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关键假设要依次进行验证,不要试图跳过任何一个关键假设的验证,因为后面的假设往往需要以前面的假设得到验证为前提。我们看到有许多创业项目因为忽略了必要的假设验证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最终导致现金流断裂。例如,有些从事app开发的团队花费了大量心血做出产品后才发现原本对产品需求的假设是错误的。同样地,一些研发创新科技产品的团队在将产品投放到市场后才发现其实没有任何需求。这些都是创业者常犯的低级错误。
许多创业者在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时都会充满激情。当一种产品面世时,市场上很快就会出现无数模仿者和竞争者一窝蜂跟进,因此导致许多创业者急于求成,希望尽快占领市场,成为头部企业,获得资本的青睐。然而,创业企业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如果不按规律行事,只会加速失败。有时,按部就班才是做事的捷径,慢就是快,欲速则不达。共享单车的失败警告我们,未经验证的盈利模式不应盲目扩张,因为做得越大,资金链断得就越快。
案例
共享单车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进并且鼓励社会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顿时,各类互联网+项目、O2O(Online to Offline)项目成了创业和投资的新风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似乎各类传统行业都有可能被套上“互联网+”“O2O”的帽子进入资本投资的视野。资本对这类项目的投资也相当疯狂。三四年后,随着资本热度的消退,倒闭潮也如期而至。
OFO和摩拜都是我们曾经有机会投资的项目,受到众多明星资本的追捧。然而,我们实在看不懂其估值逻辑而却步,最终结果证明我们是对的。
图2-3 被遗弃的共享单车
我当时认为“共享单车”是一个典型的经过了需求的验证、解决方案的验证,但是盈利模式被验证之前就开始疯狂烧钱扩张的案例。这两家公司分别都一轮一轮地烧了投资人几十亿元,估值高达几百亿元。它们期望的价格虽然符合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但是每次1~2元的价格根本覆盖不了运维成本,在自行车回收其本身造价之前,就已经破败不堪了。它们的商业模式高估了人性,认为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停车规范、爱惜单车。它们在盈利模式得到验证之前就疯狂地走上了扩张之路。无论创始团队还是那些赫赫有名的资本方,都罔顾创业的基本规律,以为资本可以凌驾于创业的规律之上,结果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见图2-3),最终惨淡收场也是预料中的事情。
低风险高胜率的第2条创业家规:
循序渐进地验证各个创业阶段的核心假设,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舍命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