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当嫉妒者最终公开承认自己的嫉妒,并坦承他是因这种动机伤害了别人时,我们就有了嫉妒在情感中的角色的最罕见而又最明确的证据。到目前为止,我只读到一篇这样的自白。1964年,一篇尖刻评论的作者写道:
“现在回想起来,我之所以妒忌(jealousy)他,是因为他有很好的数学背景,而我一直不擅长数学,他很容易就掌握了理性思考。我现在是否需要明确表示,我反对所有这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人仍然躲在不那么痛苦的“妒忌”(Eifersucht)一词的背后,虽然在这里,这个词的使用是错误的。
据我所知,唯一一次公开讨论嫉妒问题时参与者都谈到了自己的嫉妒经历的,是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一次没有脚本的谈话节目中,发生在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和他儿子菲利普·汤因比(Philip Toynbee)之间。菲利普,这位前共产党人(正如在广播中透露的),在讨论道德进步过程时提到:“嫉妒怎么说呢?嫉妒和贪婪在我看来一直是非常相似的东西……”阿诺德·汤因比回答说:“……我经常听到美国的商人谈起嫉妒的邪恶。”菲利普·汤因比接着说:“也就是说,穷人想要拥有更多的钱是多么的邪恶?”
所以,菲利普·汤因比误解了嫉妒的真正含义。他的父亲回答说:“就是这样……我觉得,嫉妒只会让嫉妒的人感到不幸,即使那个被嫉妒的人,由于他值得嫉妒,他也会不幸。”父亲忽视了他儿子天真的阶级斗争解释,而更多地从我们在这里描述的传统意义上理解嫉妒。
接下来,汤因比父子都谈到了他们自己的嫉妒经历。儿子嫉妒那些被评论家称赞的作家,尤其是当他自己受到负面评论时。父亲则认为自己很少感到嫉妒。他们都认为嫉妒是人们从事有价值活动的障碍。父亲认为,如果他们两人都没有因为嫉妒而受到不当的痛苦,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任何优点,而只是因为运气好,比如说,他们都从事了他们真正希望从事的职业。最后,阿诺德·汤因比回忆起他对法国人的嫉妒,因为他们即使在德国占领下也能继续他们的写作。
1960年,在一项关于非学术职业型高中毕业生的研究中,在“社会张力”(soziale Spannungen)的条目下,就提到了非学术职业型高中毕业生的嫉妒。研究发现,高中毕业生明确地将他们感受到的——或许只是主观上的——他人的敌意,解释为“嫉妒或自卑情结的表现”。 1966年,一份德国日报在谈到大学毕业生成为大公司高管的培训期时,建议“不应过早公布该人未来的职位”,以免受训者“因此引起的嫉妒”而被故意误导。它的动机是:“公司的许多员工自己也希望能有同样全面和报酬丰厚的培训。”
然而,职业领域的问题,不仅仅是对更高学历者的嫉妒。例如,1961年,关于现代企业中社会冲突的一项研究表明,嫉妒情感很普遍,特别是可能导致生产损失的嫉妒情感。这项研究甚至揭示了一些损害公司利益的、小规模的相互破坏行为,其动机被明确地归因于嫉妒。生产计划部门的经理说:“有一些嫉妒的工头。当工头看到有人挣了很多钱时,他会试图讨好我们,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降低计件工资。’”
[1]
关于伊斯兰中的嫉妒,参见:Dwight M. Donaldson, Studies in Muslim Ethics, London, 1953, S. 91ff.
“envy”(嫉妒)、“jealousy”(妒忌)和“ressentiment”(怨恨)这些关键词在以下期刊的主题索引中一次都没有出现:《美国社会学评论》(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36—1960年(第1—25卷)的索引;《美国社会学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895—1947年的索引;《乡村社会学》(
Rural Sociology
),1936—1955年(第1—20卷)的索引;《英国社会学杂志》(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949—1959年的索引;《美国人类学家和美国人类学协会纪事》(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and the Memoirs of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1949—1958年的索引;《西南人类学杂志》(
Southwes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1945—1964年(第1—20卷)的索引。尽管在这些期刊的历年文章中,我们偶尔会发现一些非常有力的短篇文章,它们都涉及嫉妒,甚至给这个概念赋予了明显的意义。但是,对于那些负责编制这些主题索引的人来说,嫉妒、怨恨、妒忌这些概念离他们太远,他们没有给予它们任何关注。而如果我们在一些如“攻击”(aggression)这样的模糊概念下寻找,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包含嫉妒概念的文章。在人类学期刊中,如果在索引中查找“巫术”(witchcraft)或“魔法”(sorcery),我们将毫无困难地发现具有概念性的嫉妒现象。然而,奇怪的是,那个无一例外的、特指嫉妒的词汇“嫉妒之眼”(evileye)在上述的索引中又被遗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