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03 镜像自我
你的自我是别人眼中的你吗?

无论是焦点效应还是透明度错觉,都从侧面折射出了一个现象:人们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究其原因,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解释:

其一,从个体心理学层面来说,人们之所以如此看重自己所在的群体,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我们祖先的命运是由别人如何评价他们来决定的——如果他们受到群体的认可与保护,就可以提高生存的概率。这也使我们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归属需要,努力地寻求被认可、被接纳;在面对社会排斥时,会感到挫败和痛苦。

其二,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来说,我们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认识自我的,也就是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所说的“镜像自我”。

画重点

镜像自我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库利认为:自我观念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会根据自己出现在他人面前的样子来感知自我。

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指出,“我”的概念,不是独立于普遍生活之外的某种东西,把“我”和社会分开是一种谬误。自我观念看起来是主观的,其实要依赖于客观、依赖于社会,因为人在出生时并没有自我,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库利认为,自我认识的形成过程有三个阶段:想象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形象;对他人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感觉。

May是一位产品研发员,很渴望能在专业领域有所突破。

前几日,May参加了行业内的一个重要峰会,并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峰会结束后,May得到了总裁和几位高管的称赞,大家对她的想法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这些积极的反馈给May带来了鼓舞和自信,让她为自己的创造力感到自豪。

昨天下午,May忽然收到一封匿名的电子邮件,里面充斥着贬低她的言辞,并对她的形象和构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质疑她的资历与能力。突如其来的负面反馈犹如一盆冰水,浇熄了May内心刚刚才燃起的一点自信,让她陷入了自我怀疑的低谷。

每个人都通过观察他人的反馈和评价构建自己的身份与认同感,这种社会反馈对于塑造个体的自我形象、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影响。也许,你没有经历过发生在May身上的事件,但那种被质疑、被否认、被轻视的感受,你可能并不陌生。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认知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情绪,并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镜像自我是个体自我意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自我意象又影响着个体的真实自我。不过,当我们过于相信镜像自我时,往往也会出现一些自我概念的判断失误,不自觉地把“我是什么样的人”交给他人去定义。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最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情形1: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很容易因为他人的一句差评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情形2: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好评,忽略自我的真实感受,形成讨好型人格。

情形3:处理问题时总想让所有人都满意,前思后想、左思右虑,迟迟不敢做决策。

面对镜中自我的效应,想避免自我概念的判断失误,有两个要点务必谨记:

第一,不要只依赖“一面镜子”去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凭借某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就高估或低估自己。毕竟,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带有主观色彩,不能代表事实,更不代表你的真实自我。

第二,反思自我时要“全方位照镜子”。每一个角度都要照一照,看到多面的、立体的自我,获得对自己客观的、正确的认识,不能一叶障目。研究发现,由于人们倾向于恭维他人,而不是嘲讽他人,所以我们容易高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导致自我意象的膨胀。 qJhoVnU+FXL6x2iiRx1Rn6hNmD7tPHZggPDO8kbAIA43kQo7N2IBPrh0gr9JfC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