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

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追求“真”“善”“美”,并使三者在一系统中统一起来。当然,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不同的思想家的看法肯定是不相同的,而“真”“善”“美”如何统一在一个系统中,更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样的问题没有办法有什么共同的定论,也不需要有什么定论。但是,人们要去追求“真”“善”“美”,思想家们要建构“真”“善”“美”统一的系统,则是无可怀疑的。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过去我写过一篇《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主要是讨论儒家对真、善、美问题的看法,而且是一种历史性的论述。现在这篇文章将不仅限于儒家,也不想用历史论述的写法,因为那样不易集中,而且文章将会很长。因此,本文将选有代表性的典型哲学家的思想来进行分析。

我国先秦哲学家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其中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影响可以说是最大。如果我们把这三位大哲学家作为典型,并通过他们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同类型哲学家的人生境界问题,也许会对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生境界的问题有一总体的了解。

四十年前,沈有鼎先生在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时,曾给国内朋友写过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说:“康德的价值论和黑格尔的价值论有一个重要不同点,如下图所示:

康德:善←美←真

黑格尔:真←美←善

从这里可以看出康德是中国人,黑格尔是印度人(或希腊人)。”

沈先生这个论断非常有见地,并富有创发性。从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儒家思想看确实如此,但如果从中国传统哲学的不同学派或不同哲学家看就不全然如此了。照我看,中国传统哲学在真、善、美问题上大体分为三大系统,这就是孔子、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在真、善、美问题上有如下的不同:

孔子:善←美←真

老子:真←善←美

庄子:美←善←真

照这个图式,如果我们作点比附,大体可以说在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上,孔子接近于康德,老子接近于黑格尔,庄子从一个有限的方面看则接近于谢林或者亚里士多德。当然比附总是有其局限性的,不可能照顾到各个方面,但它或者能给人们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 DUuslpayOIaXWhxuJKHHXiTIWGj/1mQ3/I3We7D/TeD3dGpG70l2bbTFOLnYEU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