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前了解

深圳气候

深圳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北回归线以南,临近太阳直射地球的最北端,属于亚热带,全年夏季长,冬季短。每年夏季,由南向北的季候风带来丰沛的雨水。秋季是台风多发的季节,请留意当地天气预报,避免台风天出行。深圳的冬天十分舒适,降雨少,常常是蓝天白云的天气,气温不高不低,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有时温度会降至5℃左右,但体感上并不会太寒冷。

深圳全年适合旅行,2月—4月天气还没有热起来,整座城市的木棉花、洋紫荆、簕杜鹃、黄花和粉花风铃木盛开,超千座城市公园,随便哪一座都很漂亮。5月—10月是亲海的季节,东部沿海一带以及大鹏半岛有太多值得探索的海滨栈道、山林绿道、海滩,你也可以尽情享受海上桨板、冲浪、帆船等活动,这段时间虽然雨水较多,但晴天也很常见。11月至次年1月是深圳一年之中最凉爽的时节,特别适合户外出行,全城超2000公里的绿道分布在深圳各区,无论你住在哪里,健走绿道都是一件容易的事。

深圳人

深圳人彼此头一回见面打招呼,最常问的话是,“你是哪里人?”这座移民城市拥有近1800万人,绝大部分来自外地,深圳也确实拥有移民城市的特质:接纳、开放、包容。在深圳,旅行者很容易融入当地。深圳全城通用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即便去到各区的“老城区”,店主习惯说粤语或客家话,听见你讲普通话也会即刻切换语言,与你聊到一块儿。

关于移民者,当地形成了一些特定的称呼,其中最常听到的是“深一代”和“深二代”。“深一代”指20世纪80、90年代就来到深圳工作、生活的人,他们已经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后代在这里成长。“深二代”顾名思义是第一代移民者的后代,他们有些虽不在深圳出生,但在这里长大,有些则出生在深圳。对于“深二代”来说,深圳是他们的故乡,由于从小生活在“多语种”环境,“深二代”们大部分能听懂粤语,对潮汕、客家口音也很习惯,“深二代”身上也有一些专属特质,与上一代相比,他们似乎更清楚自己的喜好,也勇于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深圳也有本地人,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前,整个宝安县有30多万人,主要靠捕鱼和种田为生。深圳有许多城中村,城中村房屋的产权大多属于本地原住民,村内有家族祠堂,有些村子里还建有北帝庙、天后宫等。

“深圳”地名由来

“圳”是田畔的水沟或河沟,“深圳”的意思就是一条深深的河沟。明朝中后期,在今天的深圳河以东地区,人们为了抵御倭寇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建立起一个用于集体防卫和共同生活的“南塘围”。南塘围四周封闭,设有炮楼、水井等军事、生活设施,一旦有危险发生,周边的村民可以集中在此躲避。随着南塘围的不断发展,开始有人长期定居在围内,于是在南塘围以西至“深圳河”的空地上,出现了一些不定期的商品交换活动,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固定的墟市。康熙《新安县志·地理志》中,对“深圳”这条河有十分形象的描述,“河沟深浚,凡遇雨潦、潮涨,往来维艰”,由此可见,最初是以“深圳河”来定墟市的名字,后来又以深圳墟来定周边村镇的名字,这样才有了“深圳镇”以及现在的深圳。

节日与庆祝

花展和花市

每年春季仙湖植物园会举办大型国际花展,这是一次规模庞大的展出,分为国际花园和湾区田园两部分,国际花园有来自全球各国的花艺机构和个人参展。洪湖公园每年6月举办荷花节。莲花山公园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有簕杜鹃花展。如果你新年期间在深圳,正值各区花鸟市场迎来一年最红火热闹的时候,值得一逛,南山区的荷兰花卉小镇就是不错的选择。

音乐节

深圳有两个极具特色的本土音乐节,每年5月的明天音乐节和10月的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均在位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区的B10现场举办。明天音乐节为国内独立乐队提供演出舞台,音乐节期间会有音乐交流讲座、音乐家纪录片放映等多个环节。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于2011年开始举办,每年都会有重量级的爵士乐表演。

端午龙舟赛

每年端午节,在南山区的大沙河生态长廊会举办声势浩大的龙舟赛,来自各区(新区)的20支队伍在大沙河进行500米直线距离竞技赛,届时锣鼓喧天,场面火爆。

展会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每两年举办一次,通常12月中旬开始,直至次年3月中旬撤展,深港双年展属于“游牧式”展览,无固定展馆,每次都会选择深圳、香港两地有代表性的城市空间来布展,深圳部分曾在城中村、蛇口工业基地、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区等处设展。深港双年展并不只是建筑展,也关注以建筑为基点衍生的各种城市生态问题,探讨城市居民与城市空间的共生关系和发展,许多有趣的布展都被保留下来,供周边居民使用。每年5月份举办的深圳文博会以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为主,届时你会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创意摊位,售卖各种新奇有趣的科技和文化创意产品,集市期间还有艺术展览、音乐演出、微电影放映等活动,展会信息可登录文博会官网(www.cnicif.com)查询。

阅读深圳

深圳出版社和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发行过多部有关深圳历史、自然、民俗、民间故事的书,方便旅行者了解深圳。另外,深圳也有不少享誉国内外的本土作家。

《深圳读本:感动一座城市的文字》(姜威编),这本书于2010年出版发行,收集了不同时代的作家、民间写手撰写的有关深圳的散文、小说、诗歌,让你得以从各个角度了解一个立体的、生动的深圳。

《街巷志:深圳已然是故乡》(王国华著),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时出版发行了“我们深圳”系列丛书,这是其中的一本,书中描述了一些容易引起集体共鸣的深圳生活片段。

《深圳自然博物百科》(南兆旭著),这本书是深圳也是国内第一部城市自然博物百科全书,缘起于作者在深圳城市山野超过10年的行走,书中以十几个章节讲述了深圳的自然、地理、生命物种。

《深圳新文学大系》(四卷)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孙民乐主编,系为纪念改革开放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而编撰。该丛书共有“新都市文学”“打工文学”“底层文学”“非虚构写作”四卷,其宗旨是“以深圳文学讲中国故事”,从客观角度记录和呈现了深圳文学筚路蓝缕的踪迹,多镜像反映出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为什么是深圳》全景式记录深圳从1980年到2020年40年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作者视角独特,选取四家企业:位列世界500强的科技企业华为和腾讯,21世纪强力崛起的创新企业大疆和云天励飞。从这四家企业的生动故事中我们可以窥斑见豹,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深圳市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企业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使命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深圳四十年腾飞中缺一不可,这是对“为什么是深圳”这一时代追问最好的回答。

《深圳风物志》是深圳第一部大型风物主题丛书,深圳本土研究学者廖虹雷、张一兵等掌舵编纂,资料翔实,以长辈日常闲谈之口吻,深入浅出地讲述深圳民俗、历史、美食、建筑等风情故事,结合手绘插图创新编排,生动再现了逐渐隐没于现代生活的传统文化风貌。

电话区号

0755

人口(万人)

1768.16(2021年末)

语言

粤语区里一座普通话通行的城市。

带什么

轻便的日间背包、防晒用品、驱蚊剂。

网络资源

微信公众号ShenzhenLOOK、深圳吃货小分队中有大量关于当地游玩的实用信息。

费用支付

全城通用微信、支付宝支付,几乎不用携带现金。

前往香港和澳门

各区出入境管理大厅设有24小时港澳签证自助办理机器,港澳通行证在有效期范围内,上缴相关费用后即刻给出电子签注。

关于深圳的电影和纪录片

《回南天》,导演高鸣深漂23年之后的创作,获得第21届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首奖。影片讲述了一对深漂青年情侣的故事,他们被欲望裹挟,又想挣脱出去,却又总是感觉到自己“被摁住”,电影精准地捕捉到这座南方城市潮湿、黏稠的特质。

《过春天》,白雪导演这部排片寥寥的青春片虽票房惨淡,但却赢得了口碑,这部青春片实则是关于走私、深港关系、身份认同的社会纪实,故事由过境读书的16岁女孩佩佩串起,在深圳和香港两地轮番展开。

《奇迹·笨小孩》,文牧野导演讲述了一个只属于深圳的故事:没学历的景浩(易烊千玺饰)在华强北修手机,凭借自己的打拼和一群草根伙伴的帮助实现了商业上的逆袭,最终研发和推出自己的手机品牌。这部电影也展示了华强北、城中村等深圳标志性场地的生活场景。

《深圳口述史1992—2002》,越众文化制作的纪录片,分三集——《浪潮》《华强北》《我们的家》,通过各行各业来深圳奋斗,参与过城市重大历史事件和决策的“当事人”的口述,真实而具体地再现历史,展现深圳的“城市性格”。

《深圳自然笔记》,第一季包含《一片湿地的生存智慧》和《塘朗山里的设计师》两集,前者将视角对准冬季来深圳湿地过冬的上百种鸟类;后者观察塘朗山中的“昆虫艺术家”,你会了解到深圳不只有高楼,也有着多样生动的自然生态。 I8bDtwpBefh/qeFWeyjVM6CISiiU4fCTAl0qCJDuwBCGk+xKysVGiqEE5vcf3i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