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有多个人工智能绘画平台,但是它们的绘制过程都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步骤。
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训练人工智能绘画模型,使其能够在第二个步骤中生成用户所需的图像,具体还可以分为以下几小步。
为了让机器学会绘画,需要大量的图像素材,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搜索引擎或机器人在线抓取。
收集到的图像数据通常需要进行清洗,以确保其质量和可用性,包括去除低质量的图像、调整图像的大小和分辨率等。
更重要的是要给这些图像添加标签,描述图像的内容、风格和其他重要信息,这是人工智能学习的关键所在。例如,毕加索的作品有明显的抽象风格,其线条与构成独具特色,收集这些图像,并为其添加标签后,可以让人工智能模型记住这一特点。
一旦有了清洗处理的数据,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训练。在人工智能绘画中,通常使用的算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
通过将数据提供给机器学习模型,模型会逐渐学习到绘画的基本原则,如颜色、线条、构图等。这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模型不断调整自己的参数,以提高对数据的拟合能力。当然,这个过程也少不了人工干预。
模型训练完成后,需要进行验证和评估以确保其性能。这通常涉及将新生成的画作与真实的艺术品进行比较,以评估生成的画作的质量和艺术性。
经过第二个阶段后,则可以将人工智能绘画平台推向市场,让海量用户用其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创作操作也会帮助模型再次完善。
在人工智能绘画平台的前台,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或关键词来描述所需生成的图像,在其后台,则是人工智能绘画平台使用生成对抗网络(GAN)的生成器(generator)和判别器(discriminator)两个部分,在其相互对抗中,生成用户所需的图像。
»生成对抗网络的关键思想在于生成器和判别器之间的竞争,生成器的目标是“欺骗”判别器,使其无法区分生成的数据和真实数据。而判别器的目标是尽可能准确地分辨出两者。
»生成器的任务是接收随机噪声或随机输入,并将其转化为与训练数据相似的数据样本。在图像生成过程中,生成器可以将随机向量转化为逼真的图像。初始时,生成器的输出可能是噪声,但随着迭代步数增加,它逐渐生成更加逼真的图像。
»判别器的任务是评估输入数据是真实训练数据,还是由生成器生成的假数据。它接收两种类型的输入,真实数据和生成器生成的数据,并尝试将它们区分开。
下图展示了一个红色玫瑰图像的生成过程。
理解了上述基本步骤后,用户就需要明白,为了获得更符合预期的图像,就需要使用准确的数据标记词。例如,如果要获得抽象的绘画风格,无论如何描述其线条及构成,都不如直接使用“by picasso”这个关键词来得更直接、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