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忍受粗茶淡饭的人,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纯、玉一般洁白;讲求衣美和食奢的人,多半甘愿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一个人的志气往往在清心寡欲中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常常在贪图享受中丧失殆尽。
大多注重物质享受的人,他们的生活都会比较糜烂,而精神上却比较贫乏、空虚,更谈不上什么高尚的道德。为了能够得到更高一层的享受,他们不惜用任何手段去钻营,甚至卑躬屈膝也在所不惜。在物质利益面前,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情操气节,见钱眼开、玩物丧志的人,往往会身受其害,以致触犯法律,历史和现实中的这方面教训是发人深省的。人要有理想、有追求,不能贪图物质享受,成为社会的寄生虫。“不义而富且贵,与我若浮云”,这是古人的处世原则,更应是今人的生活准则。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待人处事要宽厚些,因为如此才不致使人有不平的牢骚;身后的恩泽要流传久远些,因为如此才会使人永远怀念。
怎样做人是人们从古到今始终争论的一个话题。是只顾个人私利,还是为人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这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凡事都跟人斤斤计较,到头来必定会招致他人的不满。相反,心底无私天地宽,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才会赢得时人的爱戴和后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