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双孔半月形石刀见证安宁河谷的富饶

文/胡婷婷 图/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多学科的加入,我们能够更接近历史的真相,渐渐拼凑复原古人的生活画面——安宁河谷的土著栖木沟人以及《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所提及的椎髻邛人,在安宁河两岸聚邑而居,劳作耕田。稻子黄时,用石刀或者铜镰采下穗实。

在凉山发现的近百余件石刀中,唯以此件保存最完整,中部起棱最具特色。它是凉山石刀系中的佼佼者。这件石刀,经过选材、加工、穿孔,用于收割或刮削,也许还未来得及真正使用便随主人深埋于地下,直至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才再度回归人们的视线。

《馆藏文物精粹》里有过关于这件“双孔半月形石刀”的小诗——

你就像一钩弯弯的明月,

却收割过安宁河畔三千年前的稻谷。

今天,

我抚摩你细腻的肌肤,

分明还感觉到祖先掌心的温度。

考古讲述
——石刀的发现

我们回到2006年,西昌琅环乡的栖木沟遗址。该遗址位于安宁河西岸的山间坡地。在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工作区里,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一段藏于“地书”里的故事。

Figure-0062-0001

西昌栖木沟遗址位置图

早在4000多年前,栖木沟一带便有人群在此繁衍,他们与大兴乡横栏山人同属一支,使用着同样的陶器过活。他们住在有基槽有立柱的长方形大房屋里,房子旁边有几个不大不小的圆坑,坑里是他们丢弃的坛罐残片、烧土块、砾石和草木灰烬。到了战国时期,这里形成了一支拥有自身特色的安宁河土著人群。他们使用着精心制作的黑皮土陶罐、高脚杯、带流壶和觚,器物装饰着或戳或划的图案,多重线条、圆圈、网格的简约风格在此地大为流行。他们为亡者建造长方形的墓坑,随之一同放入的,除了未亡人的哀思还有特地准备的陶石器。后来,从西北地区迁徙来了一波喜欢使用双耳罐的族群,他们与土著人交融,过程中或许还掺杂着一些战争的画面。渐渐地当地人都接受并习惯使用双耳罐,大家在安宁河边网鱼,使用石制工具,如斧、砍砸器、杵、砺石。营建大石墓来安放族人的身体和灵魂。而到了西汉中晚期,这里出现了空置的长方形墓坑,还有小罐套瓮罐做棺埋骨的习俗。明清直至今日,这种习俗仍然在这里生生不息。

Figure-0063-0001

西昌栖木沟出土石砍砸器(新石器时代)

从发掘情况来看,遗址里的墓穴此前就已经遭到扰动,墓主人的尸骨已无踪迹。简约装饰的带流壶、高脚杯、瓮以及底部有树叶脉纹的陶罐与石刀一起被发掘出土。而今天我们要隆重介绍的宝藏便是安宁河土著人群的墓穴中出土的这件穿孔石刀。石刀长约25厘米,两端尖尖,形状像梭子,刀身中部有明显突起的棱,刀背上有两个对穿圆孔。整体磨制光滑,弧刃依然锋利。与它相邻的墓葬中也有出土类似的刀具,却远不及它制作精美。

石刀,文献又称石铚,诗经中有“奄观铚艾”。《说文解字》也有相关的记载,认为它是“获禾短镰”,即用来收割禾穗的一种农具。而这并不足以概括它的全部内涵。

20世纪80年代,考古专家童恩正先生提出,在我国境内有一条从东北到西南边地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在这条传播带上,人们发生着频繁的交流和互动,在这里发现的双耳罐、细石器、大石遗迹、双孔半月形石刀、双圆饼首青铜短剑等陶石铜类器物上均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正是我们前文提到过的“X”形文化传播带。这一文化传播带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重要纽带,而凉山地区便位于这条文化传播带的交会处。在此地发现的器物均可以构成这一完整的证据链,穿孔石刀就是其中重要的例证——在这里几乎每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均有出土,安宁河的大石墓也时有发现。这些穿孔石刀大多以弧背直刃的半月形为主,还有平背、尖背,梭形、三角犁形、窄长条形等;穿孔也有单孔、双孔、多孔之分;形制多样,种类丰富,几乎涵盖了各地石刀的类型,充分反映了凉山作为文化交会地的突出特点。而在发现的近百余件石刀中,唯此件以保存最完整,中部起棱为最具特色。它是石刀体系,尤其是凉山石刀系中的佼佼者。

Figure-0064-0001

安宁河谷平原是一片复杂而神奇的区域 HI3vzFC+Tx6tqNA0NQeL8v0PnbfMyJDQSkUoapVVFJvoSEYAM5xDxS6XSDVrmf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