 笔耶) 。故群经中记载涉及史事者,诚不失为较确之史材,然必欲混经史以同其范围,则其道反为两失。此五难也。

求先秦史料,周柱下史及列国史记若晋《乘》、楚《梼杌》之类既不可见,其纯以记事为职志,完书传于今者,惟《左传》与《国语》 (次则《战国策》已为纵横家言,非绝纪事) 。次近古者,则史迁之《史记》,今述古代史,则《尚书》《春秋》以外,惟当信据此三书,夫人而知之矣。顾尤有数书最当商榷者:其一《逸周书》 (俗或称《汲冢周书》,盖据隋、唐《艺文志》言,然 晋代汲冢所得书目,具载《束皙传》,并无此书。而《汉书 · 艺文 志》有《周书》七十一篇,与今本篇数正合。两汉人所引《周书》 文亦多见今本,故知今所传者即《汉 · 志》旧本也。后人以其所记 有文王受命称王,武王、周公私计东伐,俘馘殷遗暴殄原兽辇括 宝玉等事,谓圣人所必无,指为战国后人所依托) ,其二《竹书纪年》 (《晋书 · 束皙传》:“晋太康二年,汲县人发魏襄王冢,得古 书七十五篇,中有《竹书纪年》十三篇,今所传本篇数正同。其书 起黄帝元年,历唐、虞、夏、商、周,皆有年次,入春秋则特详晋 事,入战国则特详魏事,讫于魏安釐王二十年,盖魏史官所记也。” 晋卫恒、束皙、王接、荀勖续成,皆有校释,见各本传。宋沈约有 注,见《隋书 · 经籍志》。清乾隆间编《四库书目提要》,举六朝唐 宋人所引与今本不同者二十余事,断定今本为元明人所伪托。其最 为世诟病者,则所记有益干启位,启杀益,文丁杀季历,太甲杀伊 尹等事。然此诸事,今本所载,亦多有异同) ,其三《穆天子传》 (与《竹书纪年》同出汲冢,《束皙传》云五篇,今所传者六卷,前 五卷皆纪穆王西巡事,后一卷纪美人盛姬事。《束皙传》称同时尚得 杂书十九篇,此殆其一,而后人合之也。晋郭璞有注,并传于今, 其中言穆王西巡事,皆有日月,并详纪所行里数。旧史以列起居注 《四库书目》,以其多夸诞不经语,改列小说类) ,其四《山海经》 (见《汉书 · 艺文志》,有刘秀校上奏,称为伯益所作,《史记 · 宛传》亦云“《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是此书确为先秦旧 籍无疑。《列子》称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刘秀谓伯益作,殆本于是。其书所纪人名有夏后启、周文王等,所 纪地名有秦汉郡县,可证其决非禹益时书。殆战国人所纪,秦汉人 复有附益也。前代著录者多以为地理书之冠,《四库总目》亦归诸 小说类》) ,其五《世本》 (司马迁作《史记》,其世家、年表多采 《世本》。刘向云《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所记录黄帝以来至春 秋时,王侯诸国世卿大夫系谥名号。《汉书 · 艺文志》著录十五篇, 《隋书 · 经籍志》、新旧《唐 · 艺文志》皆著录四卷,唐以后佚。据 群书所引,则其书有《作篇》,记创作诸器物之人;有《居篇》, 记历代王侯世卿所宅都;有《姓氏篇》,有《帝系篇》,有《王侯 大夫谱》,有《谥法篇》。近人有搜辑成书,略还旧观者)

正经正史以外,此五书者其最古之记录矣。《世本》史家共推无异辞,顾既残佚,余四书俱存,而稽古者不甚乐道之,惮其与正经正史相迕也。夫吾岂敢谓诸书所纪,悉为实录?虽然,以后世人记并世事,其失实者且多矣,矧于古代,至若经记所述,古代圣君贤相成一理想的神圣人格,更无疵颣,其社会则郅治之极,全率由最高道德之轨范,此自圣贤垂世立教,悬一至善之鹄以示方来,揆以进化轨阶,恐反有非其真者耳。若因其与经记间有出入,遽指为伪托,则彼伪托者生汉晋以后,全国思想界久为经说所支配,何敢故作叛经之言以撄众怒?故吾以为正以其有骇人之记载,不足以明其伪,反足以明其真也。故吾于《逸周书》《竹书纪年》,不敢采其异说以入史文,然终谓其书之不容废也。《穆天子传》《山海经》,其最滋疑议者,谓所载地名于今无征也。然最近绩学之士,以今图证《穆传》地名,其可指者盖得八九 (仁和丁谦著《穆天子传地理考证》,以西图案其地望, 言甚博辩,略可征信) ,以《水经注》证《山经》域内地名,亦什得其六 (镇洋毕沅《山海经校注考证》最翔实,力言《山经》 实古地理书) ,其非凿空志怪之作,较然甚明,其间涉夸诞,则古代神话之常,殆无足怪。而既认此诸书有几分历史上之价值,则古代与西方交通之迹,遂渐成一大公案。此似治史者所宜毋忽也,吾故于载笔之先,略发其凡如上。 Zga/EWhclJ7rLI6XYnqrTVBO8X2pF+3dTO7r09/qgnH2ZD1krzUIjpMWgtAAGjl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