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民族凝聚力的生成与表征

人类社会的凝聚力,与自然科学的“凝聚”和“离散”相比,较为复杂。人文科学意义上的“凝聚力”,主要解释人类社会群体的形成、发展、整合等现象。对于群体,成员是认同的对象;对于成员,群体是凝聚的源泉。从人类学角度看,有宗族凝聚力、部族凝聚力、族群凝聚力;从现代政治学层面讲,有民族凝聚力、国家凝聚力、社会凝聚力。单一民族国家,多强调国家凝聚力,如韩国、日本。多民族国家则多强调融合性的民族凝聚力,或笼统地说成社会凝聚力。社会凝聚力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很难定义的一个概念。从内在角度看,社会整合与社会冲突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矛盾在每一个社会都存在。对于社会凝聚力来说,社会矛盾是一个挑战,但通过一个冲突可以实现社会整合,往往有助于社会凝聚力。社会必须容忍、管理冲突,以规避高风险。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的终极目标。但这是非常困难的。欧盟为了避免民族分歧,营造内部的一体化,多强调“社会凝聚力”。从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看,最初推动凝聚力形成的是族群的血缘和地域。帝制时代,文化则成为其决定性因素。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便是民族认同、民族精神。我们认为,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内涵是把民族内化为同一体,并是确保其生存、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表象化为观念的感情、心愿、价值观等,是民族心理和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凝聚力首先体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科学发展水平和军事实力,其次是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经济发达、社会公正公平,民族凝聚力就处于高位,否则,凝聚力存在的概率就低。但有人可能会说,抗战时期,我国经济并不大发达,但各政治势力及军民团结一心,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里的民族凝聚力主要是以民族认同为基础,而现代改革开放则是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双重效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着重解释民族认同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基础。认同是一种关系的认定。从认同的存在形态看,可分为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和政治认同,也可分为群体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述认同可使群体得以存在、延续和发展,也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民族认同源于史前时期的胞族、部族间的血缘渗透,在与周边各族交流中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的一个族群共同体。这种血缘联系所产生的同宗共祖观念,就是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体的精神纽带和基础。我们中国人的血缘观主要由“家”体现。知识分子读书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儒家所强调的“家国一体”。“家”涵盖面较广,从基层单位扩展到民族、国家的层面。在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中,社会群体倾向为一种家族化、宗族化。同宗同族、血亲式的地缘关系都由家这个最基本的单元所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没有生理和血缘关系的人用家和家属相似的阶序设定其关系,称为血缘关系外延。这种外延扩大的群体主要表现为宗族、同籍、同姓、行会以及师徒关系等,其社会流动性不强,有强烈的定居特色,凝聚性也很坚固的。根据以往研究,民族认同有六大特点:第一,族群性(ethnicity),通过诸如相同的语言、血缘、习俗和宗教体现出来;第二,文化性(下节详论);第三,宗教性,在民族意识中往往掺杂一些宗教因素,并通过宗教仪式强化民族特性;第四,地域性,民族是基于“共同地域”的相对稳定的共同体;第五,排他性;第六,延续性。 在民族认同感形成和固化过程中,民族首先以地域和血缘为基础构建,信仰体系则是在民族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民族认同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逐步体现,最终具有排他性、延续性等特质,是民族凝聚力最基本的逻辑。

其次,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关系界定问题。张岱年认为,在中国思想史上,满足两个条件才能称之为“民族精神”,一个是广远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其有五方面的特质:第一,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思想,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主要体现为大一统观;第二,人本主义的人道思想,如民本思想、农本思想、仁爱思想、“内诸夏而外夷狄”等;第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第四,崇德重义的伦理追求,如重义轻利、以义为上、重文德教化、轻攻占刑罚等。 这些特质是在长期历史的演进中,逐步形成的,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内在介质。在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下,我国民族精神由自发过渡到自觉状态,大大强化了民族凝聚力。概括地说,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载体,同时还是实现民族凝聚力的现实保障。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能长期保持其生命力,根本原因是它始终植根于拥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母体之中。而且,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检验,我们可以通过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和强弱变化来判断民族精神的价值,通过实践检验其凝聚力。

再次,从现代政治学角度看,民族凝聚力表现为制度认同。1957年,十二国共产党共同起草了《莫斯科宣言》,规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其须坚守的底线。但《莫斯科宣言》缺乏必要的制度认同而最终流于形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上实行了改革开放,一度还将其定性为制度性革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革遇到波折但依然坚守制度底线,广大中共党员誓作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建设者,巩固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同时,苏联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但这个改革是在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上进行的,最终导致国家解体,还谈何凝聚力。反观中国,在渐进的改革中由于坚守制度认同、完善制度认同,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按平价购买力也居世界第一。公众生活水平、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在世界上显示了强大影响力,甚至有人提出了世界秩序“中美共治”的概念。这种制度性的坚守还激发起广大公众强烈的爱国激情,民族凝聚力在经过阵痛之后,又重新整合起来。综合以上,制度认同是当前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底线。 1ZlkmloQ0sy+TVAOG65j4wscfazywNY5L3stTI7EfvANjjBupFGtvEv+KY7Yli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