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对孩子的5种误解

◎ 孩子是空罐子

一次,我的一位同事去公园玩儿,那里的环境真的非常优美,空气非常清新,大冬天草是绿的,花是红的。同事正放空心灵,耳边却传来了响亮的说话声。同事集中注意力,尽量不让自己被说话的声音打扰,紧闭着眼睛抬头面向苍天。但无奈,那个女人说话的声音太大,让他太难专注了,他只好先让自己回到凡间,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不看则已,这一看,他吃惊得张大了嘴:一个强壮快乐的妈妈用婴儿车推着自己几个月大的宝宝,边快步走着,边大声喊“宝宝的名字叫王欣,宝宝的名字叫王欣,宝宝的名字叫王欣……”

同事百思不得其解,带着一脑袋的困惑问我为什么那个妈妈要一直这样说,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意图?

我当时给了他各种各样的答案,一种是这个妈妈太爱孩子了,但不知道怎样向八九个月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一种是这个妈妈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叫王欣,妈妈认为这很重要也很有用,所以一遍一遍地给孩子重复。这个妈妈大概立志要把孩子教育好,要将自己知道而孩子还不知道的事情告诉孩子。

其实,我们在小区里或者公园里也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八九个月的孩子自然不知道自己叫什么,父母当然有义务告诉孩子,问题在于有些父母总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罐子,拼命地往里面装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碰到什么就往里面装什么,根本不管孩子现在在感受什么、在观察什么、在探索什么,一味地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

有一次,我看到一对父母推着他们的孩子,他们见到马路边有一位老人,就指着那位老人对孩子说:“看,奶奶,宝宝说奶奶好。”过马路看到红灯亮了,父母又指着前面的红灯跟孩子说:“宝宝看,现在红灯亮了,一会儿绿灯又亮了,红灯停,绿灯行,小朋友,看得清。”我观察到他们的孩子正专注于天上的云朵,父母回头看红绿灯的时候,孩子压根就没在看那个红绿灯。要命的是,父母觉得自己的工夫不能白费了,于是用两只手把宝宝的头扳过来,用手指头指着前面的红绿灯,继续讲解。这时,可怜的宝宝一脸茫然,他还没有从刚才对云朵投入的观察中回过神来,父母强行把他的脑袋扭过来后,他都不知道该看什么。

他的眼前有大人伸出去的半条胳膊和一只指着前方的手,有电线杆,有远处的楼房,有路边的树,有蓝色的天空,有白色的云朵。大人口中念叨的“红灯停,绿灯行”对宝宝来说也许是成人的手指头,也许是蓝天,也许是白云,但无论如何,这时成人在一边哇哇的声音肯定是让宝宝不胜其烦的。

认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做家长的有责任把自己认为孩子应该知道的所有事情告诉孩子,却不关心孩子正在做什么,就像是一个女人正在为眼前的美丽风景陶醉,她老公不但不关心,还突然跑过来对她说:“唉,你坐在这里发什么愣?看你也不跟我在一起,你应该看看那边的山,你应该看天上的云彩。”一旦女人被打断思绪,去做丈夫要她做的事,她就很难回到刚才那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能令她记住和享受一生的感动中。那是她作为一个人,自我系统运作的秘密时间,她的先生打断她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粗鲁的、不尊重她的。

这也如前面故事中的孩子妈妈,孩子有可能也正在这样的感动之中,只是孩子不会表现内心的状态。家长不断地给孩子输入那些约定俗成的小常识,家长越勤奋,孩子就越成了装满小常识的杂乱无章的抽屉,无法建立起带有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感受的自我系统。如果家长一直这样做,孩子将会成为一个只会记忆、不能创造、无法判断、没有个人立场和主见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很好地生活呢?

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使得孩子把所有用来发展的力量都用在收集小常识上。在日后的生活里,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之中,孩子都能说出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常识,这会赢来别人的赞叹,这种赞叹会鼓舞孩子把用来发展的更多力量用在卖弄自己的小常识上。这样的孩子将来也许会在某场知识竞答中获得不错的成绩,这种成绩和优势也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对自己的带有幻象的认知,但是,一个了解很多小常识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具有生存能力的人。

从小到大,周围人对孩子的反应使孩子以为自己是优秀的,而优秀的人一定会被生存环境所需要,所以当结果与孩子的判断不符时,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的怀疑,以为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以为这个世界出了问题,慢慢地,孩子就会习惯以受害者的心态看待世界,郁闷终生。

这几位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儿童观,但他们的行为中带着自己对孩子的看法,那就是认为孩子什么也不知道,只有把自己知道的东西灌输给孩子,才是帮助孩子。

◎ 孩子是一张白纸

我有一个朋友,发誓一定要把未来的孩子培养成名人,她还没怀孕时就找了好多书来看,看完了几套养育孩子的方案后,她自己创造了一套养育孩子的方案,孩子还没出世,她就已经跃跃欲试要大显身手了。

她的宝宝出生后,她那热切的渴望感染了所有人,大家都相信她是对的,于是她开始按照自己制订的养育计划训练她的宝宝。

孩子一出生,她就每天给孩子放英语儿歌、看英语单词,她还在宝宝醒着的时候抽空拿来自然科学的卡片,指着上面的动物反复地告诉孩子那都是什么。孩子躺在摇篮里吃手,她马上拿着《三字经》在孩子耳边念:“人之初,性本善……”见到任何东西,她都马上把孩子抱过去给孩子讲一通。

孩子1岁了,吃饭的时候玩米饭,拿勺子把饭捣来捣去,又捏又拍,她连忙捡起饭粒举到孩子面前念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孩子会走了,她领着孩子逛公园,孩子沉迷地看着吸引自己的一切,而她却看见了水里的鸭子,然后,她马上拉着孩子过去,指着水里的鸭子说:“宝宝,看,鸭子!”孩子蹲下开始玩水,捡起水边的小木棒挑泥巴,而她拼命地捏着孩子的胳膊着急地让孩子看远处水里的鸭子,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正在做的事看着她指的方向,她又立即对宝宝说:“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她带着孩子出去玩儿,看见卖煤的车,又马上说:“宝宝,看,车!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见到一位奶奶,她要宝宝问奶奶好,还要给孩子进行礼貌教育,说完还要问:“知道了吗?”下一次又见到一位奶奶,她还同样要孩子问好,要让孩子给奶奶背诗,给奶奶背一个“鹅,鹅,鹅……”

可以想到,等孩子再大一点儿时,如果孩子看到一条虫子,妈妈又会马上指着那条虫子告诉孩子它的学名,等回家后再拿来百科全书,将这条虫子所属的那个科中的其他虫子介绍给孩子,然后带孩子出去研究这些虫子。

如此,孩子身边的万物都被教育他的人按照规划输入孩子的大脑,这个人完全不管大自然赋予孩子的发展机制是什么,大自然为什么要让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独特方式成长。这个妈妈要跟孩子的自然性相搏,要斗败孩子身上的自然性,利用一切机会给孩子灌输几千年前某个名人在成年时由于某一次感慨而写的诗,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的孩子在还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感受力时,就要去了解古人的感受力吗?且不说感受力是不能学的,就是能学,我们的孩子根据古人写诗时的感受来感受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一定能够变得有学识,并写出很棒的诗吗?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一些表现,他们只要醒着,能看的东西他们一定会去看,能拿的东西他们一定会去拿,他们的行为是谁在指导?他们为什么选择注意那些事物?我们注意了孩子身上的这些现象就是注意了大自然的规律。如果我们不在意孩子身上显示出来的自然性,不去尊重它、顺从它,反而去与它搏斗,那么在孩子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与我们抗争的情况下,我们真的会把孩子的需求打败,用我们成人的愿望代替孩子身上的自然性。

最后大自然真的输了,这些孩子就真的会被塑造成家长想要的样子。也许这个孩子会成为神童,会比别人提前四年大学毕业,但这个孩子会像一个在工厂中批量生产的机器一样,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力,没有童年,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幸福,寡淡无味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也许,有个别的孩子会成为优秀分子,但更多的孩子会因此被毁掉。大多数被这样教育长大的孩子少年辉煌,中年平平,老年愤然。更多的人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兴趣,在他们看来,能维持生存就可以了,他们不愿意再继续努力、继续突破,更不愿意为了生存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把孩子当作一张白纸,完全由成人来涂抹,孩子可能会被规划成为某个学科的学者,可能会成为天才儿童,可能会成为人们羡慕的优秀的人,也可能成为父母的复制品,唯独不能成为他自己。

把孩子当作一张白纸,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虽然会培养出少数成功的人,但也会让这些孩子没有童年,在人群中找不到独特的自己,并很少为自己的特质感到愉悦。这样对待孩子还有可能造成孩子严重逆反,或者扼杀孩子的潜能。

虽然本节讲的案例有点儿极端,但是,以为尽心地做早教就是尽心地给孩子灌输知识,以为最应当学习的知识就是古诗古文,这样的家长还真不少。其实人类的知识中有一部分是个人通过自己探索、总结归纳提取出来的,这是直接经验,这些直接经验也可以被称为“知识”,它帮助我们对别人的语言和发现产生共鸣。如果孩子没有机会探索个人知识,他们就不能建立起自己的大脑工作模式;孩子没有直接经验作为支撑,没有有力量的大脑工作模式,就无法对书本和老师讲的知识产生共鸣;不能共鸣就是不理解,不理解就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学习别人逼自己学的东西,这样的知识学了也没法用。

◎ 孩子是玩具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家长:宝宝会说话了,家长却变得不会说话了。他们以为爱孩子就是学习孩子的样子,他们会指着一只小狗对孩子说:“宝宝看,前面有一只汪汪。”他们以为把狗叫成“汪汪”更孩子气、更可爱。

孩子在后面走着,在探索着自己身边的世界,家长却做作地装成比宝宝还小的样子,做小鸟状又跳又蹦又飞翔,孩子愣在那里不知道家长在干什么。

孩子看见一朵花蹲下来刚想研究,结果家长自己变成了“孩子”,在前面蹦跳着,说:“宝宝快跑快跑,看,爸爸妈妈能够着这根树枝,来,跳一下。”孩子通过观察这朵花有了独特的发现和感受,想要跟家长分享,但家长根本不管宝宝的需要,一把把花摘下来,逗弄孩子,让孩子来抓。孩子抓不住,家长还会继续逗孩子说:“不给,不给,就不给……”

孩子正在看一条虫子,家长躲在草丛里。孩子抬起头,发现找不着家长了,开始惊慌,家长却躲在一边偷着笑。孩子急得哭了,家长突然跳出来:“哎,我在这儿呢!哈哈哈哈……”

这样的成人把孩子当成了可爱的宠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宝宝的注意力从探索发现中引出来,引到家长的行为和动作上,而家长只是单纯觉得这很有趣。其实,家长的这些行为和动作对帮助孩子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这些成人表现出来的行为,会让孩子搞不清楚成年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妈妈的身体是大人的样子,动作却比儿童还要儿童。

有的成人在心理上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幼稚而可爱,有了宝宝以后就把这种情感投射到宝宝身上,成天把孩子打扮得像个洋娃娃,给宝宝头上、身上戴许多饰物,好让宝宝看着赏心悦目,也让别人为此称赞他们。家长这样做是用孩子来愉悦自己,而不是考虑自己要给宝宝什么,宝宝需要什么。

这种把孩子当宠物的家长在心情好的时候显得特别开心活跃,而在心情不好时就没有了兴致,有时他们会突然朝孩子发飙。孩子眼中的父母,要么是一个比自己还小还幼稚的大人,要么会突然转变成恶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以为是自己不好,才造成爸妈有时高兴,有时不高兴,而父母在高兴时也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这会造成孩子自卑、人格扭曲,甚至恐惧、仇视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不信任这个世界,他会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可信的,他不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他会用一种扭曲的心态去看别人或者去逗别人,不知道如何与人真诚相交,这就是把孩子当宠物的教育观所带来的后果。

◎ 孩子是麻烦

有位妈妈自己很爱美,也很喜欢把孩子打扮成洋娃娃,给孩子穿漂亮的衣服。这天,她又给孩子准备好漂亮的衣服,可是孩子就是不愿意穿,非要穿另外一件衣服,非跟妈妈反着来不可。这位妈妈哄了几句后很快感到厌烦,甚至跟孩子争执:“这件搭配起来更好看!我给你选的这件衣服多好看啊,为什么你就是不穿,为什么?你告诉我为什么?”这时孩子已经被她的气势吓到了,一边大哭,一边拒绝穿衣服。妈妈硬是把衣服往孩子身上套,娘儿俩几乎打起来,妈妈控制不住大发脾气:“不管你了!太讨厌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说完之后她马上掏出手机,当着女儿的面怒气冲冲地给孩子的爸爸打电话:“大勇!你女儿太不像话了,太烦人了!你也不管你女儿,送给你妈管吧!我要上班去!我受不了了……”

孩子就在面前,妈妈这样说自己,还要抛弃自己,这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幼小的孩子会怎样看自己?她还会认为自己是被人需要、被人爱的吗?

另一位妈妈是上班族,这天,她下了班在家做家务,但还有一大堆工作没完成,正焦头烂额呢,宝贝儿子跑过来要妈妈陪他玩儿,黏着妈妈不放。妈妈只好放下手头的事去陪儿子,但由于心里有事,敷衍了一下就急着离开。这时孩子拉着妈妈不让走,妈妈就跟孩子商量:“宝宝你要体谅妈妈,妈妈有很多事还没做,妈妈一定要去忙了,宝宝要自己玩儿……”妈妈苦口婆心地耐着性子讲,但孩子就像没听见一样硬是拉着妈妈的袖子哼哼唧唧,还靠在妈妈身上不离开,一副准备哭的样子。妈妈的耐心终于告罄,她一边使劲掰孩子的手,一边忍不住大发雷霆:“妈妈今天这么多的家务都还没做完!你这样非把妈妈累死!把妈妈累死了看谁管你!”孩子大哭起来,妈妈一把把孩子推开,“哭去吧”,然后自己愤然离开,接着去干活。干了一会儿,妈妈又于心不忍,回去对孩子说:“哭完了吗?哭完了上床睡觉。”孩子说不睡觉,又大哭起来。妈妈再次怒气冲冲,打电话给孩子的爸爸发牢骚,越说越气,竟然当着孩子的面在电话里跟孩子的爸爸大吵起来,然后把电话砸到了地上。这下,孩子吓得不哭了,妈妈却说:“你就像现在这样不哭,妈妈就喜欢你了。你早点儿乖乖听话,妈妈就不会生气了……”

这样的妈妈是情绪化的:自己心情好时、孩子乖的时候就爱孩子,觉得孩子是天使;孩子不能顺着家长,有自己的问题需要家长帮助解决时,家长就觉得孩子不好玩儿,养孩子太麻烦。很多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同情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在这样的情绪之中,家长很容易讨厌孩子,把孩子当成麻烦。有些成人会尽量克制自己不把厌烦的情绪表现出来,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心里有了这种感觉,孩子会感受到,于是孩子会自卑,有负罪感,会痛苦。爸爸妈妈对彼此发脾气时,孩子会觉得是自己造成的,很多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人,一生都有负罪感,他们不太容易相信别人会喜欢他们、爱他们。当真的有人喜欢他们时,他们可能会想:“我哪儿都不好,他为什么会喜欢我呢?他肯定是在假装爱我。”由此,他们一辈子都不幸福,他们很容易出现低自尊和低自爱的情况,甚至会轻视自己的生命。

◎ 孩子是上帝

一家几代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孩子,父母又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出生以后,全家人都把孩子当成上帝,一家人不遗余力地表达着对孩子的珍惜。有这样一位妈妈,她天天无限怜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孩子,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和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她都立刻去满足。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会蹲下来仰起脸,深情地对孩子说:“宝贝,你想吃什么,妈妈去给你做。”宝贝说:“我要吃好吃的。”妈妈马上说:“好,好,好,妈妈去给你做。”然后,妈妈到厨房一通忙碌,端上来一份美味的食物。孩子看了看,一巴掌把碗掀翻,把勺子摔在地上,说:“我要吃肯德基的炸鸡。”妈妈马上说:“宝贝,是不是妈妈做得不好吃,你很生气?好,妈妈去给你做炸鸡。”妈妈又到厨房里一阵忙活,炸鸡做好了,端上来,孩子吃了一口,将炸鸡摔在桌子上,说:“我要吃肯德基的炸鸡!”妈妈马上非常抱歉地说:“对不起,宝贝,爸爸把车开走了,要很晚才能回来,到肯德基堵车,现在不好走,咱们星期天再去好不好?”孩子说“不行”,接着大哭。妈妈马上说:“宝贝,别哭,别哭,我们现在就打车去肯德基……”

这位妈妈以为把孩子当上帝就是爱孩子。家长的这种态度使孩子真的以为自己是世界的老大,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由于一直被顺从,孩子无法顺从于别人,所以孩子不能获得感受他人和体贴他人的能力,孩子一直无法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无法认识到作为群居动物,每个人都必须通过为他人服务获得生存机会。孩子无法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练习着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这样,他们少年时期的群体生活就会变得非常艰难,他们会不断地受到排斥和谴责,但自己又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建构起适应群体生活的良好人格状态,使孩子将来有能力适应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的群体生活。这种适应群体的过程就是理解他人和体谅他人的过程。

把孩子当成上帝无法培养出孩子的利他精神,孩子会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应该爱他。一个没有利他精神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的,因为他无法为别人服务。等他进入团体,发现团体成员无法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顺从自己后,他会感到愤怒和伤心,于是就会向别人发泄自己的情绪,最后被群体遗弃。所以,把孩子当上帝是在害孩子。 etPmAflv0IQSONhU19vuW7ibwvnmwmcVEkSbkebPJwttUMRnfNTLvu1VWteXkb6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