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金庸成了明星,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后,人们会时不时地聊起他,除了说到他家族里众多的杰出人物,还会讲到他那些名声显赫的亲戚,比如徐志摩、钱学森、陈从周,等等。可是对金庸与这些亲戚究竟是什么关系,人们大多只知其然,不甚明了了。今日得闲,也来聊聊金庸这几门亲戚。
人们(包括金庸自己)常把钱学森的夫人蒋英(1919—2012年)称作金庸的表姐,这层关系是怎么来的?原来金庸的从祖父查燕绪,娶了同邑“衍芬草堂”主人蒋光焴的女儿,而蒋英则是蒋光焴的堂兄蒋光煦的曾孙女,因这层关系,金庸便称蒋英为表姐了。但问题是还有一层与金庸更直接的关系摆在这里,蒋英父亲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她是海宁查氏的“济”字辈的人,比“良”字辈的金庸,要高出三辈,金庸管她叫太姑奶奶。而这位太姑奶奶恰又是蒋英的嫡母。这样论起来,金庸应该称蒋英为表姑奶奶才是。
以上出现的两种不同称呼,有着不同的来历。按常理讲,随着蒋百里娶进查品珍,就不能再让金庸称蒋英为表姐了。但金庸一直来还是顺着从祖父查燕绪这层关系去称呼蒋英。
既已说到了蒋家,那就不能不提到另外的两个人。一位是蒋复璁(1898—1992年),蒋复璁为蒋光煦的曾孙,蒋英的堂兄。他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四十年代任中央图书馆馆长。1949年,为守护国宝(故宫南迁文物),孤身赴台。六十年代,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台北“中央图书馆”终身名誉馆长,在文博领域,蒋复璁也算个大咖级的人物了。金庸与蒋复璁有交集,他于四十年代曾在蒋复璁的图书馆担任过管理员。后来金庸访问台湾,还专门去见了蒋复璁。他对蒋复璁一直以表兄称之,其实这与称呼蒋英一样,正确的称呼,金庸应该叫蒋复璁为表爷爷。另一位是陈从周(1918—2000年),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古建园林艺术家,且兼精绘事,为张大千的入室弟子。金庸称陈从周为表兄。2006年,金庸受聘于同济大学,任顾问教授。当时他在写给万钢校长的信中说:“陈从周教授与弟为同乡,且有姻亲关系,弟应尊之为表兄。”陈从周长金庸六岁,是蒋光焴的曾孙女婿(光焴—佐尧—钦顼—陈从周),而金庸的从祖父查燕绪则是蒋光焴的女婿,金庸故与陈从周平辈。
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多年来在华人圈内好似双峰并峙,一直受到众人的热捧,人们常常这样说:男爱(读)金庸女爱(读)琼瑶。而这两位当红作家相互间还有着一层亲戚关系。事情是这样的,金庸有个堂妹叫查良敏(1926—2009年),当年嫁到了武进望族袁家,其丈夫是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袁行云。袁先生有个堂妹叫袁行恕,她就是琼瑶的母亲,因此琼瑶管查良敏叫舅母。而金庸是查良敏的堂哥,由此也就成为琼瑶的表舅了。人们常将琼瑶的小说与金庸的小说相提并论,但琼瑶对此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即使拿自己的强项与金庸相比,琼瑶也承认:“要写爱情,我们都写不过金庸。”
说到查良敏,那还得提一下她的一位小叔子,就是北大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生于1936年)。这位袁先生还是现任的中央文史馆馆长。2009年金庸读完了英国剑桥博士,又到北大去读博。当时北大也可能不知道袁与金有一层亲戚关系,安排了袁行霈担任金庸的博士生导师。后来金庸因健康原因,最终没有完成学业,没拿到北大的博士学位。但袁行霈这位金庸堂妹的小叔子,与金庸之间的师生关系倒已经是明摆着的了。一日都能称师,何况他俩已伴几年了。
徐悲鸿一生娶妻有三,其中第二位夫人是蒋碧薇。蒋本来名花有主,早已许配给苏州(早年自海宁迁入)查家的查紫含。但到了谈婚论嫁时,这位蒋家小姐却与徐悲鸿私奔了。这位可怜的查家公子就是金庸的堂叔,其原名叫查华照(1899—1934年)。当时,这位查家公子哥刚从复旦大学毕业,打算要完婚,未婚妻却被徐悲鸿拐跑了,这对于查紫含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尽管当时蒋家佯装其女已亡故而设灵堂以作遮掩,没有让查、蒋两家出丑,事后查紫含也另娶妻生子,但受此羞辱,这位查家公子整天失魂落魄,郁郁寡欢,最终只活了三十五个年头便撒手西归了。查家人每每谈到这段往事,心里总有点憋屈而愤愤不平。
话说到此,倒不妨再提一下查紫含的胞姐,即金庸的堂姑查式如女士。她当年倒嫁了个好人家——苏州富过十五代的贝家。查式如的丈夫为当时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的胞兄,贝祖贻的儿子贝聿铭(1917—2019年)就是查式如的侄子了,贝聿铭应称查式如为伯母。贝聿铭那可是大名鼎鼎,为世界级顶尖的建筑大师。尽管金庸与贝聿铭没有交集,但论关系,贝聿铭为金庸的表兄,这一点也假不了的。当年金庸的堂姑查式如嫁到了贝家,也算是门当户对的,贝家号称苏州四大富户之一,曾为苏州名园狮子林的主人。而查式如娘家也不赖,其五世祖查世倓,告老回乡后,曾花重金购置拙政园,一度成其园主,风头也是不输贝家的。
说起金庸家的亲戚,若真要攀起来,其实还有很多。比如从姻亲方面论,还有张元济、陈大齐、顾维钧等。这几门亲戚关系都是从其祖父查文清辈上论下来的,其中海盐的张元济、陈大齐称查文清为表兄,而嘉定的顾维钧在查文清面前则自称为姻晚,即表侄了。当年在查文清的追悼会上,他们都送了挽联,以致哀思。张元济还应查文清的三位儿子所请,为查文清撰写了行述。而后来的金庸称张元济则是“菊生前辈先生”(金庸于1996年11月在海盐参观张元济图书馆时所题)。但具体说来,张元济、陈大齐与顾维钧他们与金庸家究竟是怎么样的关系,那些具体的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