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法制法规的不断健全,人们的健康、法制、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护理纠纷也逐渐增多,护理实践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以后,对护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科学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控制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成为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安全文化”的概念是在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发生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总结事故发生原因时明确提出的,国际核安全检查组(INSAG)认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是一种超越一切之上的观念。安全文化是为了人们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为方式。
“医院安全文化”的概念是由Singer等于2003年首先提出的。医院安全文化就是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的方向推进的一种统一的组织行为,以及医院内所有员工对待医疗安全的共同态度、信仰、价值取向。护理安全文化是医院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护理安全文化是护理管理中引入的新概念,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AORN)把护理安全文化定义为一个组织具有风险知识、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把差错作为组织改进的机遇,建立差错报告系统及有效的改进机制,即认为如果一个组织缺失护理安全文化,大部分患者的安全将得不到保障。护理安全文化包含8个观点、3种意识。8个观点为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超前、安全是效益、安全是质量、安全也是生产力、风险最小化和安全管理科学化;3种意识为自我保护意识、风险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被认为是护理安全文化的精髓。Mustard认为建立护理安全文化是评价护理质量和识别、预防差错事故的重要手段。因此,护理安全文化的建立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前提和保证,护理安全文化的构建和完善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制度不健全或不详尽 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不详尽,使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无章可循,遇到问题时不知如何应对,往往会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2.人力资源不足 充足的护理人员配置是完成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超负荷的工作常使护理人员无法适应多角色的转变,极易出现角色冲突。
3.护理人员能力与岗位不匹配 护理过失的发生与护士素质和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护士队伍日趋年轻化,工作中缺乏经验,专科知识不扎实,急救操作不熟练,病情观察不仔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及时,这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隐患。
4.仪器、设备问题 仪器、设备保养或维修不及时,抢救仪器、设备不能及时到位或没有处于备用状态,极易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5.沟通渠道不通畅 医务人员彼此之间有效的沟通是患者安全工作的重要前提,医护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如病情变化时未及时通知医生、医嘱开立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一致、医生临时口头医嘱过后漏补、病情记录内容出现差异等,都是导致纠纷的隐患。
人类自从有了“护理”这一活动,护理安全就一直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始终,总结后形成了许多安全防范的方法和措施,逐渐构建了护理安全文化,丰富了现代护理内容。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从现代护理现状看,单单关注护士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关注患者心目中的安全问题(医疗安全、人身安全、生活安全等)。
1.改变护理安全的观念 根据安全促进理论,建立新的安全护理的理念,包括:差错将发生在任何系统和部门,没有人能幸免,通过努力,寻找、发现系统和部门中的薄弱点;在纠正错误之前,首先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纠错不是纠正直接的问题而是纠正整个系统,不把一个问题简单地判断为“人的因素”;简化工作流程,避免出错;对差错者提供帮助。
2.以护理质量文化促进护理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文化的内容分为护理质量文化内层(精神层)、中层(制度层)、外层(物质层)3层,共同构成了护理质量文化的完整体系。内层主要体现在质量价值观、质量意识与理念、质量道德观方面;中层包含质量方针、目标、管理体系、质量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外层包括护士的质量行为、质量宣传教育、开展质量月活动、院容院貌等。3个层次相互作用,其中内层(精神层)是关键的部分,是护理人员质量价值观和道德观、质量管理理念及质量意识与精神的结合。只有建立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理念,不断对中层进行完善,使其适应“以人为本,以文化为人”的管理理念,且成为护理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外层(物质层)才会呈现长久、真实的卓越。
3.建立共同的安全价值观 构建安全文化体系首先要统一思想,建立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护理部利用安全培训班、晨会、安全活动日等深入病房,参加医护人员的安全交流活动,让全体护理人员懂得安全是一切医疗护理工作的基础,它在效率与效益之上,为了安全,必要的牺牲和投入是必需的,也是值得的。安全无小事,护理无小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既神圣又脆弱的生命。共同的安全价值观便于指令性任务的执行,高度的统一行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根本,倡导安全自律遵守。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有句名言:“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体人员中树立护理安全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时刻把患者安危放在首位。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让每位护理人员都明白,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上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掉以轻心势必危机四伏,给患者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树立安全的心理素质、安全的价值观。
护理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人人达到“我会安全”的理想境界。人的管理重点关键在于管好人、教化人、激励人、塑造人,是所有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管理重点在规范化阶段护士、实习护生、新入院或转科患者、危重患者及疑难病患者的管理。规范化阶段护士、实习护生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加之工作环境的刺激性,工作目标的挑战性,学习与工作中的“精神压力”“紧迫感”、考试、评比、检查、竞赛、护理质量控制等,心理应激耐受力差,难以适应工作环境,正确指导她们把这些看作是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促进学习工作的手段,是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把工作看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对待,就能逐渐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新入院或转科的患者由于发病或病情发生变化等,易产生焦虑或猜疑而导致心理应对不良,危重患者及疑难病患者病情变化快、反复,不易察觉,甚至出现突然死亡等严重问题;一旦碰到患者病情变化,规范化阶段护士及实习护生心理准备不足,就会显得惊慌,易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安全感,易引起护理纠纷。护士长要经常提醒她们,利用晨会、床头交接班、科务会上反复讲,天天看,怎么做,如何应对,使她们心理逐渐承受,并以以往血的教训警示教人。
4.建立系统的护理差错分析方法 对护理差错事件进行登记和分析。原因分析包括组织和管理因素、团队因素、工作任务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患者因素等方面。组织和管理因素包括制度、工作流程、组织结构等;团队因素指交流与合作、沟通等;环境因素包括设备、布局设置等;个人因素包括知识、经验、责任心等;患者因素包括患者的情感状态、理解能力、配合程度等。通过对护理差错事件的原因和性质的系统分析,找出造成护理差错的量化数据,为护理管理者找出关键环节提供理论依据。
5.实施人性化的处理程序,建立畅通的护理差错报告制度 护理工作的复杂、多样、重复等特点使护理人员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这就需要从已发生的事件及错误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制订好预防差错发生的策略。同时实施“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改变传统的惩罚性措施,把错误作为一个改进系统、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机会,转变过去那种对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的个人予以经济处罚、通报批评、延迟晋升等做法,护理差错不纳入当事人及部门领导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过去强调个人行为错误转变为重视对系统内部的分析,这并不是否认问责制,而是因为这样会阻止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正确的报告,难以实现患者的安全。科室做好自查工作,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出现护理差错时要及时上报,科室或护理部要在例会上对差错事故进行分析,目的是查找原因、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护理部定期组织质控小组对上报的差错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给全院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分享经验的平台,有效的差错报告体系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安全,也为护理管理提供了一个可持续进行的护理质量改进的有效途径。
6.建立标准化护理工作流程 管理者在制订护理工作流程时,必须有一个指导思想,即简化程序,将所需解决的问题减少到最低程度,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流程简单,既减少差错,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建立、修订护理工作流程时,必须从系统、防御的角度去制订。
7.护理管理者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与参与 护理管理者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管理作为首要的任务来抓,经常对系统进行重新评估和设计,同时要参与护理安全文化的教育工作,做好护理安全的检查工作。
8.倡导团队协作精神,加强与合作者及患者的沟通 护理工作连续性强,环环相扣,护理人员之间的监督、协助、互补能有效发现、堵截安全漏洞;同时和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尤其是医护双方加强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不同意见,共同做好安全问题的防范,加强医院内各科室的协作与交流,有效防止差错的发生;提倡医护药检一体化,医护人员间的默契配合和高度信任,临床药师的及时指导,电脑医嘱的P ASS系统等多方位体现团队协作精神,也更促进了护理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
9.患者安全满意度调查 患者对安全的参与更直接有效地满足患者对安全的需求。有文献报道某医院每月进行床边护理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其中包含了征求患者对治疗、检查、用药、护理措施等心存疑问的方面,了解患者的需求,让患者参与患者的安全,加强医护患之间的沟通,明确告知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在沟通中达成安全共识,使患者放心,家属满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通过构建护理安全文化,改变护理安全的观念、促进质量文化的建设、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护理风险应急和管理预案、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医护患之间的沟通、开展患者安全满意度调查等,旨在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但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护理安全问题,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在护理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展护理安全文化。
(吴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