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两大谏臣

这些人中要说敢谏、勤谏、善谏、谏成的,居然是当年李建成的左膀右臂——王珪和魏征。尤其魏征,江湖人送外号千手观音,啪啪打脸唐太宗。反倒是太宗最得意的长孙、房、杜,极少说与他意见相左的话。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魏征的特点是执拗。俺老魏认准的事儿,您李世民必须听我的,一次不听,我就说两次,什么时候听了,我就不说了。所以,他经常把太宗怼毛了。但魏征他很嚣张很狂妄,居然不怕,永远“神色不移”。陛下你飙吧,我就静静地看你发飙。飙完了吗?嗯!飙完就好,来,听我说……

求太宗的心理阴影面积。

太宗喜欢出巡。魏征一贯反对,因为皇帝一生连呼吸都是金钱的味道,随便动弹动弹,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为这事儿,两人没少过招儿。一次,魏征告假回乡祭祖。他想,圣上一定会趁我不在去终南山的,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他。可太宗居然没去。憋了几天后,魏征忍不住了,跑来问太宗:“我听别人说陛下想去终南山,而且已经准备妥当了,怎么没去呢?”太宗嘿嘿一笑:“确实有这么回事,这不怕你唠叨嘛,所以干脆不去了!”

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鹞鹰,十分喜爱,整日里玩弄。魏征听说后不开心了,这不是玩物丧志嘛,得治治他。这日,太宗正在玩鹞鹰,远远看见魏征来了,赶忙把鹞鹰塞到怀里。魏征其实早看见了,车轱辘话来回转,故意说了很久。等他走后,太宗掏出鹞鹰一看,已经闷死了。这哑巴亏吃的。

不过,执拗归执拗,魏征也并非总是一味地对着干,大多数时候他是以启发、诱导甚至鼓励为主的。

太宗看过《隋炀帝集》后很有感触:“朕看了隋炀帝的文集,写得真不错啊,觉得他就是尧舜一般的明君,可是为什么他实践起来却成了夏桀商纣一样的暴君呢?”魏征就启发他思考:“人君再优秀,也要虚怀若谷,察纳雅言。隋炀帝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所以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以至于最终覆灭。”太宗豁然顿悟:“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因为大嘴巴不饶人,魏征得罪了不少人。一次,有人抓他的小辫子,告他给亲戚办事。太宗派温彦博去调查。一查,的确有亲戚找过魏征,但他既没表态,也没办事。温彦博认为:“(魏征)心虽无私,亦有可责。”太宗私下传话给魏征:“自今宜存形迹。”言下之意,你即便照顾了个别亲属,朕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好嘛,魏征可逮着机会了,找上门来了,一开口就是:“君臣同体,理应彼此坦诚。陛下让臣‘存形迹’,这是亡国的论调,臣可不敢奉诏。”旁边站着起居郎呢,太宗很是下不来台,赶紧找补:“吾已悔之。”魏征拜了两拜道:“希望陛下让臣成为良臣,而不是忠臣!”太宗只知忠奸之分,不知忠良还有区别,很好奇:“忠臣和良臣有什么不同吗?”魏征回答说:“稷 、契 、皋陶 ,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 、比干 ,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话里的意思,我想跟着明君做良臣,不想跟着昏君做忠臣,陛下,你可要争气呀!太宗高兴坏了,当场赏赐魏征五百匹绢。

这就是魏征,总能让太宗瞬间落入无底深渊,转眼又让他爽上九天。

和魏征不同,王珪的进谏风格比较委婉,讲求以理服人,让太宗主动接纳。

一次君臣闲谈,太宗指着身旁的一个美女说对王珪说:“这是庐江王李瑗的侍妾。李瑗这个混蛋玩意儿杀了她的丈夫,强迫她当了侍妾。”王珪听了,马上离席,正色问道:“那陛下您觉得李瑗所为是对是错呢?”太宗很纳闷,肯定是错的啊,这有啥可问的?!

王珪就讲起了段子,说春秋时期齐桓公灭了郭国。齐桓公知道,郭公灭亡的原因在于他虽然喜好良言但是不能采用。管仲认为,齐桓公也是郭公一流人物。听听,是不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他要说个啥。忽然,他话锋一转:“如今您留这个美人在身边,我觉得您和郭公、齐桓公差不多。”

太宗听懂了,老脸一红,马上就让美女出宫还家。

还有一次,太宗让太常少卿祖孝孙教宫女们奏乐。他对教学效果很不满意,严厉批评了祖孝孙。温彦博和王珪在一旁劝:“祖孝孙是文人雅士,本就不该大材小用,让他来教这些宫女。教就教吧,您还斥责他,我们觉得这样很不妥!”太宗正在气头上:“我让你们当近臣,是看中了你们的忠直,可你们却附下罔上,为祖孝孙当说客!”

温彦博赶紧下跪。王珪仍旧站着:“陛下希望我们忠直,我们今天说的话也都是忠直之言,怎么就成‘附下罔上’了呢?陛下,这是您有负于臣等,不是臣等有负于陛下。”

太宗不说了,但还是想不开,“默然而罢”。第二天,他终于想开了,对房玄龄说:“自古以来,帝王纳谏确实很难。朕昨天责备了温彦博和王珪,直到今天仍然很后悔!希望你们不要介意,还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

后世提及“贞观之治”,最津津乐道的既不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社会图景,也不是击灭鞑虏、拓地千里的盛大武功,而是群臣踊跃进谏、君王积极纳谏的政治风尚。其实,历朝历代都有明君贤臣,也都有进谏与纳谏的典型案例,但为何李世民君臣最为知名呢?就是因为在别的朝代,进谏纳谏只是一种现象;而在唐代贞观朝,这是一种风气。贞观臣子抢着说真话,比着说真话,不怕皇帝发脾气,以驳倒皇帝的主张为傲;而太宗皇帝李世民不仅能做到虚心纳谏、从谏如流,而且积极地甚至是谦卑地导人进谏,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jRirepNMNOnqALCCOav21A6N9On1dL+fSqA9JqT/sZb/lzu3/lV8nDMNROlEViM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