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困苦逆境中的爱情

汪友农在粮食局工作时间不长,却收获了丰硕的爱情成果—他与韩振清由相识到相爱,很快步入婚姻殿堂。

韩振清,1944年出生于南陵县烟墩镇杨家坡村。她的父亲韩允聪,祖籍安徽太和。韩振清说,父亲是有文化的人,教她汉语拼音字母,至今仍滚瓜烂熟。韩振清的母亲程桂兰是安徽肥东人,从小被施家领养当童养媳,成人后跟着担任政府公职的前夫施德柱来到南陵县城,育有两子,后来家庭发生变故,两人离异。1942年,38岁的程桂兰经人介绍与韩允聪结合,随后从县城移居烟墩杨家坡,婚后生下了韩振清。

韩振清自幼体质羸弱,虽不娇惯,却也被父母宠爱着。她十几岁时,经历了互助社和“大跃进”时期的“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和食堂制;对生产队的劳力、财物无偿调拨)。母亲程桂兰虽然识字不多,但行为举止颇有大家闺秀风范,勤劳能干,善良爽直,是家里家外一把手,是能独当一面的女能人。韩振清读中学时,有一个周末回到家,发现爸爸、妈妈已经被调到公社畜牧场。那次“一平二调”,她家里原来存放的很粗的木材也被人搬走,家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她赶到畜牧场,见爸爸、妈妈住的小房只有一张床,一张凳子都没有,觉得十分心酸。

韩振清的堂兄韩振江,1929年参军,解放战争后期受命组建海军南海江防部队,出任虎门要塞副司令员。1951年,韩振江给叔父韩允聪寄来“革命军人证明书”:“韩振江同志系一九二九年五月参加我军,现在虎门要塞司令部工作,其家属得按革命军人家属享受优待。”此证由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签署,经南京部队及南陵县民政机关备案,韩振清一家的待遇稍有提高,韩允聪本人的生活问题也得到解决。程桂兰后来被其长子施帮文接到南陵县城关生活,并由农业户转为非农业户口,每月配备一定粮食。

韩振清的初小老师熊鉴堂学问深厚,教学认真,很受学生尊重。1997年4月,熊鉴堂致函韩振清,回忆那几年“朝夕相聚”的岁月:“因我教学无能,亦可以说‘滥竽充数’,贻误了您,但事已过往,只徒自责而已。而您能奋发求学,深造成材,令我钦佩也。”他又说:“同时我又觉得当时学生甚多,像您这样仍然惦念着我的,是为数不多了……特别是我在南陵求助平反之际,您代我奔走呼号,已早篆五中。”可见韩振清不仅聪敏好学,而且忠厚善良,乐于助人。

韩振清身材娇小,形象甜美,秀外慧中,她到粮站上班,工作很快上手,待人接物也得心应手。她当时担任经管员,负责盖章核发粮油证,手上权力很大,但从未想过营私舞弊。二八佳人,窈窕淑女,韩振清引来倾慕的目光,当时追求者众,有在职干部,也有任在职教师的大专毕业生。县粮食局某领导有位内弟,刚刚退伍,该人热心从中牵线,但韩振清觉得对方文化不高,婉言谢绝。

她心目中已有一位白马王子,那便是为人踏实、才艺出众的汪友农。她与汪友农的小妹汪为秀(后改名汪星怡)是中学同学,汪友农经常去看望其妹,给韩振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母亲有时也去学校看望女儿,也给韩振清留下了慈祥和蔼的深刻印象。

汪友农进粮食局后,韩振清经常能看到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经常能看到他主办的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墙报。韩振清业余从事诗歌创作,共同的爱好使他们的关系更为密切。

一天,韩振清收到某位机关干部的一封信,自称爱慕思念几欲吐血。她让汪友农看了这封信,明确告诉他:“我对你的情谊不会变。”让汪友农听了此话振作起来。他们用小拇指相勾大拇指相抵,誓言绝不反悔。韩振清说,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也表达了两颗年轻的心对世俗社会的反抗。

不久,关心这对年轻人的基层领导及一些朋友催促他们快点结婚,婚事办了,别人也就没有想法了。汪友农与韩振清就这样匆匆办理了结婚登记。

据南陵民间风俗,婚礼有一套严格烦琐的仪式规程,包括:合婚、定婚、下聘、纳吉、过礼、同偕、过门。“既婚后,婿至妇家曰谢亲。三日女父母兄弟至婿家曰会亲。以针黹诸物馈女曰送三朝。新夫妇祭于祖庙或先垄曰新祭,即古庙之礼。”(《南陵县志·风俗·婚礼》)

汪友农与韩振清自由恋爱,已经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1963年初春,在粮食局一间大会议室里,汪友农与韩振清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婚礼。这对新人郎才女貌,很受同事喜爱,粮食加工厂厂长和一批工友,以及汪友农的哥哥、姐夫等参加了婚礼。工友们送给新郎新娘热水瓶、脸盆、床单等贺礼,而新人则分发喜糖以为答谢。婚后他们回到桥头张老家住了两天,但没有摆设宴席。

韩振清与汪友农相伴终身,成为对方生活的帮手、心灵的伴侣和事业上的秘书。汪友农在《一生痴迷诗与画》一文中写道:“此时遇到韩振清。她读书时成绩优异,是全年级唯一的优秀女学生,改革开放后经自学考试取得大专文凭,并陆续考取会计师、注册评估师等执业证书。她的择偶标准是本分、诚实、有才华,拒绝了好几个出身好的干部子弟,而不嫌弃我家庭成分不好且没有正式工作。我很感激她选择了当时正处在困苦逆境中的我,给了我极大的精神支撑。”

1963 年12月31日,他们的女儿汪田霖出生。程桂兰帮忙照顾外孙女,但那一间房不够住,她仍住在自己租赁的房子里。

家庭生活是甜蜜的,也是艰难的。年仅19岁的韩振清承担了巨大的家务重担,汪友农最终也未进大学继续深造。据韩振清回忆,1964年初,汪友农在南陵中学的洪姓班主任已在安徽劳动大学任教。安徽劳动大学地址在宣城叶家湾,洪老师让汪友农进该校学习,并许诺他可毕业后留校任美术老师。但他已经结婚育女,家庭负担过重,无法再去读书了。韩振清说,那时候真叫难呐,幸好友农能挺住。 +Cnx1u8TWK71f9yYrkcOedWVXkylEsB8OdgYHUZPzE32qAEbYyytWBEi0oA9LhQ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