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3 脆性焊点的类型

发生脆性断裂的焊点,往往具有脆性。具有脆性的焊点,大致可归结为三大类:金脆效应的焊点、ENIG表面处理工艺产生的脆性界面的焊点,以及再流焊接工艺条件产生的脆性界面的焊点,如不连续的IMC层焊点。

ENIG(化镍金)处理的表面所形成的焊点的界面IMC层普遍具有脆性,其失效机理有多种,如可肯达尔空洞、黑盘、金脆、Ni氧化、IMC大规模剥离、连续双层IMC等。

IMC的形貌对界面机械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界面生成不连续的块状IMC、聚集在连续层附近的大颗粒IMC、连续的双层IMC结构等,也会导致焊点的界面IMC明显脆化。

3.3.1 金(Au)脆效应的焊点

Au脆效应通常指Sn-Pb焊料中Au浓度比较高时具有脆性的现象(Au主要源自元器件较厚的镀Au层)。实际上,Au脆效应有两种情形:焊料Au脆效应和界面Au脆效应。

(1)焊料Au脆效应。在20世纪60年代,有人指出当Sn-Pb焊料中Au浓度超过3%(质量分数)时,其延展性大幅下降,脆性明显增加,通常所讲的Au脆主要指这种Au脆效应/现象。

在使用Sn合金焊料焊接镀金的元器件引脚或PCB时,Au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通常只有几微秒)迅速溶解到焊料中,形成针状(呈现在切片图上的形貌,在焊料中为片状)的AuSn 4 金属间化合物,如图3-14所示。当焊料中Au的浓度达到3%(质量分数)以上时,焊点往往表现脆性,如果焊点受到较大的机械应力,焊点就可能发生脆性断裂。

图3-14 Sn-Pb焊点中的AuSn 4 金属间化合物的微观组织

在高可靠性要求的产品生产中,有一道预处理工序是“去金”,主要目的是防止焊点出现Au脆效应。

(2)界面Au脆效应。在Sn-Pb焊料中,即使Au的浓度远低于3%(质量分数),但是一旦超过0.1%(质量分数),也可能引发另一种Au脆效应—界面Au脆效应,即焊料中的AuSn 4 经过高温老化后迂回迁移到原ENIG界面并形成连续的带状(Ni,Au) 3 Sn 4 层,与Ni 3 Sn 4 构成脆性的双层IMC层,如图3-15(a)所示。这种Au脆效应还没有被广泛地认识,但是它实际上比焊料Au脆效应更普遍。

这种焊点在机械测试(如三点弯曲、冲击、振动)时会在(Ni,Au) 3 Sn 4 与Ni 3 Sn 4 界面间发生脆性断裂,如图3-15(b)所示,这与正常的焊点脆性断裂位置(Ni 3 Sn 4 根部)或焊料脆断不同,人们把这种断裂称为界面Au脆效应,它是Au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管控Au的浓度不超过3%(质量分数)是不够的,对于工作在高温条件下的PCBA,如果采用没有去金的元器件,就存在这种界面出现Au脆效应的风险。

不管是ENIG还是电镍金,都存在Au脆效应。

这个连续的(Ni,Au) 3 Sn 4 层越厚,脆性就越大,在受到机械冲击的情况下,也越容易发生界面脆性断裂。

图3-15 界面Au脆效应的IMC结构及开裂位置

图3-16所示为不同Au含量焊点经160℃、0~550h老化后,剪切强度与老化时间之间的关系图。其中焊点的Au浓度分别为0.07%(质量分数)、0.13%(质量分数)、0.31%(质量分数)。图中有以下两点值得关注。

①随着热处理(老化)时间的增加,焊点的剪切强度随之劣化,这是因为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累积在界面的(Au,Ni) 3 Sn 4 总量增加。

图3-16 不同Au含量焊点剪切强度与老化时间的关系

②随着Au含量的增加,在同一热处理时间下,焊点的剪切强度也随之下降。这是因为随着焊点Au含量的增加,在同一时间下,回到界面的(Au,Ni) 3 Sn 4 质量也会增加。总之,焊点界面(Au,Ni) 3 Sn 4 的量越多,焊点的剪切强度就越小。

不论是电镍金还是化学镍金焊点,老化后在三点弯曲试验中都能看到脆性断裂界面,但是再流焊接后,只能在化学镍金焊点中看到脆性断裂界面。老化条件下发生Au脆,不需要达到焊料中Au含量大于等于3%(质量分数)的条件,仅0.1%即可。

对于无铅焊料是否存在界面Au脆现象,目前的研究表明,至少SAC305焊点不会出现界面Au脆现象。其主要依据是SAC305焊料中的AuSn 4 在高温老化时基本不会向界面迁移,这可能与焊料中的Cu有关(有研究报道,如果Ni层比较薄,界面处有Cu存在,即使高温老化很长时间,也不会在Ni 3 Sn 4 层上看到连续的AuSn 4 层,只有很少的AuSn 4 颗粒分布)。

3.3.2 ENIG镀层形成的焊点

随着无铅工艺的应用,PCB的表面处理越来越多元化,其中ENIG(化镍金)的处理因焊盘表面平整、可焊性好、储存时间长等特点而得到最广泛应用。使用ENIG表面处理的焊点存在较大概率的脆性化,而且导致脆性化的机理较多,原因复杂。下面重点讨论导致ENIG处理焊点脆性化的几种主要机理。

1.可肯达尔空洞/界面微空洞

可肯达尔空洞,本质上就是原子扩散在焊料与被焊金属界面形成的微空洞,因此也称为界面微空洞。

ENIG镀层的PCB焊盘与锡铅焊料焊接时,Au会迅速溶解到焊料中,与Sn形成AuSn 4 ,而焊料中的Sn与Ni形成Ni 3 Sn 4 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由于Ni层中含有P,因此在形成Ni 3 Sn 4 层时,也形成了伴生的富P层。由于Ni向焊料层扩散,在IMC与“Ni-P+层”界面间形成了界面微空洞,被称为可肯达尔空洞,如图3-17所示。这里“Ni-P+层”指富P的Ni层。

图3-17 可肯达尔空洞

由于Ni向焊料中扩散,非晶态的“Ni-P+”层可以在比自结晶温度(≥300℃)低的温度下(如再流焊接210℃的温度下),发生晶体化转换。

此外,也观察到泥浆裂纹的出现,但比较浅,在通常的焊接条件下不会延伸到Ni-P层。富P层的增厚,意味着更多的可肯达尔空洞的形成,而更多可肯达尔空洞的形成,意味着焊缝强度的下降。因此,控制富P层的增长非常重要。

2.Ni氧化

Ni氧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Au层太薄且储存时间过长,导致Ni表面氧化或产生拒焊现象。再流焊接时,Ni层因氧化不能润湿焊料并形成很好的结合,也就是没有IMC的形成,在界面上只能看到Au溶解到焊料中形成的团状IMC(图3-18),这是Au-Sn合金。

图3-18 Ni氧化导致的团状IMC及焊点脆断现象

案例4:Ni氧化导致焊点界面脆化

某摄像头组件,如图3-19(a)所示,交付用户后,发现有一定比率的失效,经查为其上QFN焊点失效,如图3-19(b)所示。失效焊点切片图如图3-20所示。

图3-19 摄像头组件及失效QFN切片图

图3-20 失效焊点切片图

从失效的焊点来看,断裂裂纹位于PCB侧的IMC根部,属于典型的脆性断裂。从图3-19(b)中可以看到,PCB侧焊点宽度远大于QFN侧,断裂理应发生在焊点宽度相对窄的一侧,为什么会从PCB侧断裂而不是QFN侧呢?通过对断口IMC的分析,会看到IMC中Ni的含量异常,只有4.68%(质量分数),远低于Ni 3 Sn 4 中Ni的比例。这说明Ni的扩散很不充分,也就是Ni被氧化了,与熔融的焊料没有形成良好的结合,这就是导致焊点从PCB侧开裂的原因。

3.黑盘

人们发现,当PCB使用ENIG镀层时,偶尔会出现不润湿或反润湿现象,不润湿的地方呈现黑色或深灰色,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黑盘现象。

黑盘现象有时表现为润湿不良,有时外观良好但焊点强度很弱。后者对焊点的可靠性构成严重隐患,因为目前没有办法通过检查识别出来,而在使用中遇到稍大的应力,焊点就会断开,导致产品故障。因此,在一些可靠性要求高的产品,如航空设备和生命维持系统中,去金(Au)工艺其实不单纯是为了消除金(Au)脆,实际上也是一个发现黑盘的有效措施。

黑盘属于电镀工艺导致的缺陷,镀Au药水与Ni层的激烈反应,导致Ni层深度的晶界腐蚀(俗称泥浆裂纹)。黑盘现象典型的特征主要有以下3个。

(1)剥离Au层后,Ni层表面呈现“泥浆裂纹”现象,如图3-21(a)所示。

(2)如果切片,可以看到Ni层深度腐蚀,似针刺一样的腐蚀沟槽,如图3-21(b)所示。

(3)异常高的富P(磷)层(P含量大于等于15%),如图3-21(b)所示。

图3-21 ENIG镀层黑盘现象典型的特征

黑盘对焊点可靠性的影响取决于黑盘的严重程度,如“泥浆裂纹”的分布面积(或称为密度)、针刺的深度。在通常情况下,“泥浆裂纹”处难以焊接,非“泥浆裂纹”处是可以焊接的。因此,只要70%以上面积不是“泥浆裂纹”,就可能获得外观良好的焊点,但焊点的强度有严重的劣化(如果较正常低15%以上,就是很大的问题了),这就是黑盘的危害。

4.IMC大规模剥离现象

IMC大规模剥离现象是指钎料/基板界面上金属间化合物大规模从界面上分离的现象(Spalling Phenomenon of IMC),如图3-22所示。

图3-22 IMC大规模剥离现象

发生大规模剥离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参与界面反应的元素中至少有一种元素的含量在钎料中是有限的;第二,界面反应对该元素的浓度十分敏感。随着金属间化合物的不断形成和增长,该元素在钎料中的浓度不断降低,使得界面上原始的金属间化合物变成非平衡相,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剥离。

关于Sn-Cu/Ni和Sn-Ag-Cu/Ni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大规模剥离现象,都与钎料中Cu的含量有关。如图3-23所示,Cu在钎料中的浓度变化能够改变界面上的平衡相。对Sn-Cu/Ni的研究表明,在235℃、焊接时间为20min的条件下,Sn99.4Cu0.6/Ni界面上未出现大规模的剥离现象。此时,界面反应产物(Cu,Ni) 6 Sn 5 与Sn99.4Cu0.6钎料处于平衡状态;去除Sn99.4Cu0.6钎料后,用Sn99.7Cu0.3替换它继续与保留的(Cu,Ni) 6 Sn 5 /Ni反应时,界面会出现大规模剥离现象,且(Cu,Ni) 3 Sn 4 出现在(Cu,Ni) 6 Sn 5 和Ni之间。此时,原始的(Cu,Ni) 6 Sn 5 和Sn99.7Cu0.3处于非平衡的状态。在钎料中,Cu含量降低导致(Cu,Ni) 6 Sn 5 大规模剥离。通过增加钎料中Cu的含量,或者增加Cu基板的厚度以提供足够的Cu原子,均能有效地避免大规模剥离现象。

图3-23 Cu的含量对IMC剥离的影响

SAC305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IMC大规模剥离呢?再流时间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IMC剥离的概率随着Ni-P层中P含量以及再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IMC的形态对剥离有影响,针状的比贝壳状的更容易发生剥离现象;IMC的剥离与Ni 3 P的结晶有非常紧密的关系。Sn与结晶的Ni 3 P发生反应,形成Ni-Sn-P层。IMC的剥离发生在Ni 3 Sn 4 与Ni-Sn-P层之间,IMC剥离后,未反应的非结晶Ni 3 P结晶化反应加速。

3.3.3 不连续的块状IMC焊点

块状IMC型断裂属于应力断裂的一种,因其独特性而单独列出。其典型特征为断裂焊点具有相对非连续性的块状IMC,如图3-24所示。

图3-24 块状IMC

块状IMC的形成,主要与再流焊接液态以上时间(Time Above Liquids,TAL)有关。经验表明,如果再流焊接液态以上时间超过150s,就可能形成块状IMC。多个块状IMC焊点失效案例表明,块状IMC焊点的剪切强度要比正常焊点低20%以上,由于其相对的不连续性阻碍了力的传递而形成应力集中(图3-25),因此很容易发生断裂。如果PCB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就有可能导致BGA的整体脱落。

图3-25 块状IMC脆断的机理

笔者也发现,在界面双层IMC结构中,如果靠近焊料的一层IMC不连续且呈大颗粒密集堆积时,其与块状IMC的机械性能类似,也不耐摔。这类情形很多,如图3-26所示。这些认识都是基于一些案例所看到的现象,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图3-26 双层IMC结构 OykYCuh9gu+lwISKelWS+JRkvTdzWZh7noscxou2+yExGJIdUm8zBznDmUYO8z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