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1881—1936,原名樟寿,字豫山,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为主要常用笔名。浙江绍兴人。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和巨擘,“具有巨大思想深度的伟大文学家”(李泽厚语)。一生致力于民族思想启蒙,所作小说、杂文云垂海立,至今不朽,于文论、翻译、古籍校勘及木刻版画亦有研究及建树。影响深远、广泛而复杂。
幼因家道中落,依靠公费,求学道路曲折。既长,疾恶如仇,战斗不息,人生际遇亦多起伏。曾在中华民国教育部供职十四年,亦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每因抨击时政或与人意见不合,拂袖而去。1927年始定居上海,专事笔耕,度过最后十年。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二心集》《三闲集》等,学术专著有《中国小说史略》等。后人辑有多种版本的《鲁迅全集》行世。
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
孙犁曾阅读、比较过郑振铎、夏丏尊、林语堂、郁达夫所撰纪念鲁迅的文章,四文均出自与逝者生前有直接交往的名家手笔。耕堂认为夏文最优,略予述评。他的考语是:
夏氏之文,只记亲身所见、所闻,知道多少就记多少,不求惊人, 不涉无稽,简单明了,实事求是。此乃教育家兼作家之文章,长者仁者之言语,是我们学习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