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认定之后,不动摇、不怀疑、不犹豫

“臣闻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战国策·赵策二·秦攻赵》

很多人喜欢定目标,一个目标完不成,再定一个,久而久之,什么也没做成,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其实,制定目标并不难,最难的,恰恰是实现的过程。

秦国要攻打赵国,为救赵国,苏秦前去游说秦王。之前苏秦入秦推行他的治国主张,但因为没有认清天下局势,稍显幼稚的建议没有被秦王采纳。经过数年的学习与思考,此时的苏秦早已今非昔比。

一来到秦王宫,苏秦便开门见山,直切要害。他重点讲述了齐国数年间连续发动战争,虽然威慑到了其他国家,但也导致自身国空人绝的情况,旨在让秦王明白,无止境的战争只会让民生凋敝、国库空虚,不利于长远发展。

接着,他说:“握有贵重宝器的人,不在夜间走路;能做大事的人,不应该轻敌。”

通过这句话,他让秦王意识到,真正成大事的人,不会轻视敌人,因一时占据优势而骄傲自满、掉以轻心。秦国要想成就霸业,必须将眼光放长远,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而不是计较眼前一场战争的得失。

最终,秦王听从苏秦的劝告,放弃攻打赵国。苏秦也通过自己的游说,换来了此后长达二十九年的诸侯休战、天下安定时期。

欲成大事,须得心怀远虑,制定长远的目标。目标定下后,就要不动摇、不怀疑、不犹豫,认真对待,坚定执行,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目标。

然而,很多人制定目标后,却没有坚定地去行动,而是三心二意、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乃至半途而废,最终只有失败。那些卓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目标确立之后能够坚定执行的人。

明朝嘉靖年间,东南倭寇横行。朝廷多次委派官吏治理海防,驱逐倭寇,但因官员贪污之风日盛,一直难有成效。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年仅十六岁的戚继光,从父亲那里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的职位,开始管理登州卫所的事务。

登州隶属山东。那个时期,山东沿海一带频繁受到倭寇的滋扰。倭寇侵入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面对此情此景,戚继光十分愤慨,他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写下了名为《韬钤深处》的诗,其中最后两句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从此,他便立下了一生为民奋斗、驱逐倭寇、安定海防的远大目标。

目标定下,便要坚定地执行。初上任的戚继光,发现自己管辖区内的二十五个卫所,因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难以抵御倭寇。而且,由于倭寇连年侵扰,军卒逃亡现象严重,所剩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且纪律松散,缺乏训练,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

于是,戚继光决心改变现状,“振饬营伍,整刷卫所”。他下令严肃军纪,训练士卒,整顿军容。当时,戚继光的舅舅也是他下属的一员。一次,他仗着自己的长辈身份,不肯听从戚继光的调遣。

为了严明军纪,戚继光当场下令,按照有关营规责罚了舅舅。将士们看到戚继光如此执法如山,不徇私情,都非常震动,以前散漫无序的军营秩序大为改观。

除了整顿军纪、训练将士,戚继光还意识到,倭寇武器精良、剽悍勇狠,战斗力一般的将士很难抵挡,必须训练新军。

于是,他开始招募新兵。戚继光优中选优,以体态丰伟、武艺精熟、聪明伶俐、力大如牛四个方面为标准,严格挑选应募者。此外,他还强调了选人时的三不用,即“凡城居者不用,尝败于敌者不用,服从官府者不用”。由此,他招募到了一批胆子大、敢拼命的新兵,这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戚家军”。

除了步兵,戚继光还着重训练水师。戚家军的水师战舰分不同类型,长短各一,相互配合。水师编队也进行了严格划分,根据不同敌情,或分散攻击,或合力围攻,大幅提升了明朝的海防力量。

正是通过一步步坚定地执行,戚继光最终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立下的目标。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带领的戚家军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地大战倭寇,九战九捷。次年,他又奉调援闽,将福建境内的倭寇主力一举全歼。从此,倭寇再也不敢轻易进犯。戚继光也由此被后人称颂为“民族英雄”。

其实,人与人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如何对待目标上。那些定了无数个目标,却一个也没有完成的人,终其一生也难有作为。

而那些虽然只定了一个目标,却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迈进,无论出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的人,最终必有所成。所以,哪怕你资质平平、起点很低,但只要你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勇敢前行,始终坚持,终有一天,你会收获属于你的成功。 P4LXjSgRliiBCvoOg5tXnFv/t92PspB4B4FfrOej6lIr8CKJ78xWRf2liu9ov6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