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你从哪边进山,也不管你是什么时候来,莽山的雄、峻、秀,都会给你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五月初夏,我又一次来到了这座湖南与广东共同相拥的莽山。20世纪80年代初,我和古华、萧育轩等作家伙伴多次走进这座风光秀丽、山势雄奇、瑶家风情浓郁的莽山,寻找创作的源泉。这里的故事,这里的风情,使古华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芙蓉镇》和中、短篇小说《相思树女子客家》《爬满青藤的木屋》等一批饮誉文坛的作品。这一天,我们还在古华当年写作《芙蓉镇》的那栋小木屋所在的地方小憩了一会儿,只是小木屋如今拆掉了。这里的老人指着屋前的水杉告诉我:“我们栽这些树时,古华也参加了,几十年过去,当年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了。”
我们沿着一条小溪,踏着景区修整一新的游步道,钻入了一片浓密的森林之中。正是初夏,花草树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只见面前一个个远远近近的山头上,大大小小的树木枝头,厚重深沉的老叶上,冒出一蓬蓬鲜活嫩绿的新叶。老少接替,新老结合,合唱着一支大山森林的生命之歌。
坡坡岭岭上,一棵棵大树的树冠,向空中伸展开来,如一团团绿色的云彩,浮动在山间。山风扫过,一个个树冠摆动,如一团团绿色的云彩在飘动。
莽山,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动植物博览园。这块198.3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汇集了2700余种植物,其中就有红豆杉、长苞铁杉、华南五针松等200多种珍稀植物。无论你哪个季节进山来,山岭都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眼下,山头上青绿的底色上,这里、那里,浮现出白色、黄色、红色的花团,在青绿的底色上绽放出一片艳丽的色彩来,并在空中泼洒着淡淡的芳香。
我们漫步在林中的游步道上。一棵一棵一人难以合抱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长苞铁杉和华南五针松,不时与我们迎面相撞。杉也罢,松也罢,树干粗大,树身笔直,树高达数十米。领我们进山的导游小李对我们说,曾经有一位在广东做木材营生的游客告诉他,这样一棵树,如果进入市场,至少值20万元。
脚边,一条小溪在我们前面领路,沿着一条山谷,活泼地、顽皮地跳跃向前。一块叠一块的巨石,挡在前头,小精灵似的溪水,不惧强敌,不畏艰难,总是欢快地奔跑向前,千方百计摆脱前面的阻挡,巧妙地与挡在溪中的一块块石头纠缠。有时,从缝隙中钻了出来;有时,从石崖上跃过,不停地哼着欢快的小曲,叮叮咚咚蹦跳着流向前方……
大山深处,有了这样灵动的小溪和它发出的动听的歌声,这山就平添了一种灵气,山谷就变得神采飞扬起来。
这条溪,当地老百姓叫它青龙溪。溪边活动着一种全世界只有莽山独有的生灵:莽山铬铁头蛇。它除尾部有一小节白色外,全身发青。它是被莽山一位陈姓医生发现的,后经有关权威部门鉴定,给它冠以莽山山名,写入我国生物词典里。这位陈姓医生,也因此多次上了中央电视台。由于他专心研究莽山的蛇类,并颇有造诣,被人们尊称为“蛇博士”。
据说,对这种莽山独有的珍稀蛇类,有人曾动过歪心思,想带一条莽山铬铁头蛇走私出境,某国竟开价100万元来买它。从中可见此种生灵的价值。
一次,陈医生在溪边为救护一条小莽山铬铁头蛇,被咬伤,险些丧命。为了纪念陈医生这种保护大自然生物的精神,莽山人在“蛇博士”被蛇咬伤的地方的一块石头上,雕刻了“青龙居”三个字,还把这条在地图上标识为“花溪里”的小溪中的这一段称为“青龙溪”。青龙,是铬铁头蛇的别名。
青龙溪走出大山后,向南流去,进入广东,流进珠江的北江,汇入大海。它是珠江北江的源头。
山为水添色,水替山增秀。莽山之秀,从这里可见一斑!
沿着青龙溪前行约莫半个小时,莽山雄峻的一面,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对面,一个巨大的花岗岩山峰,从深谷里冒了出来,耸入高天,像一个威严的将军,立在天地之间,似乎正在向他统领的部队发布号令。远处的大小山峰,都默默地肃立在它前面,俯首听令。
天地造化,大自然的伟力,将山峰雕刻成一位威严的将军。此山峰被人们称为将军岩。
莽山即景
南南北北来的游客,无论老少男女,都纷纷站立在这里,与立于天地之间的将军岩合影……
站在这里,仰望如此神奇威猛的将军岩,你能说莽山不雄奇吗?
在五指峰景区,一条栈道悬挂在数百米高、笔陡的绝壁上,下面是万丈深渊。栈道对面,耸立着一座一座造型奇特的山峰。其中有一座,如人伸出的五个指头,指向天幕,故称五指峰。同行的朋友老蔡,恐高,在悬挂于绝壁的栈道上行走,不敢往下看,身子紧靠着岩壁,小心翼翼地攀着石岩,缓缓地朝前挪动脚步。为了一睹前面的美景,他没有后退,硬是走到观景台,美美地观赏了对面的几座奇峰怪岭后才返回。
莽山,在五指峰这里,尽情地表演了它的峻、它的险……
朋友,如果想看山之雄,观山之峻,赏山之秀,快到莽山来!
(2023年5月16日发布美篇,载2023年6月2日《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