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友农结束家乡龙山小学的教职后,回到南陵县城,到新华书店工作。他在《一生痴迷诗与画》一文中说:“当时,南陵新华书店急需搞橱窗宣传的人员,我经由中学老师介绍去做合同工。除书店宣传外,我还担任农村流动售书员,在乡下田头学校卖书,有空就写诗在《安徽日报》和《芜湖日报》刊登。”他在南陵师范学校做教学工作总结时又说:“后县委纠偏。我不想回粮食局,要求当教师。南陵劳动局介绍我去县文教局,文教局人事科长知我有美术专长,动员我去新华书店当发行员兼美工。”
韩振清说,汪友农到新华书店工作后,她得以阅读很多中外名著,也打折购买过很多喜欢的书。汪友农一生挚爱诗歌,在新华书店工作的几年里,阅读量增加,诗兴更浓。他有一本抄满诗作的厚厚的笔记本,大部分作于这段时间。
汪友农受到家庭熏陶,有一些旧学根底,但生活在以新诗为潮流的时代,一生创作除少量旧体诗外,大多是新诗。
1959 年12月5日,尚在读高一的汪友农写作了《春风满园话南中》一诗:
老师宿舍的楼上,
窗帘下透出温柔的灯光。
多少夜顺次流过,
这灯光却依然明亮。
它宛如一座灯塔,
屹立在夜的海洋。
星星比不过在发抖,
圆月比不过勾下了肩膀。
暴雨越打越红,
狂风越吹越亮。
你点燃学校学习高潮之火,
你照亮了学生的心房。
题记写道:“黄立钧和董晓钟先生孜孜不倦的教学精神令人起敬!一日夜深睡醒来,看见他们窗口亮着灯光,回宿室躺在床上老是睡不着,心中激情澎湃,急就小诗一首。”
他在乡下田头学校卖书,或者在书店值夜班,一有空就读书、写诗、作画。他的诗歌曾在《安徽日报》和《芜湖日报》刊登,多与书和书店有关。1964年7月29日,他在《芜湖日报》发表了《山区售书员》一诗:
山高挡不住,
坡陡拦不了,
山区流动售书员,
肩挑书担云里跑。
把《林业知识》送到山村,
山腰苹果点头笑;
把《愚公移山》送到山区,
梯田水稻迎风摇……
路上突然遇暴雨,
她脱下衣服把书包,
红色书是无价宝,
不能让它被淋潮!
她爱红色书,
她爱云雾道,
若问姑娘为什么,
《为人民服务》记得牢……
爱情与新婚生活给了他更多的诗意与灵感。对他而言,韩振清不仅是妻子,也是诗友。
1963 年11月15日,韩振清在《芜湖日报》发表了《月儿明,星儿亮(外二首)》,此后,她与汪友农或合作或单独在《芜湖日报》发表《〈愚公移山〉揣胸前》等诗。他们创作的《丰收小景》《果园姑娘》《天天读毛选》《小铁匠》等诗,分别发表在《安徽日报》《芜湖日报》和《徽州报》等报刊。1964年6月,汪友农被《芜湖日报》评为积极通讯员(作者),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成为《芜湖日报》惯熟的作者之后,他俩又继续向省报挺进。1964年4月20日,他们合写的《社员齐夸姐姐好》发表在《安徽日报》上。该版编辑部致函汪友农、韩振清:“来稿已刊用在本报4月20日农村版,寄上剪报一份,欢迎来稿。”随后,他俩收到一张编号为61的“稿费通知单”,地址:南陵文庙后街38号,稿费:3元。这张单据一直保存着,可见当年并未领取。对经济并不宽裕的汪友农夫妇来说,3元钱当时可以派上许多用场,没有领取而保存着这张单据,或许是为了保存着一份荣耀和幸福。这是他们在省报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能在省报上发表作品者,已可被视为社会的骄子。
当时发表作品不易,不仅因为报纸版面紧缺及编者对题材及作品质量要求较高,还在于报纸对作者的身份把关严格。在省报发表第一篇作品后,他俩又寄去一首《送礼品》。1964年11月24日,《安徽日报》农村版编辑来信:“《送礼品》一稿已收到。盼将你们的工作地点及工作职务写信告诉我们,以便今后常联系。为了慎重起见,请你们找有关单位写一证明信来。”
编辑部来函,多为编辑手写。1966年5月27日,汪友农在《芜湖日报》发表《好似朝阳进屋来》时,收到一份编辑部铅印格式的信函:“汪友农同志,你给本报投的稿子,已在5月27日第3版刊登了。现寄上一份剪报,请查收。并希经常来稿。”
从他笔记本中诗歌写作的附记和日期也可看出,他这段年月写作热情高涨。1965年2月3日,他在书店值夜班,凌晨3—4点写了一首诗《小钢针》;2月6日夜11时,写了《新苗—摘自一个公社老书记日记》;2月12日,又写了《桃花塘赞歌—积肥速写》。
他在笔记本上还写道:“写诗是艰苦的劳动,在诗的花园里,如果不用心血来浇灌,就开不出鲜艳的花朵来。”
汪友农写于1959年的《春风满园话南中》虽然稍显稚嫩,但充满生活气息,具有其独特的幻想或经验,语言也十分流畅,至今读来仍朗朗上口。受时代影响,随着政治运动的深入,他诗作中的政治烙印越来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