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这位长相奇特的、近乎丑陋的太祖皇帝不仅在淮河边筑起了皇陵,而且为明帝国修建了一座都城。

这不是小孩的沙器,淮河边没有足够的沙子可供玩耍,无法堆砌庞大的城池,它是一座真实过的帝都,淮河边唯一出现过的一个预备统领华夏的京师——气度恢宏,堂皇富丽,巍然屹立;却在其转念之间废置,渐沦废墟。

上午,与友人一同来到造型奇特的机关大楼,有几面墙上联排开的方形小窗,怎么看都像古代箭楼上的射箭孔。走进迷宫般的内部,与有关部门的人员座谈,介绍《湮没的帝都——明中都纪实》的构想。那个颇显精明的负责人一见面便说,看了片名就有想看的冲动。

这样一来,座谈的气氛就活跃了许多。大概是熟悉历史文献纪录片撰写的缘故,详细地介绍了片子的风格,框架结构、篇章设置,座谈人员都感觉不错。继而说到经费,友人告诉他们,市里文化基金拨一些、从社会上筹一些、县里拨一些,三个“一些”可以凑齐了。负责人表示,县里的只能按照市里拨付的配套。友人表示县里应该多拿一点。之后,应者寥寥,出现了冷场……散会后,我和友人以及郑夏等一行人去了中都城遗址。

北纬32°37′,东经117°19′,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县——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古称钟离、濠州、临淮。朱元璋在兴建自己的都城时,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凤阳,期望这个崭新吉祥的名字能给家乡带来好运、富裕。万历末年出任凤阳知县的袁文新对此有所考证,据其《凤阳新书》记载:“国朝启运,肇建中都,营皇城宫阙……席凤凰山以为殿,势如凤凰,斯飞鸣而朝阳,故曰‘凤阳’。”

凤阳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山并不高;中部为倾降平缓的岗丘;北部是沿淮冲积平原。都城的位置距离淮河不足5千米。

这是我第三次踏上这片土地,前两次以观光为主,走马观花,登过已修缮过的午门城楼,看过门洞两旁精美的石雕。现在,要花费一些精力为纪录片的后续工作做一些准备,须看得仔细,问得明白。

穿过午门,一行人沿着当年的中轴线大道,如今的田埂泥路行走。不多时拐向西,说是去看城墙的西段,那里还保持着废墟的模样。途中遇见一位老农,六十多岁的样子,显得苍老和疲惫,正吃力地拎着一桶水往不远处破败的小屋子走去,那便是他的家。见到我和朋友一行,他放下水桶,站着与我们攀谈。老农告诉说,上几代都在这片土地上务农,现在与众多留守农村的老人一样,儿女已离去,在城市打工,留下他、老伴与未成年的孙辈过日子。

中轴大道现为田埂路

城墙下的农舍

他的耕作和收获都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不同的是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有过辉煌。他告诉我:“打小就听老辈人说,这里是一片皇城。那会儿,随随便便便能拾到琉璃瓦碎片,地里挖出的石础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上面还有花纹。”老农所说的皇城,便是六百四十多年前,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经过六年时间营造的明中都核心部分——紫禁城。

经专家长期考察发掘和研究,普遍认为中都的皇城不仅是北京紫禁城的样板,而且它的规模、建筑形制和精美程度,都超过明清两代的皇城。同时,明中都城的规划、设计和实践经验,对明朝南京以及后来的北京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国内古建筑学界誉为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最为豪华的都城。然而,这座昙花一现的都城恢弘且精美,如今仅存断垣残壁和废墟上经过数代人耕耘的农田,以及简陋的农舍。

中都城西段的城墙遗址

郑夏问老人,如何上西华门上的城墙。老人告诉他,在他的小屋背面有一条小路,可以直通。果然,陡坡上的杂草间有一条人行的踪迹,大家伙儿挨个爬了上去。到了西华门顶上,郑夏领着一行人行走在破损厉害的城墙上朝北去。他指着墙外的农田间的水沟说,那是当年护城河的痕迹。友人问,护城河有多宽?

郑夏回答:“原来,河道宽有六七十米,称为金水河。后来,被百姓叫着龙须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扩大耕地,大部分填平了,有的变窄了。”当年朱元璋修建这个帝都很用心,金水河深近三米的河底铺有砖头,砌缝严密规整。“这个相当讲究,当时要搞到那么多砖实属不易。”我有一些感慨。

然而,从朱元璋宣告营建的第一天起,就注定后来被弃置的命运。那是一幅极其凄美的画卷,瞬息间帝都仿佛坠落淮河,渲染得淮水一片破碎的熣璨,奔腾着流入洪泽湖,消失在浩瀚如织的记忆里。这景象,与笔者开篇所述1336年初秋的那个傍晚洪泽湖的水面极为相似,似乎验证了淮河水源自盘古之血的传说。

这一画面一直在脑海里浮现,以致我在伏案撰写《湮没的帝都——明中都纪实》的开篇时,启头便写道:“熔金的落日,坠落江湖,绚丽的影像不由让人联想起人类发展进程中许许多多熣璨的真实,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入一个沉睡的世界,成了旷古持久的追忆和向往,比如明中都城。”

帝都是集皇权、神权和最高管理权于一体的政治中心,尤其在四方辐辏、万邦来朝、地域辽阔的中国,那个既陌生又让人倍感亲切的都市,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敬仰。然而,都城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化的地域概念,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神圣辉煌的都城会消失,历史上的庞贝、巴比伦、特洛伊、克诺索斯、马丘比丘等一系列都城,如今只隐约在广袤的大地上,成了文学艺术描绘的对象。

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描绘12世纪初汴京的繁华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建筑、河流、人物架构起人们熟悉的画面,传导出壮观、富庶、惬意。如此景象的都城,在华夏漫长的文明史上并非罕见,殷地、镐京、咸阳、洛阳、南京,有的只不过是规模小了些而已。它们如今许多已不复存在,在字画间诉说着传奇和美丽。

帝都之所以消失,一般不外乎政权更迭、战争、自然灾害、瘟疫。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原因使它衰败乃至消亡?我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它,寻找答案。这座弃置的都城与朱元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368年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完成了由赤贫逆袭成功登上社会顶层的传奇人生,建元洪武,立都南京,开创了具有二百七十七年历史的大明王朝。这位大帝,恢复中华,划定版图,建章改制,影响中国之后数百年的发展。但又由于他的高度集权和杀戮、大兴文字狱、办特务机构、恢复殉葬制,颇受历史学家的非议。

朱元璋是汉族最后一位建立王朝的大帝,他统领的军队驱逐胡虏,结束了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他开创一个历时不短的王朝,为万世江山费尽心机,建立制度、发展经济、澄清吏制,努力扫除一切可能的威胁。这些特质,足以使他成为华夏历史上伟大的帝王之一,但并未被列入华夏一流帝王序列中。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问身旁同行的朋友。

友人回答:“朱元璋出身低微,早年饱尝人间疾苦,养成他的多重性格,围绕夺权坐天下表现出猜疑、伪善、阴险、凶残病态的人格特征。”

“这与出身低微没关系。”我说,“朱元璋的悲哀可以归结为,朱姓江山永在的理想与实现之间的矛盾。他选择了极其残暴的手段解决这一矛盾,为后人所憎恨、唾骂,一代雄主成了后人褒贬不一的对象。”

明中都西华门遗址

友人说,这个概括有点意思。郑夏似乎赞同我的说法。

朱元璋与南京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至正十六年(1356)他领军占据当时称为集庆路的南京,后改为应天府。朱元璋在这里经营了十二年,为自己称帝打下了基础。应该说,南京是他发迹之福地,且为历史闻名的古都,有着天子气。但是,他十分不满意这座城市作为自己称帝后的都城,关键的原因是之前定都南京的六七个朝代,国运都不长久,与他试图实现的万世朱氏江山相悖,自然就成了他不想要的首都。除此之外,南京地理形势上无战略缓冲地带,周围无地势之险可守,君王无退避之地,这在冷兵器时代,显得格外的重要。又由于南京城地势的关系,明显具有不合规制、发展空间狭小的弊端。何况,它偏于东南,与中原地区相距遥远,一定程度上缺乏政治中心的背景。所以,朱元璋称帝后,一度为择都焦虑。

经过一年的考察和深思,朱元璋放弃了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立都城的构想,虽然那里曾经创造了《清明上河图》的奇迹。但是,在元末近二十年的战火中,中原汴京满目疮痍、民生凋敝,若选择它,物力人力都要依靠江南,水陆转运艰难,故选择淮河南岸的凤阳建立中都。

这一说法,被史籍证实。在《中都告祭天地祝文》中就有汴京“民生凋敝,水陆转运艰辛,恐劳民之至甚”的表述。据《明太祖实录》卷之四十五记载,洪武二年(1369)九月癸卯,朱元璋举行老臣会议,表示:“临濠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何如?群臣皆称善。至是,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洪武六年(1373)三月癸卯朔日,朱元璋在《奉安中都城隍神主祝文》中宣布:“朕今新造国家,建邦设都于江左,然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遂择淮水以南,以为中都,今城已完。”(《明太祖实录》卷之八十)

我国古代选择都城有严格的标准,首要的是具备背山面水,居中天下,便于控制国家的自然条件,凤阳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大体上符合这些条件;人文和经济发展条件也在其列,占着人文重要位置的是开国帝王的发祥地,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龙兴之地。但是凤阳在经济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大,朱元璋的解决办法,则是实行大规模移民,以图发展经济。

朱元璋选择家乡凤阳,应该说大体上符合我国古代都城选址的原则。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他热爱家乡所致,也有学者提出衣锦还乡说,以佐证朱元璋的虚荣和狭隘。但深思一下,乡情与虚荣能够左右朱元璋的抉择吗?若止于此,显然低估了这位帝王的智商。

建都凤阳、废都凤阳,在朱元璋心中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而这样的考虑似乎与朱明王朝的千秋大业相关。

友人问,你说中都在朱元璋宣告营建的第一天,便注定了日后遭弃置的命运,是什么原因?我没有作答。

一行人继续艰难地行走在遗址上。

皇城内的庄稼与土路

皇城内景象 QFOg5Y8ehcSq6Twuy7iZSxY2xelAat9s1n3UWJfjeaCAewhCV3ziVPMChpfM3i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