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曾经遍布庐州古城的书院

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鼎盛时期是在宋代。最初,书院大多为民办的学馆。一些富裕之家、饱学之士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修建学舍,有的还置办学田收租,以充办学经费。后来发展到官府也设立书院,其实已经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作为固定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宋代著名的书院有四个,即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郑州的崇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古庐州城里的书院名气和影响力自然比不上四大书院,但也是影响了一大批莘莘学子,而且从时间和办学内容、办学成果上来说,有许多值得骄傲之处。

在今天的蒙城路与安庆路交口的地方,合肥市六中中校区的校园里竖立着一座纪念碑,是一本翻开的书籍雕塑,上面记载着这里曾经是学宫所在地,俗称文庙。最早是庐州府学,即合肥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地市级学校,距今已有1100多年,而现在的仿古建筑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

根据资料记载,庐州府学始建于唐朝会昌年间,宋朝时一度改为景贤书院。曾经有人撰文说“合肥最早书院为元代所建的三贤书院”,三贤书院其实就是景贤书院。元朝揭徯斯在《景贤书院大成殿记》里解释说,所谓三贤指的是宋枢密副使给事包孝肃公、太子少保马忠肃公和敷文阁直学士王定肃公。

这三人中,包公大家都十分熟悉,马忠肃公指的是庐州人马亮,字叔明,生于957年,卒于1031年,宋太宗时的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工部尚书、太子少保。马亮家族在北宋时为合肥第一家族,可考为官的有十几位之多,与宰相辛仲甫、吕蒙正、吕夷简、王珪等都有姻亲,《宋史》里有“马亮传”载;王定肃公指的是王希吕,字仲行,他虽然是宿州人,但担任过庐州知府,《宋史》里说他“天性刚劲,遇利害无回护意,惟是之从”,也是一位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人。

明朝时,四川省西充县人马金就任庐州知府后,特别重视教育,发展了景贤书院,培养才子。《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文说:“马金所至有惠政,民庙祀之。”时称“天下清廉第一”。

历史上,那里是几经兴替,屡遭战火。1853年,太平军进攻合肥,一把火将那里所有的建筑焚烧殆尽。后来,还是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重新将其修复。可以说,这里历来都是书生学者以及清官们流连忘返、研疑解惑的场所,留下了庐州众多名人的足迹,包括姚铉、窦默、蔡悉、龚鼎孳、李天馥、朱景昭、蒯光典、李鸿章等。

1929年,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学迁到那里。抗战时,学校迁立煌县(今金寨县),改称“安徽省立立煌女子中学”,抗战胜利后才重新迁回那里,几度易名,至1956年创办完中时方定为“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虽然校名屡经更迭,校园数次搬迁,但优良、严谨的办学传统却流传至今。

据说历史上的景贤书院规模宏大,自南向北依次建有棂星门、泮池桥、戟门、月台、大成殿、明伦堂等,另有配殿、礼门、崇圣祠等附属建筑,大成殿里供奉至圣先师孔子位,两厢配颜子、孟子等人之位。

合肥自古“学风优颖,几同邹鲁”,历朝历代都重视书院的建设,每逢盛世或每逢州守尊师重教者,都要对书院进行重新修缮。规模大者如宋嘉定时,书院有房屋三百余间;学事盛者如明弘治间,有殿、庑、门、堂、桥、斋、居、号室,“尊经有阁,明伦有堂,师生有居,游息有所”。

庐州城里除了景贤书院,还有几处书院的遗址。

一是包公书院。1916年由孙仲修、陶述彭共同编修、刊印的《香花墩志》云:书院据墩,南为大门,旧为浮图寺。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庐州知府宋鉴见小洲环境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让包公的后裔在此读书。当时的香花墩周围已经是“蒲荷数里,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墩内曲桥幽径,亭台小榭,杨柳抚波。

李鸿章重修的包公书院

包公祠管理处的傅刘先生说,包公书院后来改为“包公祠”,经过合肥知县左辅重修,始具规模。后来太平军攻打合肥,包公祠也毁于一旦。到了清光绪十年(1884),李鸿章私人筹措了白银二千八百两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增添了东西两院,即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香花墩包公祠。

还有一处是正学书院,是明嘉庆年间由督学耿定向向知府喻南岳建议修建的,按照《安徽省教育志》上“安徽各县书院一览表”,院址在县学的西边。而(嘉庆)《合肥县志》上对原先的县学基础有描绘:洛水桥东,前至前大街,后至后大街,东至庐州营署,西至孝义巷。大家都知道前大街和后大街分别是现在的长江中路和安庆路;那么孝义巷呢,有资料说是也叫孝女巷,因为附近有一座忠义孝悌祠而得名,位置在洛水桥东三十米处。而洛水桥就在今天的长江中路和六安路交口;至于庐州营署,据相关专家考证应该是在今天花园宾馆的位置。

还有一个兴建较晚的书院是斗文书院,时间是清朝康熙年间,文献记载十分简单,为知府王业兴捐俸倡建,地点为城隍庙左。

在现代教育制度下长大的我们,对距离已经十分遥远的书院还真感到陌生。翁飞博士说,可不能小觑书院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古时候,读书人能够进入书院学习,那是一件非常荣光的事情。

书院招收的学生对象与州、县官学还是稍有不同的,州、县官学以考取的秀才为对象;书院的生源一般是贡、监生,还有未考取秀才、年龄较大、已读完“四书”五经的童生,当然,已考取的秀才准备参加乡试的,经过书院考试合格,也可到书院学习。

历代书院都制定有组织管理、学生待遇和教育教学等各项制度。单是书院负责人的名称就千奇百怪,各朝代、各地区都不尽相同。常见的有山长、院长、洞主、堂长等,以山长之名用得最久、最广。山长以教学为主,兼管院务。山长多是地方上品行端正、学问精通、有一定声望或一派大师。元代以后,政府加强对书院的控制,山长改由政府任命,成为与学正、教谕并列的学官。同时,政府还定期予以考核、奖励、提升,少数院长还有由地方长官兼任的。

说到庐州城里的书院,根据《安徽教育志》的记载,先后有五所,而最著名的是庐阳书院。

1705年,清代知府张纯修在那里创办横渠书院,继改称庐州书院。历任官员和乡绅都慷慨捐赠,康乾嘉年间数次修缮扩大,并划苇荡、学田和典当租息供书院开支。不幸的是在1853年毁于太平军攻打合肥的战火之中。

1862年,富绅褚开泰捐资重建。1879年,李鸿章等人提议将府学考棚余屋增修扩为书院,增加学田,李鸿章亲题匾额。 lKR0/XxJRfaKDd+PPI+49XJvEeZdxbgj7MjeXwvibYhy62SZyr4OuGR/k2qqEE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