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孙丽红与王秀两位教授主编的《生了胆道癌,怎么吃》问世了,填补了国内一大空白,很是高兴,欣然作序,以示祝贺。

(一)

该书主编之一的孙丽红教授,是笔者世纪之交前后指导的在职博士。她从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与饮食健康相关的教学工作,醉心于癌症与饮食关系的深入研究,所做的博士课题是常见癌种与吃的关系。当时,对此类话题感兴趣者很少。博士期间她开创性地进行了实证性的调查研究,得出了令人瞩目的结论,可指导大众从治疗走向康复。她博士毕业后便一直在从事营养学教研工作,同时在全国各地奔走,研究、讲学及科普饮食抗癌知识,希望通过饮食调控来帮助百姓防范肿瘤,远离癌症,更好地康复。她的实证性研究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故多年来一直是该领域的佼佼者、引领者及影响广泛的倡导者,特别是她还致力于现代媒体(包括各地电视台等)的科普宣传,让普罗大众知晓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使她成了该领域很有影响力的“网红”。

王秀教授也是我的早期博士研究生,她认真细腻而且好钻研,特别执着于临床妇科疾病的诊疗。毕业后一直在皖南医学院从事教学和临床诊疗工作,不仅教学经验丰富,早已晋升为教授;且临诊行医二十余年,阅诊患者无数,患者口碑甚佳,求诊者甚多,常常门诊一号难求。她与师妹孙丽红教授合作,共同主编了《生了胆道癌,怎么吃》,可以说是营养学与临床医疗双界专家的珠联璧合,呼应匹配,确实可为诸多胆囊癌、胆管癌患者提供明确的饮食及康复指导。

(二)

胆囊癌、胆管癌是临床并不少见的癌症。尽管我们的统计仅接近600例,在我们门诊5万多例患者中只占1.43%(见正文第007页图3)。但实际上有很多早先的胆囊癌、胆管癌患者没有被统计在内(我们的临床统计始自2009年)。非常遗憾的是,尽管此类癌症临床并不少见,却常常易被忽视,最终导致胆囊癌、胆管癌的高发。如美国《癌症》杂志公布的《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近30年来,全球胆囊癌和胆管癌发病率都大幅度上升。如1990—2017年期间,全球胆囊癌和胆管癌的发生率暴增了76%,死亡率飙升了65%。

就我国情况而言,虽总体发病率并不算很高,但上升势头明显,胆囊癌和胆管癌的发病率30年上升了84%,死亡率也呈现快速上升态势。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胆囊癌的发病率为(3.8~4)/10万,胆管癌的发病率约为3/10万;仅就胆囊癌而言,我国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2.86人死于此癌;从性别来看,女性比男性高发;从生活环境来看,城市比农村发病率高。仅以上海为例,胆囊癌发病率为7.8/10万,似乎发病趋势更为明显。

而且,更棘手的问题在于,胆囊癌、胆管癌具有难以发现、难以治疗、高复发率、低生存率等特点。原因在于:①胆囊癌、胆管癌早期症状普遍不典型。通常出现食欲不振、消瘦、黄疸、腹痛、发热、二便异常等症状时都已属中晚期了,因此整体预后较差。胆囊癌五年存活率仅为5%~15%,胆管癌则不足10%。②早期往往易被误诊为胃痛、胆道炎症等;一旦确诊,手术机会大多缺失。③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点。胆道系统的精密程度不亚于脑神经系统,胆内癌细胞具有多种生长和转移方式,可以沿着丰富的神经丛向多个方向扩散传播,甚至跳跃式传播,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④外科治疗长期效果有限。虽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但对中晚期患者而言,单纯切除胆囊远远不够,还需对周边的肝脏组织、淋巴结,以及肝、胰、十二指肠等器官一起加以清理,这会带来很大的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风险。⑤胆囊癌、胆管癌大多对化疗极不敏感,各种方案都没有太大反应,损伤却不小;且胆囊癌、胆管癌的放疗难度很大,因为它往往是沿胆管或在胆囊内分布的,一般放疗不仅杀不了肿瘤,且会破坏胆管胆囊等,引起严重副作用,故常规西医疗法对胆囊癌、胆管癌常捉襟见肘,不能解决问题。⑥新近走红的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等,对胆囊癌、胆管癌也常效果有限;往往没有针对性靶点和可靠的疗效。⑦胆囊癌、胆管癌的复发率很高,且往往受饮食和情绪影响很大;饮食不当很可能会导致胃脘不舒服,多次不舒服后,很可能是癌症复发了。故胆囊癌、胆管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综合调整非常关键,常是能否长期康复的核心。在这一背景下,孙丽红与王秀两位教授主编的《生了胆道癌,怎么吃》就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它能给快速上升的胆囊癌、胆管癌患者一份明确的康复指南和预防手册,相信能填补国内这方面空白,有助于大众更好地应对胆道疾病及肿瘤问题。

(三)

胆囊癌、胆管癌的发病率男女有别。胆囊癌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胆管癌的发病率则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对此,书中有详细介绍(见正文第004页)。其实,这涉及两者的起因(危险因素)不一样,同样是胆系肿瘤,男性往往因为抽烟、喝酒,或因饮食不当、过食油腻,也可能伴有压力因素等;女性则大多因为情绪和应对方式,如焦虑、烦躁、爱操心、爱管事等。她们往往有着较为漫长的胆系炎症及其后遗症病史,如胆囊炎、胆结石、陶瓷样胆囊、胆壁毛糙等;且往往二三十岁初起即有问题,一般不当一回事;偶尔发作,治疗一下病症消失了;但反复炎症,持续发作及发展,可以酿生病变;以致发展成癌症等。因此,两者(男女)对胆囊癌、胆管癌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不完全一样。

例如,女性如有胆囊炎史,30岁后常出现症状,就应该考虑利胆,利胆可以用中成药等,有很多成熟的中成药可帮助利胆。但与此同时,一定要控制情绪,前提是自我减压,减少烦恼(其实就是疏肝);同时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控制饮食多数人能做到,因为一不小心,饮食不当就会诱发疼痛发作。但减压、不烦恼,很多人做不到。从中医学看来,胆汁是肝脏分泌的(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这点)。压力重,好烦恼者,肝脏分泌胆汁的理化成分会改变;在综合因素叠加下,胆道炎症(包括结石、陶瓷样胆囊、胆壁毛糙等)将“如约而至”。临床观察表明:中国中年女性中,50%以上的女性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胆囊炎症,尤其是在城市职业女性中。一般性的胆囊炎症也许问题不大,严密观察即可。但如反复发作,就要及时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否则,让其持续20~30年,延续到60岁后,就很危险。因为慢性炎症迁延多年,很可能就发展成胆囊癌、胆管癌。而对于晚期胆囊癌、胆管癌患者来说,即使手术,成功率也不高。因此,40岁以上的、患有慢性胆道炎症且反复发作的女性,有必要及早择期做手术,争取主动。

须知,对女性胆囊癌、胆管癌的防范来说,控制炎症、控制烦恼、减轻压力、控制摄入油腻食物等都是非常关键的,且是终身之要务。要早点干预,持续注意,综合管控,才能使长期效果更好。不然,即使手术了,仍旧会出现问题。因为即使胆囊切除了,但胆管是不可能全部切除的。因此,隐患依然存在。总之,对女性胆系肿瘤来说,即使手术了,也要减少压力,控制情绪,改善睡眠,饮食控油,且需长期坚持。

笔者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案例,一直在脑海中盘旋徘徊。在2007年前后,有个姓朱的上海市某技校老师,66岁,患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剧烈疼痛,有多发结石,被怀疑为胆囊癌,然后在某大医院进行手术探查。一开腹就马上关起来了,因为整个粘连得厉害,根本没法剥离,已没法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胆囊腺癌。全家都担心、着急,因为当时患者很瘦,而且一直吃素,身体素质差,经受不了化疗等。家属急中生智,告诉她只是胆囊炎,已做完手术了,无须其他治疗(指化疗等)。并第一时间找到笔者,希望笔者给予患者中医药综合调治。因患者本人不知道是胆囊癌,故从容地接受了中医药调治,希望笔者能够帮助控制一下。笔者则将计就计,强调要少管事,减少烦恼,减轻压力,控制饮食,特别注意别吃太油腻……患者完全应允了。没用任何化疗措施,就以纯中医药保守治疗,加生活方式调整,从2007年起,一直到2012年末,她情况一直有改善,控制良好。2013年春天,患者去农贸市场买了豆腐来煮,结果全家吃了拉肚子,确诊为食物中毒,怀疑是制作豆腐的水源不干净。在医院救治时,年轻医生随口说了一句:“你是胆囊癌患者,怎么会这么不注意吃呢?会到农贸市场买豆腐?……”患者原本并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胆囊癌,尽管偶尔会有点不舒服,但总认为是胆囊炎,难免的……获悉真实情况后,情绪骤然崩溃……就这么一句话,令其情况急转直下,再也没有起色。总认为自己没救了,一个多月竟撒手人寰。其实,她最终是死于“心理休克”。由此可见,情绪因素对女性胆管肿瘤等难治性癌症来说非常关键。

笔者有个典型的胆管癌案例值得一提,此人姓任,浙江慈溪人,在家族企业做市场销售,原来负责东北大区的总销售。2006年秋来找笔者时36岁,他是因为与客户应酬喝酒过度后剧烈疼痛,旋即出现黄疸,赶来上海东方肝胆医院急诊,发现急性阻塞性黄疸,做了减压术、改道术,手术后病理提示为胆管腺癌,分化程度差,已没法进一步手术切除了;医生委婉地告诉他,你没有针对性药物,化放疗意义都不大;戒烟戒酒,控制饮食,找个好中医进行中药调理,听天由命吧!而且明确告诉他,不能再应酬了。他多方打听后找到了笔者。因为网上查到了自己此病的五年生存率充其量只有5%~10%,预后很差,于是灰心丧气,情绪极差。他好歹算是笔者的小老乡,才三十多岁,正当最佳年龄段。治癌先救心。好在笔者临床上实施的是圆桌诊疗,他候诊时耳濡目染了很多老患者,都是难治性癌症,效果大都不错;一番交流后,他有了点信心。于是,笔者给他提出几个要求:①建议他暂时把工作放一放,不妨到处游山玩水,既调整情绪,又改善性情,且可强壮体质(潜意识中笔者还希望借此让他忘却疾病的阴影);②减少应酬,戒烟戒酒,饮食改变是重点,不妨多吃点蔬菜水果;③好好加强锻炼;④认真做好中医药调理。化放疗均不考虑,当时尚无成熟的靶药及免疫疗法等。因慈溪到上海市区自驾车很方便,他初期一两个月来一次,几年后三四个月来一次。大约4年后,查体一切无恙,体质恢复很好,他提出还想参加工作,那些老同事都希望他重新工作。笔者仔细检查了他历年的结果,一次比一次好,觉得可胜任半天工作。于是约法三章:①不能太累,一有不适,旋即休息;②尽可能减少高脂饮食及应酬等;③烟酒不准沾。他听从建议,且严格执行。此后,找笔者的时间间隔逐渐拉长,半年到一年找笔者一次。疫情期间3年没再来找过笔者。最近,他又来找笔者了,但主要不是因为他自己的问题,他已治疗整整17年,生活工作完全恢复正常。此次找笔者是因为他外甥女刚确诊为脑胶质瘤,来咨询笔者的诊疗意见及建议。而他自己已年届50岁了,精神抖擞,一切都好,已停中医药五六年了,但新生活方式仍然坚持着,顺便来找笔者,号号脉,听听新的建议。可以说,任先生创造了奇迹,成功康复了。这,可引为借鉴。

此外,像胆管癌、胆囊癌还有个治疗措施很值得重视,就是经常晒太阳。我们有个患者是黑龙江哈尔滨人,刘姓,生性谨慎,爱生闷气,以前就常有胆囊炎发作及胃痛等,2009年12月确诊为胆源性胰腺癌,实际上她的类型很可能是胆管腺癌来源的(没法做病理),既没法手术,也没法化放疗,且人特别消瘦,而且前胸后背疼痛,只能用中医药调整。她身高1.70米,体重最轻时才约70斤。针对这个患者,我们用中医药内服外敷,并建议她冬天多晒晒太阳,一定管控情绪,少管闲事,注意饮食,她十分听从,整个冬天夫妻俩就在海南待着。第一年没看出新的问题来,只是体重不再下降;第二年也没什么新的变化,只是疼痛有所缓解,长了点体重,指标有所下降。到2013年六七月份,再复诊来找笔者时,她体重恢复到了120斤,指标基本正常了,就是晒得黑黝黝的,却很是精神,没有任何不舒服。这,也是值得效仿的案例。

总之,对于胆囊癌、胆管癌患者来说,注意优化饮食,调控情绪,控制炎症,减轻压力,减少烦恼,包括戒烟禁酒、晒晒太阳等,往往都是十分重要,有助康复的。而本书对胆道炎症及肿瘤患者如何针对性地管控饮食,调整生活方式,且根据不同时段及特点等,提出了有根有据的具体方案,相信对所有胆囊癌、胆管癌患者来说,绝对是开卷有益,不妨学习参照,加以实施。

推而广之,本书对所有胆道疾病,包括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胆壁增厚、陶瓷样胆囊、胆壁毛糙及各类胆囊/胆管/胆道疾病等的管控及防范其发展成癌症,阅读后都会有所获益。总之,胆道疾病患者的饮食及生活方式调整,都可从本书获益。需要强调的是,此类疾病患者饮食调整等各种措施都需从平素做起,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包括调控情绪、减轻压力、减少烦恼、戒烟禁酒等,唯有这样,才能获得持久之功效。

有鉴于此,欣然写上几句,以为本书之序!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前任会长 何裕民
中国健诺思医学研究院创始人
2023年10月28日 JXl/9qFKZNeFf60Xo8XuSuVyp6emUvlJZ07T8AeoL4d3Dy4BhHpca+jlwhDiIuE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