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是否为一回事?有何不同?需要说明。
首先,何为“传统”?“传”,《左传》《国语》“以传召伯宗”,注“传,驿也”。汉有置传、驰传、飞传。传,驿马也。《说文》另解“文书亦谓之传”。“统”,《说文》“纪也”,“引申为纲纪之称”。另有“统,本也”,“统,始也”。从词源学角度看,“传统”可理解为“使纲纪得以传递、传承”。拉丁文“传统”是traditum,意为世代相传的东西,英文tradition源于此词。传统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逝去的一代与活着的一代进行规范性的延传,从时间上讲,这也是社会凝聚力的主要体现。
传统文化,能够称之为“传统”的东西,都具有历史积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固化在人们的头脑里,经历了历史和社会的检验。“传统”突破了本区域、本民族或本国所限,进行跨空间传承,足以说明“传统”具有普世的历史价值,体现了一种民族的自信。从政治层面看,科举考试、监察制度、史学传统共同构建了中国两千年的政治基础,在此过程中,教育具有持续性,太学是官学代表,书院具有私学性,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并在智力上支持该政治体制。从信仰层面讲,“仁义礼智信”、“中庸”观、“天人合一”观及崇尚大一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从民间角度看,宗祠、民俗文化、文化艺术等则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动力。我国传统文化长期处于主流地位,具有一定的优势性且不断向周边民族及其地区输出,是古代东亚乃至世界的中心。近现代以来,中国境内的文化体已不仅是固有的传统文化,如快餐文化在西学东渐背景下进入我国,作为外来的饮食文化现象与固有的中式饮食文化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华民族本土饮食文化;我国传统的固有服饰是讲求宽松舒适的峨冠博带,但这种风格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逐渐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被淘汰,形成了具有浓郁西方服饰色彩的中国近代服饰文化,目前的服饰文化已基本与西方服饰接轨。再如我们的传统教育重经史子集,而轻理工医农,人文科目是有应用有教育,而理工医则有应用无切实教育,而近代教育将二者合并,创建了近代的本土教育文化。可以说,近现代这些文化现象基本都有西方元素,它们都不是中国固有的东西,即不属于传统文化范畴。
无论本土文化、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已然存在于中国,都是近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文化要在中国扎根,须进行本土化改造,然后方能落脚扎根,中长期后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上百年,唐朝产生了诸多派别,本土化了源于印度的宗教文化,儒道释三教合流,释教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韩佛教界竟以中国为宗。所以,“本土文化”不仅包括固有文化,而且也包括中国化了的外来文化,即“本土文化”的概念明显宽泛于“传统文化”。而如今传统文化的表象更多地存在于艺术领域或民间文化,在艺术院校研修传统建筑艺术,再辅之以民间尚存的平遥古城、江苏周庄、大理丽江等古代建筑范本,和寺庙、礼器、古迹以及传统农具、家具等,才能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魅力。
然而,当今世界多元化,不能单纯恪守传统。第一,本土文化概念的产生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产物,全球化对弱势族群、发展中国家构成相当的冲击。要使全球化的益处为我所用,须立足传统,使外来文化本土化,使之符合我们的思维传统,这和康有为、梁启超托古改制的效果是一样的。第二,不能无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性,否则将被视为异类。伊斯兰世界中一些宗教极端分子,拒绝全球化,固守已过时的宗教传统,采取暴力手段,造成民族分裂,或自我树敌。古波斯文化自成体系、历史悠久,但自视过高,悠久的传统非但未成为其成功的动力,反而成为融入国际社会的阻力。虽然因自我封闭,其国内凝聚力较高,但从整个人类发展趋势看,其只是个桀骜不驯的异类。对文化多元化,我们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努力使外来文化本土化,用长时段的策略最终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关于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在文化交融的空间里,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是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职业篮球领域(CBA),我们将外国球员称为“外援”,中国球员则被称为“本土球员”,但他们同属中国篮球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并非篮球领域独有,其他领域也有此现象。其次,在多元化面前,如传统文化处于弱势,则需要借助外来文化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