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巢湖水师助力大明立国

合肥与凤阳,地理位置上隔着200多千米,如今也就是2小时的车程。假如时光倒退600年,今天合肥北部的许多地方还属于凤阳府,山水相连的两个著名的地方,还真有不少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事。

翻开明朝时期的地图,你会发现,当年的凤阳府真大,最多时管辖28县12州。即使到了清乾隆年间,也仍然领有5县2州。这其中就有寿州和定远县,而合肥市长丰县是1965年由寿县(寿州)、定远、肥东、肥西各划出一部分设立,这应该是凤阳与合肥的交集之一。

当然,历史上的庐州也不小,曾经管辖6县2州。除了为大家所熟悉的“五属”即合肥县、巢县、舒城县、庐江县、无为州,还有后来直隶出去的六安州、霍山县和英山县。

庐州府的设立其实与凤阳人朱元璋有着很大关系,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庐州是以州、路建制存在延续的。第一次有了庐州府称谓是在红巾军大宋政权时期,改庐州路为庐州府,为江淮行省省会。朱元璋废江淮行省,保留庐州府建制,改属设于应天府(今南京市)的江南行省,后又和凤阳府一起改属南直隶。

安徽成立之初俗称“八皖”,很能体现当年庐州、凤阳二府的辉煌,所谓“八皖”是指庐州、凤阳、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颍州八个府。当时每府除知府外,还配备了1至2名辅佐官。

据严斌《下塘的文武衙门》介绍,凤阳府的凤庐分防同知曾经移驻在今天的长丰县下塘集。清朝的下塘集,集市贸易承上启下,发挥着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作为商品集散地和居民聚居地,当年可谓民居相接,烟火万家,贡赋财务之接递朝暮不绝。由于下塘地跨凤庐,襟带两淮,经济地位十分显耀,自然也会带来统治上的许多难题,各种因素形成的治安隐患,迫使官方不得不考虑投入大量的行政成本。

《清宣宗实录》也说:“安徽凤阳府属之寿州……庐州府属之合肥一带地方,民风强悍,遇事忿争,往往号召多人持械格斗……请饬查办。”

我在《吴山,那些过去的故事》里还曾提到过桑科铺,那是清朝时的古驿站名,是连接庐州府和凤阳府的。据《清光绪十五年寿州行政区划》记载,当时寿州共设3乡,即东乡长丰、南乡裕民、西南乡保义。每乡又设12里,桑科铺就是属于裕民乡四里管辖,属于凤阳府。只是今天改叫吴山镇,属于合肥了。

说到凤阳府与庐州府的那些交集,至少在明朝成立之初,庐州府的老百姓要感谢那位出生于凤阳府的朱皇帝,因为他在即位之后做的一件够哥们儿的举动,就是减免应天府、凤阳府、庐州府三地的徭役和赋税。

应天府是大明的都城,凤阳府是天子的老家,那庐州府为什么也在减免之列呢?

这要从巢湖水师说起,有专家甚至说,没有巢湖水师,明朝的建立至少要推迟相当长一段时间。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大明水师是中国古代最强大的水上部队。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这支水上部队未曾打过一次败仗。

元朝末年,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元朝统治大厦将倾。而1355这一年是朱元璋命运的拐点,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病死,朱元璋统领义军。大军驻扎和县,朱元璋决定渡江谋取南京,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攻取南京必经采石,欲渡长江,却困于水师舟船不济。

正在朱元璋焦灼不安之际,巢湖水师俞氏父子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致书朱元璋,俞通海三次到和县,表示归附的诚意。

有专家甚至说,没有巢湖水师,明朝的建立至少要推迟相当长一段时间。巢湖水师助朱元璋很快拿下南京,并改南京为应天府,自称吴王。又在太湖和鄱阳湖大败张士诚、陈友谅,最后统一南方,建立了明朝的根基。

这里顺带说一下,俞氏父子并非汉人,他们的真实身份在当时也许并不是秘密,但漫长的历史让后人对他们的身世来历所知寥寥,直到2005年,一支俞氏后裔寻根问祖才再次揭开他们非同寻常的身世来源。

原来俞氏父子是蒙古宰相的后裔,根据谐音改成俞氏。

俞廷玉本名秀一,姓玉里伯牙吾氏,父亲为东路蒙古军万户府元帅,知枢密院事。元顺帝为铲除异己,大兴宗党之狱,俞廷玉携家人避祸安徽寿县,后又迁居巢县,易族更名,以俞为姓。待江淮兵起,俞廷玉与其部属接寨联军,又与廖氏兄弟联络以御兵寇。八百里巢湖成为他们的训练场,姥山岛的南岸、北岸,避风的船塘至今尚存。

这支水师的确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朱元璋也是个重义之人,于是才有了减免庐州府徭役赋税之举。 tO8kugV30iC78Uj14oAQ1WydVQPDZF3Wxv6HgTJezihIhOd9vWjzonNX58WyBI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