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庸的故乡
——海宁袁花

金庸的故乡在海宁袁花。

袁花向为海宁之重镇,位列三大中心镇之一,其地处海宁之东南域,镇内古迹、胜境遍布,其中“花溪十二景”(龙头烟雨、豹隐松风、板桥渔唱、石壁经声、妙果新篁、崆峒红叶、更楼望月、徐墓斜晖、东林残雪、西阡早梅、赢云积翠、龙尾蒸霞),更为人所赞誉。

袁花于夏、商时,地属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先属吴,后入越,再入楚境。秦统一后,袁花属会稽郡海盐县与由拳县之地域。

袁花亦名园花,别称花溪,其名之由来,见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崇教寺记》及清钱泰吉《海昌备志》记载:袁花市中部有崇教寺,原名妙果寺,始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原为梁江州长史戚衮(519—581年)宅基。寺后皆山,相传为戚衮夫人莳花处,袁花(园花)之名,始得于此。袁花历史悠久,据清吴骞《小桐溪随笔》记载:清中期,袁花南街的朱家建房起基时,曾挖出一古墓,见鲁肃之墓碑

结合当时在附近还建有陆逊庙,此地应是三国时辅佐东吴孙权的名士鲁肃(172—217年)的魂归之处。以此看来袁花在公元200多年时,就与名人实实在在搭上界,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去处了。

袁花得名甚早,而最早见之名者,则是在唐贞元元年的《张希超墓志铭》(于康熙四十六年在海宁皇瑶山掘得)之上,其铭曰:“其先清河人,汉末因避地过江,遂居于杭州盐官县,贞元元年(785年),终于袁花里之私第。”至唐大中六年(852年),《戚氏沈夫人墓志铭》中则称袁花市。明许令典(1567—1631年)《金牛随笔》记载:“唐宣宗在位(847—859年)时,此地已有集市。”宋代,袁花设置盐场。至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里人许敦俅《敬所笔记》有记:“镇上色色俱全,与杭嘉无异。”并记述当时镇上光当铺就有“十四五处”之多。到了清代,袁花更加繁荣,至雍正六年(1728年),始称袁花镇。

民国元年(1912年),海宁改州为县,十七年(1928年)推行村里制,袁花设为区,(日寇入侵时,区署废;抗战胜利后,重新恢复),下辖一镇(袁花)数乡。

民国时期的袁花属重点产粮区,镇上开设的米行、米店多达五十余家,由此形成了浙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的粮贸市场。1938年日寇进犯袁花,遭到我国军队的有力反击,伤亡数百人。为泄愤,日寇于8月8日放火焚烧袁花镇,大火持续数天,袁花的三里长街化为一片焦土,从此失去了昔日的盛景(图1)。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袁花才逐渐恢复元气。

袁花镇上一直有八大姓之说:查、祝、许、董、朱、陆、沈、冯。查氏一族,位列八姓之首,时有“袁花镇、查半边”之称。而其名声还不仅于此,查家还是享誉江南的名门望族。

袁花查氏原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在查氏统宗六十三世查瑜时,为避战乱,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举家迁槜李(今浙江嘉兴)之南门,不久,复迁海宁之袁花里,遂定居于龙山东之查家桥(后有此桥名)。至今,查氏占籍袁花已有六百六十余年矣。

当年龙山东之查家老宅,多年前已无人居住,查氏族人后来主要分布在柴场上、大坟头、秤钩浜、西兜里、查家园里、旗杆下、龙山西、横涨桥、更楼下等几个村落以及邻县的海盐、嘉善等地。而誉享海宁(称海宁三绝之一)、著称族内(康熙朝查家六翰林之一)的查昇(金庸的九世祖)之家就在镇南太平村(今新袁村)的秤钩浜。

说到太平村的秤钩浜,其地形还是蛮有讲究的,它就像一杆秤:一条由北向南的闸口港,如同秤杆;向东呈弯曲状的一条河浜,如同秤钩;又一条向西延伸的横涨桥港,如同秤纽绳;另一条伸向东面短短的奶头浜,则像一个秤砣;而被秤钩样的河浜围成的那块二十来亩的圆形地块,则如同一轮满月。(图2)当年,曾有风水先生对此说道:像秤杆一样的闸口港,带着“财丁双运”流向秤钩浜之南,过奶头浜口,河面突然开阔,形成了一个“漾肚潭”,水(财)流到这“漾肚潭”里一屯,打了个漩涡,然后回流到了秤钩浜,以此形成了秤钩浜这块风水宝地。

金庸的先祖查继序(海宁查氏第十一世),当时相中了秤钩浜这块地,后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查继序在将病亡之时,嘱其妻一定要买下来。几年后,继序妻购得这块地,在此建了住宅,随后将全家从查家桥迁来,由此成了秤钩浜的第一代主人。

至康熙年间,查继序的儿子查嗣琪(海宁查氏第十二世、查昇之父)对秤钩浜的住宅作了一次翻建,始成了前后两进的一个宅院。到了嘉庆年间,查嗣琪的六世孙、赫山公查人英(海宁查氏第十八世)将原在农田上建造的、地势低洼的宅院拆除,在抬高地基后进行了扩建,至此,形成了一个前后四进、颇有模样的大宅院,人称“赫山房”。而后,至十九世纪末,查人英之孙查文清(海宁查氏第二十世、金庸之祖父)在除官归里后,又斥巨资对赫山房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建,在此扩建前,于光绪九年(1883年),查文清曾对赫山房作过一次修缮,遂形成了前后五进,其中第五进为楼层,并附带西花园的一座大型庄园。至1922年,又由查文清侧室查黄氏化四百银圆的私房钱在赫山房的第五进后与沿河水阁之间的竹园地上加盖了一棣平房,以作厨房与餐厅用,同时将河岸边的水阁也作了一番整修,对这些新修建的房子,家人又称其为“新屋里”。至此,赫山房实际上已排成了七进。

金庸就出生在这座由他爷爷查文清扩建的宏大庄园里。金庸曾说过,他小时候就在这座庄园西花园的一座堆满雕版(刻印《海昌查氏诗钞》的雕版)的藏书楼里,常与小伙伴们玩耍。直到十四岁那年(1937年),金庸随学校迁徙浙南,才离开这座庄园。1945年,抗战胜利后,金庸父亲查枢卿(海宁查氏第二十一世)又对赫山房作了简单的修缮。1946年,金庸自湘西归来,在这修缮后的赫山房小住了一段时间。过后,他虽到了杭州、上海工作,但仍断断续续地回赫山房。直到1948年去了香港后,金庸才告别了这座经历了三百多年风雨的老宅子。

1949年后,赫山房的大部分房屋分给了贫苦农民,金庸家就住在“新屋里”这部分房屋里。1956年遭特大台风侵袭,赫山房部分房屋遭毁。至“文革”,赫山房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了。

1998年,当时海宁市的领导应中良赴香港,将复建赫山房的方案呈递给金庸,以征求金庸的意见(金曰:视财力允许而建)。随后由市财政拨款,在原址上进行了复建。1999年,赫山房建成,即更名为金庸旧居,对外开放。

复建后的金庸旧居,虽只是恢复了赫山房前后三进,但还是较好地保持了当年的面貌。如今,金庸已仙逝,旧居也成了故居,但它仍敞开着大门,成了金庸粉丝们追忆金庸、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更是成了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这座至今已经受近四百年风雨冲刷的老宅子,也如同一位年迈的长者,正在给八方的来客静静地诉说着海宁查家那段曾经的辉煌。 zQ/ftV/4PakiGqJRkG59hfz/R/4QAnGEmTpABZu8PlWVM+6/R+b7Maq8foa/oAD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