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通江银耳传统生产技艺

制作银耳(何嗣猛 摄)

通江银耳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贵及明清。据《齐民要术》相关记载,通江银耳起源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光绪年间,人们通过对银耳担孢子与香灰担孢子的培育,获得银耳菌种,从此开始了银耳人工栽培。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就此诞生,传承至今。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蕴含11道工序:

→祭山(耳农们举行隆重的祭山仪式)。

→砍山(清明前后七八天,将树龄七年以上的青冈树砍下,以树皮裂口者为佳)。

→铡棒(将砍下的青冈树去枝,铡成1.2米长的耳棒)。

采耳(何嗣猛 摄)

接种(何嗣猛 摄)

传承人屈全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商业劳动模范

→架晒(将耳棒呈三角形或四边形架空脱水30天,使其含水量控制在35%—40%,在这期间,耳农用当地黄泥夯筑耳堂)。

→打孔(使用专用工具在耳棒上人工打孔1—2厘米深,孔间距15厘米)。

→接种(将提前培育好的银耳菌种植入孔内,用小木块封口)。

→发菌(将完成接种后的耳棒摆放整齐,用薄膜包裹45天,使真菌在恒定的湿润度条件下充分生长)。

→排堂(经过以上流程,耳棒可移入耳堂排棒)。

→管理(控制堂内空气温度在20℃—25℃,湿度控制在80%—90%,通过喷洒生石灰消除耳堂的病害)。

→采耳(银耳在耳棒入堂后便开始生长,每隔七天可采摘一次)。

→制作(将银耳去根、淘洗、烘烤或晾晒,制成银耳成品)。

通江县是远古巴人分支板楯蛮生存的核心区域,留下了厚重的远古文化和悠久的农耕文化。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包含对大自然的科学认知,耳农在砍山之前要举行隆重的祭山仪式,表达敬畏感恩之情,祈求银耳丰收。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要领、口诀、歌谣,以及神话传说等文学作品,形成了极具通江地域特色的银耳文化。据文献记载,该技艺早在清代就传到南江县、万源县等地,后来又传到浙江、福建、黑龙江及日本。1995年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正式将通江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并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2011年,通江银耳更是搭上“神八”进入太空育种实验,从而闻名世界。目前,通江银耳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将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打孔(何嗣猛 摄)

排堂(何嗣猛 摄)

制作(何嗣猛 摄)

通江银耳品质上乘,朵型适中,耳片厚实,鲜品白如凝脂,晶莹剔透,有弹性。干品色泽米白,空松油润,有清香气,不易褐变。因其独特的区域生态环境——独特的大巴山青冈原料、独特的原生态椴木栽培方法、独特的银耳文化传承,通江银耳有着“耳中极品、菌中之冠”的美称。通江银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多糖体、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铁、磷、钙、镁、硫等微量元素,同时又含17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中有3/4都能由银耳提供,具有极高的医药价值。

通江银耳传统生产技艺列入四川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屈心义→屈尚锐→屈全飘→聂龙志、朱以华。 Jh1+YURnGxFhV4kostlUhCHKcMuri1t3U1xPXMdckzdkIrJX7RR2SK5bbRraM0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