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玉器

经过长时期的积淀和发展,到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海岱地区已开始出现多个具有古国性质的区域文明。这些文明实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呈金字塔状,一般有一个面积较大、等级较高,甚至有城墙和壕沟环绕的大型中心聚落,统辖着区域内若干个中小型聚落。据目前所知,这样的政治实体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不少于10个,大汶口、焦家、岗上 、花厅、赵庄、金寨、垓下、陵阳河、前寨等中心聚落,就是所在区域金字塔顶端的代表。这些已发掘的中心聚落遗址均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玉器,主要有工具用玉、礼仪用玉和装饰用玉三大类别。此外,还有一批中型聚落,也出土了少量玉器。如山东枣庄建新、曲阜东魏庄和江苏邳州梁王城等。

大汶口遗址M117出土的钺

长17.8厘米、宽7.2厘米

引自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下方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图片均出自该报告)

右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锥形器共29件,横截面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和长方形之别此件出自M117,断面为菱形

长8.9厘米

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位于泰山之南的泰安大汶口镇和宁阳县堡头村西,遗址坐落在大汶河南北两岸。1959年发掘的133座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不仅墓葬规模和葬具差别极为悬殊,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更是清楚地反映出当时社会成员之间的高低贵贱。作为社会上层的大中型墓葬,不仅有较多的白陶、黑陶、彩陶和特殊的骨牙雕筒、龟甲器、獐牙勾形器、猪头等高端贵重物品,还有相当数量的玉器。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串饰

出自M10的片状串饰,由27件长方形白色薄玉片组成

出自M10的管状串饰,由31枚小玉管组成

大汶口遗址M17出土的璧环

外径9.9厘米、厚0.3厘米

大汶口墓地出土玉器较多,如M47出土的玉串饰,单个数量就多达50余件。大汶口墓地出土的玉器中,工具类主要有纺轮,礼仪用玉则以钺和璧环为主,装饰用玉的种类较多,有镯、璜、管、珠、指环、锥形器、耳饰和串饰等,其中以串饰、耳饰、锥形器、镯和指环的数量较多。

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泰沂山系北侧的章丘焦家村西北,遗址面积约百万平方米。2016年以来,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了目前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大汶口中期城址,同时还发掘了300多座大汶口中晚期墓葬,其中包括相当数量棺椁齐备、随葬品丰厚的高等级大型墓葬。从而实证了以焦家遗址为中心的泰沂山北侧的山前平原地带,也是海岱地区乃至中国最早产生国家和进入文明社会的文化区域。

截至目前,焦家遗址发现的大汶口玉器数量已逾千件。玉器的类别有工具、礼仪用玉和装饰用玉三类,以后两者为主。工具类有小型斧、锛、凿等;礼仪用玉以钺和璧环为主,还有少量刀;装饰类用玉数量最多,种类有璜、镯、环、小环、指环、管、珠、坠、耳饰、串饰等。

以大型墓葬M152为例,该墓葬距今约5000年,墓室长4.4米、宽2.8米,面积约为12.3平方米。墓内有两椁一棺,墓主为老年男性。墓内共发现39件随葬器物,其中有5件玉器,器形有钺、刀、璧环、指环和耳饰。其中规格较大的玉钺、玉刀、璧环说明墓主人具有较高的社会等级;指环出土时位于墓主右手拇指位置,研究者认为或与射箭有关,是海岱系玉器的特色之一。

焦家遗址出土的钺,位于墓主下腹部,压在玉刀之下

长16.4厘米、宽9.6厘米

引自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济南市章丘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2016—2017年大型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19年第12期(下方焦家遗址的图片均出自该简报)

焦家遗址出土的刀,横置于墓主骨盆上部,刃部朝上

长21.4厘米、宽10厘米

焦家遗址出土的璧环,位于墓主右臂肱骨下端

外径14.1厘米、厚0.4厘米

焦家遗址出土的指环,位于墓主右手拇指位置

外径3.6厘米、厚1.8厘米

焦家遗址出土的耳饰,位于墓主右侧耳部

长1.7厘米、宽1.2厘米

花厅遗址

花厅遗址位于苏北的新沂花厅村北,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南北两区先后发掘出80多座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位于北区的10座大型墓葬,墓室规模均较大。如大汶口中期的M60,墓主为30岁左右的男性,墓室面积13.1平方米,有149件(组)随葬品,其中玉器多达45件(组),并有5个殉人。再如大汶口晚期早段的M50,墓主为25岁左右的青年男性,墓室面积达15.7平方米,有70件(组)随葬品,其中包括钺在内的玉器有25件(组)。花厅遗址是目前所知苏北地区等级最高、社会分化最严重的中心聚落。花厅所统辖的区域应已产生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花厅遗址历年出土玉器多达430余件(组),可分为工具、礼仪用玉、装饰用玉三类。工具类玉器仅有个别有段玉锛,个体硕大。如M50出土编号为12的玉锛,出土时光洁如新,长23.8厘米、宽4.4厘米。礼仪用玉主要有钺、琮、璧环和冠状佩等。装饰类玉器数量最多,器形有镯、环、锥形器、管、珠、坠、玉片、绿松石耳饰和串饰等。

花厅遗址M50出土的钺

长21厘米、宽12厘米

引自南京博物院编著:《花厅——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3年(以下花厅遗址图片均出自该报告)

花厅遗址M50出土的琮及线图

外径6.9厘米、高3.5厘米

花厅遗址M20出土的璧环

直径13厘米

花厅遗址出土玉器的构成和来源比较复杂,除了钺等器形呈现了典型的大汶口文化特征,同时存在着大量来自南方的良渚式玉器,如有段锛、刻有神徽的琮、冠状佩、琮形管和刻有简化神徽的锥形器等,证明了大汶口与良渚文化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而且交流的趋势是良渚文化向北方地区的传播和扩散占据上风。

陵阳河墓葬出土的玉片,一组7件

最大者高3厘米、宽2.1厘米、厚0.15厘米

引自山东省考古所等:《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7年第3期

其他遗址

莒县陵阳河、诸城前寨 和平阴周河遗址,均为所在区域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中心聚落。其共同特点是,遗址面积较大,均发现一批规模较大、随葬品丰厚和有木质葬具的大中型墓葬。这几处遗址出土的玉礼器,除了与大汶口、焦家等遗址相同的钺、璧环之外,还有形制较为特殊或少见的器类,如琮、方形璧、牙璧、连璧和薄玉片等。

其中,平阴周河大汶口文化中期墓葬出土的玉器颇具特色,如M4的牙璧,周缘有三组突出的双齿;出土的连璧,纵向有三孔,两侧有相对的“V”形切口,是大汶口文化的标志性玉器。

前寨遗址出土的镯式琮

外径7厘米、高3.8厘米

引自山东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编:《玉润东方: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文物出版社,2014年(以下前寨、陵阳河、周河遗址图片均出自该书)

陵阳河附近的杭头遗址M8出土的方形璧,出土时戴于墓主右手前臂中部
此类璧发现于多个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

边长12.6厘米、厚0.8厘米

前寨遗址出土的牙璧牙璧,曾被称为“璇玑”,发现于多个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

直径4.7厘米、厚0.4厘米

周河M4出土的牙璧

外径3.6厘米

周河M4出土的连璧

长5.5厘米 gWRrT3KTz4Gtcg9OL2WYdD2j7EPOUorkKyWe5+WU6pGByqJDwc5qzeA7odex7xE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