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构建的基石

文化认同是由集体历史记忆及信仰体系所体现的。集体记忆促成了成员间相互的认同,而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认同归根结底是文化的认同。 这种记忆很大程度归根于信仰体系。人们通过定期参与某种信仰仪式,达到相互认同,并较易形成某种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是建构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资源。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基石。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 既有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也有对某一地域文化的认同;既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有对异己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的含义是一地域的人们或与该地域有某种关系的人,从言行和心理自觉地认同该地域的历史传承、政治制度及社会走势,并对人们的忠诚和归属感产生强烈影响。文化认同有益于社会整合。中国文化认同是建立在尊重各族体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共同追求国家疆界内的所有民族之间已有或新建的公众文化纽带,在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比政治认同更持久、更巩固,当政治认同出现危机时,稳固的文化认同可以消解政治认同危机。

“中国”首先是个文化概念,其次是政治术语,并不是有人表述的,她是个地理概念。纵观中国历史,“中国”更多的是指中原,而中原是由文化的优越感所维持。“夷夏之辨”中的“夏”也可指“中国”,“夷”“夏”有文化区分,不特指血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的主要区域逐渐形成。秦汉时实现了文化整合,最终形成大致相同的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是“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及“和而不同”。在“君权天授”的时代,我国最高的两个价值标准是“忠”和“孝”。“孝道”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生力。“孝”的思想源于血族观念,主要表现为敬祖孝亲、承宗接代、绵延世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治秩序的核心观念。孔子因对周人宗法制的向往而提倡孝道,希望运用血缘纽带来维护传统社会的礼治秩序或等级观念。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三纲”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阳居主,而阴从属。君臣、父子、夫妇也被解读为以血缘为基础的伦理关系。“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五常”,是在宗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永恒道德和等级规范。如果说,“孝”是家庭、家族内部的服从和效仿,“忠”实则是将“孝”上升到国家层面,“国”是扩大了的“家”,家国一体,是对君主的自愿服从,最后甚至演变为毫无价值取向的“愚忠”。《三国演义》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关羽、张飞对刘备的忠诚近乎于“愚”,最后以至刘备不顾国家利益而维护兄弟情义。这种家族式的忠孝关系,是一种比政治利益关系更可靠的人伦纽带。儒家讲“内圣外王”,“仁”培养“内圣”,属个体性;“礼”基于外部制约,属社会规范。孟子讲性善,重点还是个人修养,属“内圣”。程朱理学在处理“内圣”与“外王”关系时,侧重以“内”为本,继续发展“内圣”之道,主要表现为对个人“道德观”的培养。但如外部环境无法维持“内圣”,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则以“外王”取代“内圣”,毫不犹豫维护社会规范。蜀有《出师表》,晋有渡江楫,南宋有文天祥的《正气歌》等。实质上,“内圣”以“忠孝”为基础,而“外王”才能更有凝聚力。

“大一统”观是国家长久生存的潜在意识。中国崇尚统一而反对分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是主要的,“分”是变化。周统一近八百年,春秋时分裂为群雄割据,后秦汉又归于一统,汉末又分为三国、西晋、南北朝,后统一于强大的隋、唐。“大一统”观始于春秋。孟子期望“天下定于一”。荀子认为,“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荀子·儒效》)。《春秋公羊传》有“三世说”,包括“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而“大一统”见之于“太平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所以,“大一统”主要体现在文化上,而非政治,秦皇“书同文”是文字的一统,汉武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思想的一统。我国的“大一统”,向来不崇尚武力,而是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整合。政治上讲一元性,文化上则可多元性,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笔下,叫“多元一体”,“一体”是“中国”,多元则要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若观世界地图,发现欧洲与中国疆域相差无几,且基本都在公元前二百年形成统一国家,但之后欧洲一直处于多个王国分治中,而中国虽经分分合合,但终究朝统一国家发展。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在《大国兴衰》中评论道,欧洲自从罗马帝国崩溃后,总是四分五裂,而中国在一个帝国崩溃后,后继的王朝会重新使之统一。 孰优孰劣,暂且不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观念”或“统一之心”。在中国,无论古代的皇帝、士大夫,还是近现代的仁人志士等,都是以复兴中华、国家统一为己任。这种“统一的观念”是历史形成的,且是持久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疆域辽阔且合一,其二是古之意识形态。“疆域辽阔且合一”为其表,“古之意识形态”则为其里。要表里如一,很大程度上,“里”起很大作用。历代政治精英都以统一或维护统一为己任,是中国存在五千年且不分裂的最大公约数。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长期讨论的一个人文命题。在人类文明漫长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来自自然的某些神奇力量产生了敬畏心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之际”,即以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经历宗教化、哲学化的演变,最终形成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道家追求天人一体,最终归于宗教性的“道”。老子主张“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追求的不是认识、征服自然,而是通过泛爱而达到“天地人三者以道贯之”。庄子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通过“坐忘”“心斋”的忘我体验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当然,这种天人合一归于宗教形式进而操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儒家“天人之际”更具积极的主流性。春秋时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这是一种天人相通、天人遵循思想。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认为人是沟通天人关系的桥梁,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扩充善端,来实现知天达命、天性与人性、天心与人心的统一。汉董仲舒在在《春秋繁露》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观念,认为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结构,人是天的派生,人事与自然规律相似,故而天人可以相互感应。这一认识是对于和谐统一的天人关系的浅层次感悟和朴素的直觉。宋明时期,天人合一发展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集·西铭篇》),认为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民众百姓是我的兄弟姐妹,万物是我的亲密朋友,人与万物、自然处于和谐、均衡与统一之中;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和自然都遵循统一原则,天人协调是最高理想。而在民间,作为一个农耕社会的中国传统社会,农业对天人关系的关注甚至超过哲学界,所以,有“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吕氏春秋·审时》)之说,甚至《管子·小问》《淮南子》《论贵粟疏》《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知本提纲》等历代农书及农学家都重视天人关系,直接导致中国文化的重农主义传统,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即“顺天应人”“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则是中华传统文化处理人际关系的成熟理念。《论语·子路》载“君子和而不同”,指人在交往中,对具体问题如有异议,不必苟同于对方,但须有合作趋向,兼收并蓄。“同而不和”是指对不同的问题,隐藏自己的主张而迎合、附和他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客观规律,不仅是人们处世行事的一条重要准则,也是人类社会不同文化协调发展的真谛。“和”是交往的方式,遵循平等交流,也融合不同文化的过程。“不同”,承认文化差别和个性,承认民族间、地区间、国家间的文化特点和价值,在相互宽容和了解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明的友好对话,保持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对解决因不同文化传统可能引起的民族间、国家间的冲突具有正面价值。 “求同存异”的过程是尊重差异,拓展优长。当前,文化交流和融合是必然趋势。强势文化依仗其经济、科技实力对外扩张,弱势文化同样也有生存之道,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坚守民族文化立场,在勇于学习、大胆借鉴之中诠释民族文化,深入开掘本土文化资源,脚踏实地地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内在矛盾与冲突,构成民族性与世界性、现代性的相互关系。要繁荣和发展中华文化,要立足于民族土壤,开掘民族文化的富矿。历史传统是文化延续传承的种子和根茎,深深地浸润在族群的血脉和骨子里。要根据时代精神与时代需要,以现代的文化理念对传统文化优异资源进行创造性重释与重构,全面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使之跟上当今世界文化快速发展的步伐 ,使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这是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民族文化重建的过程。在全球一体与本土认同交织的状况下,如发展中国家不考虑自己的文化利益,全盘接受西方主导的文化交往规则,则可能导致文化殖民状态。但如拒绝,则会陷入自我封闭而拉大与世界的距离。所以,后发国家既要捍卫本土文化尊严,又不能排斥全盘一体。为此,我们遵循差异的统一性原则,“和而不同”,实现民族文化现代性转换,消除全球语境中文化发展的不均衡。 QIw0juJKpNJ1LV9BJq/tyf6hEXxY4Kdf5CUIBe7J37M56W0TWuD5XNgorWpk4J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