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近现代以来的宇宙理论。

近现代以来,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宇宙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论。

平行宇宙论:从某个宇宙中分离出来,与原宇宙存在着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包括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以及描述它们的物理法则和物理常数。该理论是由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休·埃弗雷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指出:在量子力学中,存在多个平行世界,在每个世界中,每次量子力学测量的结果各自不同,因此不同的历史发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多世界解释认为,对测量装置的观测,会使得测量装置被分解为两个。并且在这个测量链上,这种分解会不断地进行下去。伴随着这种分解,一定有一个完全的宇宙的复制。这一理论发表标志着平行宇宙概念正式提出 [1][2]

宇宙全息论:用“全息理论”研究宇宙中各种天体运动规律和宇宙万物产生发展规律的理论。全息理论是研究事物间所具有的全息关系的特性和规律的学说,具有部分是整体的缩影规律。该理论指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在潜在信息上,子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示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该理论由当代美国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戴维·玻姆提及,由荷兰物理学家霍夫特于1993年正式提出 [3]

静态宇宙模型:爱因斯坦于191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后,1917年,他根据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宇宙模型:主张宇宙是一体积有限没有边界的静态弯曲封闭体。它是一个静态的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模型。

宇宙大循环理论:观点为宇宙是从上一个宇宙诞生出来的,根据宇宙的不断膨胀对于物质的影响,如果空间一直膨胀下去会导致所有的物质变为能量体,此时的宇宙又回归成混沌状态开始酝酿新宇宙的大爆炸,整个宇宙都是处于一个不停的循环当中,而黑洞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停地吞噬的物质转化为能量体。当宇宙中所有的物质消耗殆尽后黑洞也会逐渐蒸发消亡,不过少数大质量黑洞能留存到新宇宙爆发后继续存在,当新一轮宇宙诞生时候是最早的星系核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古老星系的年龄和宇宙差不多,同时也揭开了宇宙最初的星系是如何出现的谜团。该理论是由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202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提出的。

稳恒态宇宙论。观点是在相对论时空是统一的,既然宇宙学原理认为所有的空间位置是等价的,那么所有的时刻也应该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天体(物质)的大尺度分布不但在空间上是均匀和各向同性的,而且在时间上也应该是不变的。也就是在任何时代、任何位置上观测看到的宇宙图像在大尺度上都是一样的。它是英国天体物理学家邦迪,戈尔德和霍伊尔在1948年提出的。稳恒态宇宙学认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它主张宇宙从未有过开始,或者更确切地说,宇宙乃是处于连续创造过程之中,当宇宙膨胀之时,总密度减少,但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来使密度升高。因此当宇宙不断膨胀时,新的物质便连续地在星体中创造出来以填补空隙,新形成的物质就是构成星系的氢。每个星系团将随着自身的不断膨胀而爆发,但爆发后的碎片又形成更多的新的星系。从新星系形成到老星系爆发,宇宙会不断膨胀。但宇宙总密度不变。因此宇宙在任何时期检验都是一样的,总体图像始终如一的 [4]

大爆炸理论。其观点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假说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学说。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由大约14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上世纪末,对la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因为宇宙可能大部分由暗能量组成 [5]

主要有以上几种宇宙理论。静态宇宙模型因后来科学家观测到宇宙持续扩展及哈勃定律的确定,已不再被支持。稳恒态理论与宇宙探测结果相矛盾,未被广泛接受。平行宇宙论与宇宙内涵相矛盾。全息宇宙论未具体阐明宇宙物质存在形式及运动变化规律,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只有大爆炸理论在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被科学界广泛接受。 6NgibsvDPMgvxScpQ6oPlLgPzB1S8xDuvshpHrrctdeOyZlMfjreNqjaVPoBia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