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废太子
崇祯的性格反复无常,下面的臣子阴奉阳违。这个皇帝阴晴不定,让许多官员如坐针毡。官员和君王之间没有了默契,许多政令的执行就会出问题。而臣子们怕担责任,欺上瞒下的事更是屡见不鲜。
崇祯皇帝是经常生气的,龙颜大怒的时候百官寒颤。而这次,他岂止是龙颜大怒,而是直接踢了凳子:“逆子,逆子!这个不孝逆子!气死朕了,气死朕了!”
乾清宫内的宫人们吓得跪了一地,就连崇祯皇帝身边的太监王承恩,也是吓得颤颤巍巍:“万第三十三章 出卖
朱兴明几乎是全盘打乱了崇祯皇帝的计划,攘外必先安内。崇祯觉得辽东虽然危机,国内却尤甚。尤其是灾民还有各部官员俸禄,这些都拖不得。军饷不是不给,给一部分就行了。谁知,朱兴明非得全额发放。
大明朝的吊命汤啊,你拿去全都给了辽东发军饷。你这孩子说你傻吧,你做的滴水不漏让崇祯皇帝想反悔都来不及。说你聪明吧,你怎么本末倒置起来,为什么重要的事不去做,军饷发一半就好了,将士们也不会说什么。你非得先尊着辽东呢,第三十四章 深入骨髓
说真的,周奎有个这样的外孙,确实是挺倒霉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切都是周奎自作孽不可活。若不是他贪腐成性,朱兴明也不会盯上他。好处就是,他贪了这么多,可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难怪周皇后的脸色不对劲,也难怪朱兴明留了这封信不让别人开启。书信的意思很明显,国丈周奎贪赃枉法不是个东西,从他身上捞钱就对了。
问题是,这事你不能让人知道。周奎犯得是死罪,崇祯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他的钱弄来,就别治罪了。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