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该纲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工作将是未来十几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
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上升而进一步受到重视,加上近年来青少年、儿童、老年人、白领、农民工、失业者等各类人群心理问题凸显,人们对精神健康的需求越发普遍和迫切。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精神压力剧增,全民身心健康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专业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者总量太少,医患比例极低。可以说,不少身心健康疾病是心理问题导致的,但无法得到科学认识和专业治疗。多少心理亚健康无法得到有效预防,多少轻症患者因问医无门而错过干预良机,多少重症患者因无法得到专业的心理治疗而痛苦不堪。而且,大量的身心疾病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医疗资源造成挤兑。
鉴于精神卫生健康人才的匮乏,鼓励大学积极培养专业人才、督促行业规范化、鼓励成立相应的专业协会以引领行业发展,是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利国利民的好事,完全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近年来,艺术治疗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它的魅力和独特的心理疗愈效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于2018年成立艺术治疗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开展艺术治疗领域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工作,目前由我担任该艺术治疗研究中心的主任。
现代艺术治疗是行为心理健康的治愈手段之一,兴起于欧美,已经有多年发展历史,领域内积累了大量研究和应用实践成果。艺术治疗通过不同形式的表达性艺术活动来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工作,包括音乐治疗、舞蹈治疗、绘画治疗、戏剧治疗等,强调非语言的、肢体的、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在缓解内心压力、获得情绪释放等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心理治疗效果。曹晓乔教授认为,艺术治疗是融合了心理学、艺术学、神经学、医学等于一体的现代交叉性科学体系,是以行动为基础、创造性艺术为手段的心理治疗模式。
近几年,我们艺术治疗研究中心积极开展艺术治疗方向的人才培养及课程设计、艺术治疗师认证标准等研究,举办了亚太音乐治疗国际会议,实施了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特批项目“建立发展中国艺术治疗的教学、科研和实践体系”,并获批各级各类艺术治疗相关课题 。我们学院已经建立了艺术治疗师资团队,并积极培养艺术治疗中青年教师,全面介绍推动艺术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设了艺术治疗相关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系列课程,组织了艺术治疗高级研修班,于2019年开始培养艺术治疗博士,并于2023年开始招收舞蹈治疗方向硕士研究生。此外,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各位成员面对高校及中小学以及全社会,开展了以处理心理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身心效能等为主题的艺术治疗公益活动实践和课题研究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我非常荣幸,受到出版社邀请翻译利娅·古兹曼的这本艺术治疗手册。
利娅·古兹曼是一位美国注册艺术治疗师,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她在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获得了美术学士学位,主修雕塑;接着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得了艺术教育硕士学位,主修艺术治疗。17年来,她一直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州从事艺术心理治疗工作,在学校、医院、各类避难所、养老院和少年监狱工作。目前,她提供在线艺术治疗课程,治疗焦虑和抑郁患者。她还在公立学校提供全日制临床服务。利娅是一位在美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高级艺术治疗师,她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她说,自己的使命是通过艺术治疗激发他人的创造力,让他们展现出最真实的自我和过上最美好的生活。
她的这本练习手册非常实用,介绍了100项艺术治疗练习活动,教大家练习如何缓解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它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艺术治疗工具书,可供艺术治疗师以及从事精神卫生健康的专业人士参考。同时,它又非常通俗易懂,设计的活动很容易上手,可以作为自助手册使用,希望大家按照书中的指导,通过这些练习来疗愈自我,学习新的方式,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
最后,特别感谢参与翻译工作的团队成员,包括刘琦璇、孙敏清、季舒雯、高若雁、边微微。翻译工作费时费力,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拿捏不定,就需要反复推敲。尽管如此,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李红菊
心理学博士
认证心理治疗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艺术治疗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